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人在側 第264節
壓個兩三年,榷場也開得穩定了,再召回來入中樞培養,走當年公孫昂的路子。章熙冷眼看著,元錚不光武藝不錯,文學素養也好,是個入樞府的好苗子。這一路行來,公孫佳事事安排得妥當,沒有居功自傲之心,也沒有自作主張,對朝廷上勢力的調整似有所覺并且主動退讓。章熙對公孫佳非常的放心,也不介意培養元錚。 他等兩人在自己手邊坐下了,故作不經意地拿起本奏本邊看邊說:“北邊不能沒人看著,小元,你去吧?!?/br> 公孫佳道:“不太好吧?” “怎么不好了?” “我還沒懷上呢?!惫珜O佳說。 “嗤——”章熙手一抖,手中理開的奏本被他扯開了一個大口子!他怒道:“你這孩子,怎么什么都敢說?你是大家閨秀!你……小元!” 他生氣地瞪元錚,想讓元錚管管老婆,又想覺得不太對,元錚應該管不了老婆。章熙眼睜睜看著元錚整顆頭都變粉了,臉頰像個成熟的水蜜桃,喃喃地說了一句:“確實令人不舍??瓤?!他不去,你給我安排一個?” 公孫佳道:“這一仗我想過了,我是這么準備的……”她的布置,萬一自己不能主持,就換元錚上,元錚的本事她也信得過,元錚的身份(她媳婦)也能讓舊部們不那么抵觸,打大仗,將帥一定要和睦。 并且,底下年輕一代的將校也要磨煉,讓鄧凱、薛憑他們在邊境上磨一磨,怎么了? “總要有個預案嘛,當年先父過世,手忙腳亂的,還讓紀氏坐大,都是教訓呀?!?/br> 章熙想了一下,說:“也好?!?/br> 公孫佳笑了:“遵旨。對了,臣來是稟告陛下,已到雍邑地界了?!?/br> “哦?” “這里還是農田,再走大半日,就能看到城墻了?!?/br> 章熙道:“走,下車看看新苗去?!?/br> 第256章 抵達 皇帝要下地, 隨行的人也不能都閑著,挨個兒下了車,浩浩蕩蕩地尾隨章熙, 也要往田梗里踩。 章熙耳朵抖了抖,回頭看到王皇后、宋王章旦以及兩個小皇子等人都跟了來, 再往后一點還有隨行的朝臣、兵士之類。連皇太后都下了車。 章熙道:“你們跟過來做什么?留神腳下!別踩壞了人家的秧苗!”再看公孫佳竟然離得比較遠, 正跟元錚靠在一塊兒不知道說些什么。 章熙不大樂意了:“你躲遠了又是要干什么?該近前的不近前!過來說說?!?/br> 公孫佳扶著元錚的手走上前,很無奈地說:“陛下, 我不懂這些的?!?/br> “你怎么能不懂呢?” 公孫佳道:“我就是不知道嘛!我知道四季農時、知道不可盤剝百姓不就得了?” 章熙正色道:“該懂的還是要懂?!?/br> 公孫佳道:“那叫幾個老農來跟您說吧?!彼勒挛跄贻p的時候可能有過“耕讀”的經歷, 可是種田這事兒跟地理、氣候是有很大關系的。賀州離雍邑得上千里開外了,連種的東西都不一樣,章熙以前的經歷恐怕就更不行了。 為準備章熙北巡, 公孫佳樣樣都安排到了, 老農早已準備了三個,此時一并叫過來讓他們跟章熙說話。章熙問的也是些畝產、雨水、耕牛畜力等等,老農雖然緊張也是有問必答、張口就來。 “牛不夠的時候, 也用馬……” 章熙后來生的小兒子章晷聽得新奇,悄悄問道:“馬也可以耕田么?” 老農道:“都是牲口, 咋不能用哩?” 章熙又問了一些問題, 答案都令他滿意, 他說公孫佳:“你也該多學學?!惫珜O佳道:“我等到要用的時候, 知道到哪兒找人不就得了?”章熙說:“又胡說?!眳s沒有生氣。這一路行來,公孫佳的安排還是很不錯的。 作為一個日常為父皇分憂幾十年的太子,章熙熟諳下面的作弊手段。譬如為了應付上峰檢查,臨時加重些豆苗之類冒充良田。他下車親自看了,這塊地是新開的,土壤不算肥沃, 不過看得出積肥的痕跡,再看禾苗也是正常的莊稼不是補種得半死不活的樣子。 他有經驗,別處移栽來的苗木與就地種植生長的是有區別的,已經扎根了的,它不管是強是弱、是粗是細,看著都更硬朗、挺拔有生機,而臨時移植過來的苗木葉子也蔫蔫的,吃了敗仗的士兵似的,駝背低頭。 舉目望去,土地平整,溝渠縱橫布局也比較合理。剛才跟老農聊過了,本地種植的作物更耐干旱一點,需要的水比南方少一些,水渠就不像南方那樣密。 章熙心情不錯,對元錚說:“你把她領過來!”又把自己的兒子、外孫們叫了過來,給他們講種田。無論是公孫佳還是章熙的兒子、外孫們,就沒有一個種過地的,將來也肯定不用種田,沒這個需要就個個聽得莫名其妙。 皇帝興致高,他們還得跟著附和,鬼知道都附和了些什么! 公孫佳趕緊抓了個機會,對他說:“陛下,雍邑就在前面了,前面還有更多值得看的?!辈艅x住了章熙的話頭,請他重新登車。 車隊終于在天黑之前到了雍邑。 ~~~~~~~~~~ 雍邑城外,余澤等人列隊迎候。他被公孫佳派到了雍邑來,除了不是在京城,過得竟比在京城還要好些。因為公孫佳策略的調整,沒給雍邑的中樞備份機構配員,只有日常維持“雍邑”運轉的官員,他們的品級都沒有余澤高。雖不歸余澤管,余澤仍然是個雞頭,這日子就相當舒服了。 上前拜見了章熙,章熙道:“你在這里過得倒不錯,看著圓潤了些?!?/br> 余澤忙說:“不敢懈怠。許是有事忙,心情好了些。陛下到了雍邑,正可寬心,雍邑是個好地方!” 章熙又略問了問雍邑本地的官員,說:“進去說吧?!?/br> 余澤忙命護衛開道。 章熙沒有避讓,命把車駕上的簾帷統統打開,由著百姓就著夕陽的余輝圍觀他。四下山呼萬歲,歡聲雷動。章熙端坐在車上,看似莊嚴,實則目光緩慢移動,觀察著四周的情況。 他的心情越來越好。 如此大城,氣勢恢宏,誰過來看這一座嶄新的雄城心情都不會差。因是新城,大家都是新來的,青壯年男女居多,人人奔著更好的生活遷居此地,個個都未來抱著憧憬。他們有貧有富,貧者不至于衣不蔽體、面黃肌瘦,富者也比不上京師權貴們的奢華,可他們的氣質是不同的。 街道寬闊,兩邊樹木才吐出嫩芽,客店的幌子顏色也頗鮮艷,什么都是新的。整個城市都是蓬勃向上的,哪怕是舉家遷居的老者,眼睛里也有光。連街邊樹上拴的驢叫起來,聲音都比別處的宏亮。 這是一座生機勃勃的城市。 如果說京師是一朵開到極盛的花,雍邑就是一個綻到一半的花苞,蓄含著無限的活力。 章熙陡然覺得年輕了二十歲,很有些意氣風發的感覺了。他轉眼看了一下公孫佳,對她說:“做得不錯。不知稼穡倒也沒什么要緊了?!?/br> 公孫佳身為政事堂的一員,陪同皇帝赴新城,就擔任了個“參乘”的職,坐在章熙的車上陪同,元錚則揪了一匹馬來跨上,陪行在車邊。 聽章熙這樣品評,公孫佳也不在乎,說:“我的長項不在這里,我更擅長兵事一些。您要問一個兵士一天的口糧是多少,那我就能說道說道了?!?/br> 章熙大笑。 從城門到宮城,長長的朱雀大街一直走到了天黑,四下點起了燈籠火把來。章熙的車隊進了宮城之后,他并不急著安置,反而很有興趣地說要去城樓上站一站。公孫佳累得夠嗆,拐杖差點撐不住了:“好……好吧……” 章熙道:“年輕人,多動一動嘛!小元,你攙著她?!?/br> 公孫佳此時才發現,所有的人興致都很高,連一向沉郁的章旦僅剩的一只眼睛里都透著興奮,王皇后雙頰也微微的泛紅。 忒奇怪了,這些人是這么沒見過世面的嗎? 她心里記著這事兒,又回頭掃了一眼隨行者,章熙這隨行的隊伍里帶了半拉朝廷過來。政事堂有她,老臣里的朱勛也被拉了來,現在正被特許一乘肩輿抬了上來,跟在朱勛旁邊的是朱雄。宗室里的岷王、湖陽公主的兄弟兼親家晉王等也來了。再有大長公主等人,也都來看個熱鬧,大長公主把另一個外孫女、延安郡王的女兒章晴夫婦倆也捎上了。 大臣里,容逸被章熙留在了京城給章嶟當幫手,容逸他爹容尚書也被拉了來。周廷倒是沒有跟來,不過周廷的兒子被章熙加了個散騎常侍,也塞到了隊伍里。 這些人往宮城上一站,火把一舉,看著這滿城的夜色,人人樂意。 匠作又來,稟告說是館驛已經準備好了。章熙問道:“什么館舍?” 公孫佳道:“按規制,朝廷要配府邸的,都已造好了,只是式樣單調,內里的陳設也不豐富,如果覺得不滿意想自行改造,也準備了帳篷給他們。朝廷沒配府邸的,都先住館驛里。雍邑也設種種客舍?!?/br> 行宮倒是已經準備好了,差役也有了,粗使的宮女、宦官是足夠了。帝后都有隨行伺候的人,絕不會對帝后的生活造成不便。 章熙略帶薄責地說:“那也不能讓姑姑住得簡陋了呀!”皇太后說:“哎,不要跟我一道住吧?!?/br> 公孫佳輕咳一聲,一臉無奈地說:“我能讓外婆和舅母們住得不舒服嗎?”章熙連責備的時候都是笑盈盈的,此時就更滿意了,帶著一臉的意猶未盡說:“算你有良心,都歇了吧,明日——” 公孫佳緊張地問:“還上朝嗎?” 章熙白了她一眼:“上!” “???” “還不快散了?” “那明天再設宴?百戲、曲藝都有的?!?/br> 章熙對皇太后說:“娘娘,您看呢?” 皇太后與章熙一樣,精神頭都不錯,含笑點頭:“好!你們散了朝,咱們娘兒們就樂一樂,疏散疏散?!彼@輩子就沒離開過京城,哪怕朝代更迭亂成那樣,她也只是跑出那座“城”,沒離開京畿的地界。頭回出門,皇太后很開心。 公孫佳只得再安排宿衛,雍邑的防備有余澤,宮城的守衛她就請示了章熙。章熙道:“你安排?!?/br> 公孫佳安排人引導著諸公卿、大臣、隨員各按次序往他們的住所去,她自己得“值宿宮中”因為整個政事堂隨行的就只有她,值班也就只有她了。于是她毫不客氣地讓元錚暫掌了行宮的守衛。 在所有隨行的人里,只有大長公主一脈最為輕松,公孫佳待他們就如待自己一樣,府邸準備得樣樣合意,家具、器皿等等都不亞于京城。大長公主一左一右攜兩個曾孫進了府里,又有安排好的管事迎出來,與她帶來的隨從接洽。 先是一張府邸的平面圖,何處是廳、何處是臥房等等,然后交了門上鑰匙,垂手立在一邊:“君侯吩咐了,您老人家初來,怕人手不方便,讓我們先在外面聽使,等您這兒安排好了,我們就回去?!?/br> 大長公主笑瞇瞇地說:“好好,都聽她的?!眱刃氖值靡獾貙合眿D們說:“我終于可以放心啦,咱們藥王是個干大事的人!” 湖陽長公主打了個哈欠,好奇地問:“您老怎么到這會兒才說這個話呢?” “以往她做多少事,我都沒親眼瞧見,今天是瞧見了!不但膽子大,心也細,看看這城、這宮,這孩子心大??纯丛蹅冞@兒安排的,宮里她能安排不好么?心細。有這兩樣,沒有辦不成事的。我可以睡個安穩覺啦!” 大長公主在新床上入眠的時候,公孫佳還沒睡下。公卿一走,她就和元錚分頭行事,元錚是巡防,她是到了行宮值房那里把今天從京城送過來的奏本快速地瀏覽了一遍,發現沒有什么大事,再拆閱一下京城給她的消息,也是太平。這才有功夫約了元錚匆匆吃個晚飯。 她這一路累得狠了,什么話也不想說。元錚也靜默不語,看她洗了臉,換了衣服就呆在原地不動,元錚輕笑一聲,知道她這又是乏累之后犯了懶。上前將她打橫抱起,輕輕放到榻上拉好了被子:“睡吧?!?/br> ~~~~~~~~~~~~~ 雍邑行宮的早朝比京城安排得晚了些,公孫佳既有私心也為公事。昨天大家都很累了,且有些人住的地方也不熟悉,仍需要有人引導,她將時間安排得推遲了半個時辰,足夠所有人消消停停到行宮大殿來拜見章熙。 昨天天色已暗不及細看,今天天色大亮,被從各處府邸、館舍中引來朝拜的官員們才將這座行宮仔細打量。一看之下才發現,這雖名為行宮,與京師的宮城差別竟不很大,甚至由于修建得晚,還顯得更明亮氣派些。京師那個,或許是時日久了,多少有點壓抑的感覺。 有心人比劃了一下,發現這處“行宮”規制還沒有越過宮城,就放心地張目欣賞了。至于占地似乎更廣、宮殿似乎更多,倒不是“規制”特別限制的。規制、禮法最講究的是正殿幾間、幾層臺階、闕的制式等等。 也有人提了一句:“時辰似乎不太對?” 嚴格出聲道:“不在京師,不耽誤事就好?!睖蚀_說來,他們是公費旅游兼差辦公的,要那么死板做甚? 嚴格都不挑剔了,百官公卿就更想撒歡兒了。章熙往大殿上一坐,對這大殿也十分滿意,這里的采光甚至更好。也沒有什么正事,章熙樂得放松:“給諸卿一天假,晚間再入宮赴宴?!本颓采⒘吮姵?。 章熙說是放松,也沒有全是游完,他帶著公孫佳等人再次登高,從宮城的城樓上俯瞰全城。公孫佳和匠作兩個給他講解,匠作講的是這城的布局,城墻有多厚、上面能并行幾輛馬車之類。公孫佳就說:“雍邑一個用處就是作北方用兵的大本營,必能多積貯糧草兵馬,能擋得住敵兵來襲,可做京師屏障?!?/br> 匠作講雍邑的水旱交通,公孫佳就從水旱交通的連接講起:“預備將北上的馳道整修,再緩兩年,大軍北上就能省下三分之一的時間。這樣糧草輜重的運輸也能省掉近一半的消耗。水運也是,從南方來的物資也能更便捷……” 章熙聽她說的都是軍備,問道:“你怎么光想著武備?農桑呢?我看你準備得挺好,還有,雍邑的官員也沒有配齊吧?” 公孫佳正色道:“臣所擅長的就是武備,且將來必有一戰這是共識,也是我的責任。農桑,不過是休養生息而已,不值當多說,說得太多了,就是瞎折騰得多,外行做事、越做越錯。我管人、管收稅就行了。雍邑的官員也差不多了呀?!?/br> 章熙道:“朝廷各部的配員呢?這是副都,不是尋常的城池。我看這里氣候涼爽宜人,以后戰事平息了,也是個避暑的好地方,每年不妨來小住數月,總不能一下把整個朝廷都搬過來吧?各部都要有留駐雍邑的官員?!?/br> 公孫佳道:“臣想過了,那就是再搭一個小朝廷了,這可不是我能辦的事,也不是我該悄悄匿下不提醒您的事?!彼敛浑[諱地指出了問題的所在,目光坦坦蕩蕩。 章熙道:“我問你的看法?!?/br> 公孫佳道:“挺難的,臣也辦不到,還得政事堂公議才好?!?/br> “心里總有個準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