第233章 賑災中的異樣
書迷正在閱讀:他的小草莓、制霸三國之英雄崛起、萍兒情事、悸動、嬌鶯啼、弄媚、馭宋、快穿之讓我蹭蹭你的氣運(1v1)、駙馬直播:陛下總想來翻牌、帶著智能橫掃異界
有何不同? 實則,她冷易易沒什么不同。 “我與你們一樣,走,我們下去看看粥棚搭的如何了!” 如今已然臨近深秋。 播種之事是來不及了,不過因著天命宮這邊的氣候,冬季多半也種不了糧食,與播種一事上的損失,除了沒有種糧外,倒也算不上什么太多的損失。 只是,漫長的冬季,不好熬了。 這幾個月里的錢糧供給,以及初春時節的種糧,加上過冬時節的保暖問題,才是重中之重。 三城受旱災,天命宮此前已有出面儲糧,支撐三城度過冬季不是問題。但是想要吃的有多好,這一點就別想了。 冷易易所守的德城,已然在城門四處開了八個收容處,加上以城墻為基點,設立二十多個施粥棚,整個城方圓七十里大小,確保各處難民有粥可食,有地方可容納。 但這些依然是不夠的。 巡查一圈過后,見著處處人滿為患,便知眼下計劃,還需調整。 “主子,喝點茶水?!?/br> 飛梟立在大小姐身側,倒了一杯茶水,端到大小姐面前,讓大小姐歇歇。 今日一大早,大小姐帶著他便在這德城尋了個遍。如今已然是日落西山,中途也只在馬上啃了兩口餅子,馬不停蹄到了現在。 “飛梟,坐下,你也歇歇腳?!?/br> 冷易易接過茶水,痛痛快快的喝上一杯,扯著一旁飛梟衣袖,讓他也坐下。 “眼下賑災要緊,不要那么多虛禮?!?/br> 為防止飛梟與她推山阻四,冷易易緊接著補上一句。 現在正是用人之際,從天命宮帶來的的人,也已經三三兩兩,分配道到德城的各處粥棚與收容所,眼下就留著飛梟一個。 這可是僅剩下的幫手,保存體力,比什么虛禮來的更加重要。 飛梟也不與主子多加推辭,在一旁椅中坐下。 有來有往,冷易易替著自己續了杯茶水后,亦是替著飛梟倒了一杯。 “說說,今天在城里的觀感?!?/br> 她的茶水,也不是白喝的。 今日既然帶著飛梟出門了,就是起了讓他出謀劃策的心思。 “主子才到德城一日,今日我們設粥棚與收容點之事,才剛剛開始,今日的災民不能代表所有的受災百姓……” 飛梟細細想著今日所見,斟酌出口。 見著大小姐沒有阻攔之意,飛梟方才接著往下道。 “天命宮與此次賑災,做了很多準備,但是,我們今日所見災民,比底下人上報天命宮要來得多……” 今日第一天。 按道理,接到消息的也只是離著德城不遠的流民,但是,今日涌過來的災民,比他們預計的多。 天命宮不可能針對受災群眾,沒有進行估量。 “飛梟以為,今日比預期中多了的災民,是為何所致?” 她是來賑災的。 可惜,此地并非只有賑災這一件事情,等著她。 今日巡查之處,因為此前二長老對災情的預估,冷易易這心里多多少少是有數的,但是,她在兩個收容點,以及粥棚處發現異樣。 原以為是災民流入城中不均所致。 可一圈巡視下來,冷易易發現,任何一處的災民都比天命宮預期多上兩成左右。 兩成意料之外的災民,若是眼下不抓緊搞清楚,她只怕后續的“蝴蝶效應”會將本已經成竹在胸的賑災計劃攪個天翻地覆。 人命重要,絲毫馬虎不得。 “依著屬下看,最有可能的原因便是……” 飛梟正待開口,外頭有仆從跑了進來,打斷他們的話。 “何事?” 冷易易皺眉。 果然,還是天命宮的跟著她的那群人訓練有素,絕不會像眼下這般冒冒失失就闖了進來。 “稟報少宮主,外頭德城城主求見?!?/br> 城主要見她。 冷易易與飛梟看了一眼,而后示意仆從下去通傳。 飛梟亦在此時,悄無聲息的起身,站到了大小姐的身后。 大小姐不讓他站立,是體恤下屬,但是,他飛梟不能在外人面前,留下天命宮大小姐主仆不分的印象。 冷易易知飛梟有自己打算,倒也沒有多加強求。 端著手中茶水,才喝上一口,便見著外頭有一中年人,大步走了進來。 周身氣度尚可,衣袂間可見此行匆忙。 “德城城主吳祥,見過天命宮少宮主!” “吳城主免禮?!?/br> 分辨不出坐上冷大小姐是喜是憂的吳城主,也只能戰戰兢兢的坐下。 “吳城主匆匆忙忙趕來,所為何事?” 冷易易抬眸,看著坐在一旁的吳城主,出聲道。 今日一早,她給城主留了任務之后,才帶著飛梟前去巡視的。 “吳祥這么晚趕來,擾少宮主清凈,罪該萬死,只是在下有一事,不得不報!” 辦完一切事宜,回到城主府才聽聞大小姐巡視了全城,吳祥早已顧不上其他,風風火火就往賑災營地趕來。 “哦?吳城主有話不妨直說?!?/br> 冷易易未置可否,看著吳祥道。 她今日與飛梟大張旗鼓轉了一圈,又將自己從天命宮帶來的身邊人,一并指派到各處收容點,這樣的舉措,想他吳祥不可能不知道。 “是,屬下遵命!” 吳祥看著大小姐尚未動怒,心中稍稍松了一口氣。 繼而將旱災之時,從頭到尾與天命宮的冷大小姐,一一說個清楚。 此次旱災,是在夏末之時發現,當時田中作物正是成熟的最關鍵時刻,風調雨順最是重要。 沒想到,德城就在那時出了異樣,一連十多天沒有下一滴雨水,他們想各種法子,皆不能求得雨水,最終見著大河干涸,有礙秋收之時,才不得已上報天命宮。 “屬下一邊準備賑災之事,一邊等候天命宮的詔令,屬下在準備賑災之時,發現了姜國的流民,順著干涸的大河,趁著夜色,溜進了屬下所轄的德城……” 姜國流民。 天命宮與姜國的邊疆處,原是有著一條大河為天然屏障,眼下大河已干,屏障不在,偷渡之事在所難免。 但此事的后果,卻非吳祥一人可擔下。 冷易易看著面前的德城城主,放下茶盞,起身至吳祥面前,與他對而視之。 “吳城主,收留姜國流民,本是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