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人在側 第235節
“奏凱!又打了一個勝仗!” “什么?之前怎么沒有風聲?” “那我哪兒知道???!快叫醒君侯吧,看一看要不要連夜送進宮里去!” 公孫佳還沒闔上眼,軍報來了,她坐在床上,單宇掌了燈來,公孫佳展開軍報一看。得,又是元錚和梁平,兩人上報,說是“偶遇小股敵軍”不及上報,于是一路追擊,僥幸獲勝,得牛馬、俘虜若干。 公孫佳冷笑道:“長本事了!敢騙我!” 薛珍不大懂:“為什么?” “兩個人,配合默契,居然嚴絲合縫地會師了?長途奔襲,不用準備糧草?不用摸清水源道路?還能這么準摸到人家家里?他要沒灑出百八十個斥侯一直盯著,你挖了我雙眼去!只是盯著倒還罷了,這怕不是他做的局引來的敵人!擅開邊釁,我看他是找死!阿宇,寫信,叫這個混蛋給我解釋!說不清楚就滾回來,再也不要出去了!” 單宇道:“他總有些運氣在身上的,不是聽說他跑了幾千里跑到京城遇到您的么?”這個時候她就有點同袍之情,不去落井下石了。 公孫佳道:“那他的運氣也未免太好了些!唔,他與梁平兩個,兩支部隊丟了,邊城太守不報、縣令不報、駐軍不報!麻煩更大!我就得再去巡邊了!不,我得先向陛下解釋,為什么用了這么個膽大包天的混蛋!” 單宇額上冒汗,急的,到桌邊開始磨墨。提筆寫了兩三行,又有來報:“小元的信來了?!?/br> 單宇心頭一喜,筆也停了,想了一下,把罵元錚的話給涂掉,小聲問公孫佳:“咱們這信,還寫嗎?要不,我給您讀讀小元的信?” 第225章 半年 元錚的信寫得像是他這個人, 生著一張嬌媚的臉,喜歡的自是我見猶憐,不喜歡的會忍不住想問“你是不是要勾引誰?拖出去打死!” 這信寫得誠意十足, 字體優美, 文辭嫻雅,條理清晰, 厚厚的一疊, 可是不知道為什么, 公孫佳聽單宇讀出來,就覺得單宇這聲音都變了,一半是發自內心地佩服, 一半是想打人。 不怪單宇, 因為內容真的太賤了!開篇就坦誠交待,我故意的。 單宇讀這一句的時候,一口氣卡在嗓子里真的被噎到了,抬手連捶胸口才把這口氣咽下去。她就沒見過這么混蛋的東西!敢這么擅作主張給公孫佳惹麻煩! 擅開邊釁哎! 接下來他就解釋了原因:不怪我, 是他們一直不消停。三天兩頭來找事兒,或是三五成群,或是一、二十人, 為匪作盜, 蒼蠅一樣的煩人, 一個月他們能鬧五六次。我查了一下,他們是一個小部落, 因為狼主兵敗怕被問責, 他們不敢跟狼主混,就跑邊境上來了。這部落太小了,扶植他們跟狼主對著干也扶不起來, 干脆滅掉好了。 他還說,他又刺探到了一些對方的消息,對方雖然經過一次重擊之后有對狼主離心的傾向,但是!沒有完全的分裂!咱們理解的分裂跟他們事實上的分裂是兩回事兒。因為他們本身就不是一個牢固的整體,這種程度的分裂還是不夠的,狼主的實力依然是最強,他休養之后依然可以憑借力量號召各部族一同出兵再次南下。俘虜里一個普遍的觀點是:上次是走錯了路,在右路碰到了硬茬子,并且右路他們不是特別的熟,如果是左路,他們保不齊就贏了。 這是根本沒有打痛嘛! 最后花了四頁紙道歉,知道自己這叫擅開邊釁,但是戰機轉瞬即逝,只好先糊弄著打一仗了。如果上報朝廷,等準備好了,這戰機可能就沒了。因為對方是逐水草而居的,雖然有個大致的活動范圍和一個差不多的中心,但是指不定啥時就拔營跑路了。并且說這也不算大仗,又分析了這次“小戰”其實打得也不很痛快。 結論,還是得打! 兩次大戰數次小戰,那可都是在咱們的國土上打的,他們的根還沒有挖斷!只要根沒斷,對方就會一直不停的挑釁,并且休養生息,等著下一次的壯大之后大規模的襲邊。 要不咱們緩口氣,攢攢勁兒,一口氣打到他們老家去,打到他們真的痛了! 通篇充滿了“我錯了,下回還敢”的頑強氣場。 公孫佳深吸了一口氣,單宇以為她要罵了,沒想到公孫佳卻是問她:“阿宇,你怎么看?” “那個,還是有點道理的哈……”單宇有點氣短,“可是!這么擅自開戰就是不對!該罰的!” 公孫佳道:“沒問你這個。他說的這個大戰,你怎么看?” “就是這個說得有道理嘛?!?/br> “那要怎么打?” 單宇遲疑了:“應該選派大將,直插敵營……” “選誰?” “額……” “直插敵營?要走多遠?輜重怎么辦?就算以戰養戰,馬匹呢?戰馬與拉車的馬能一樣?胡鬧!‘緩口氣’說得容易!‘積蓄國力’是打著就能積蓄的么?這邊打得如火如荼的抽兵、抽丁,那邊拿什么去‘積蓄國力’? 是先帝看不出來,還是陛下看不出來?是我看不出來還是太尉看不出來?都不說話,是為的什么?當時紀氏勢大,需要清理?,F在則是已經收了刀,再出刀又是一次重新開始。你們習武,拔刀劈出去尚且要蓄力,整個國家拔刀,就更不是揮揮胳膊那么簡單,弄不好百姓是要遭殃的!” 公孫佳罵了一回,陷入了沉思。沒再繼續罵,是因為元錚有一件事情都說對了——這次的大戰并不是完勝,只是爭取到了一段喘息時間。當然,完勝也不能保證一直太平,這里面問題復雜著呢。 怎么蓄力,就是章熙與公孫佳正在考慮的問題。只要不是又被打上門了,目前就不是個主動出擊的好時候。所以公孫佳才一直建議往對方家里找事,自己不動。 現在元錚捅了個簍子,不大,甚至還能顯出點少年人的英雄氣概來,總比以為一戰而定可以刀槍入庫馬放南山要強。但是這個簍子,得公孫佳去給他補了,得想好怎么應對章熙以及朝廷上有可能的責難。 不過,這也是個契機,可以與章熙再探討一下副都以及周邊的建設問題。蓄力越快,這場大戰來得就越快,想必章熙也不會抗拒一場徹底根除邊患的戰爭。 單宇此時才在心里把元錚罵了個狗血淋頭——王八蛋,君侯今晚又要睡不好了。 ~~~~~~~~~~~~~~ 公孫佳第二天起來,腦袋有點沉、眼睛有點直,洗沐完了穿好衣服才強打起精神來——靖安大長公主又過來督促她吃早飯了。 老太太準備的早餐也十分的豐富,葷素都有,公孫佳的早餐習慣清淡一點,但是大長公主興許是年輕時苦怕了,吃什么都要多油多糖,顏色誘人,兩類食物各占了餐桌的半璧江山,大長公主恨不得公孫佳多吃一些:“這個甜甜的,多好呀!姑娘家就該多吃點糖,有福的人都愛吃甜的?!?/br> 公孫佳被塞得飽飽的,上車之后直犯睏。到了朝上,今天的喜報就是元錚與梁平打了勝仗。章旭十分開心,梁平是他發掘的人才。公孫佳動不動聲色,心道:你還嫩著點。 她還沒有安排人彈劾吳選上交的那份名單,這份名單上有一些人平日里表現得還不錯,也是能員干逗樂,并沒有明顯的偏袒紀炳輝的樣子,是連霍云蔚都能忽略掉他們的程度。 霍云蔚今天要報的是填了些紀氏留下來的空缺,他倒是想多用自己人,只恨能夠勝任的賀州子弟太少,不得不分一部分給京派。朱勛由是報的捷報,他是太尉,公孫佳哪怕知道得比他詳細,也得由他來報。公孫佳報的則是江尚書、延安郡王該就任了。 章熙都準了。今天雜事也有一些,譬如御史們又出動了,有勝仗、紀氏又垮臺了,好些家分到了好處,子弟們又飄了。章熙越發理解到了先帝的痛苦——這群倒霉玩藝兒!想狠揍呢,倒霉玩藝兒的父兄親戚的面子又得照顧。 章熙也沒有特別好的辦法,只能照著先帝的舊例,罰錢、讓他們的父兄去管教。鬧得太兇的,就奪了他們的蔭官。然而,如果他們的父兄太拼,過不多久又會因為父兄的功勞,再賞他們的蔭官。就是這么個循環。 好容易朝會散了,章熙才覺得不那么糟心了。命政事堂的三人留下,再細議大事。他本是想討論一下副都、道路、全國輪番減稅等事,現只好先說戰事。 霍云蔚大力稱贊:“干得漂亮!”梁平和元錚與京派都沒有關系,他只有開心的。朱勛則是敏銳地發現了一點問題,說:“他們兩個這也太順利了吧?” 公孫佳面無表情地說:“是膽子太肥了?!?/br> 朱勛道:“是嗎?” “深入關外,多少年沒干過了。虧得大軍退的時候還留了余糧,兵馬也充足,輜重等還是有的,否則他也追不上。我留下那么輜重,為的是防敵突襲,他倒好,現在就給我用了!我看他就是存心!”她沒有把元錚的信拿出來,卻也明確地表示了自己的不滿。 朱勛道:“兩可之間吧,你也別太生氣了。當兵的,我還不知道么?誰個心里沒存個立功的念想?他也不至于擅自出兵,咱們也都知道,狼主被擊退了,邊境也不是就沒事的,三不五時有一點事兒。叫他遇上了,正好是一個引子,心里那點念想就出來了。我看這打得很有章法嘛!” “那也不行!”公孫佳說,“從擾邊開始,到出兵,他有多少機會可以報上來請示的?就是慣的!” 朱勛說了句公道話:“上報了朝廷再磨牙呢?又不是沒耽誤過。他天天跟這些撓癢癢的蚊子蒼蠅虛耗?什么樣的猛將也要耗成小老頭兒了?!?/br> 章熙一直在旁觀他們爭論,沒有發表意見,又低頭看了一下手上的戰報。等他們的爭論告一段落了,才說:“你今天精神頭不錯中氣十足,元錚不聽話氣的?” 公孫佳面無表情地看了他一眼:“撐的?!?/br> 霍云蔚、朱勛一齊看向她,公孫佳慢吞吞地說:“被外婆喂的?!?/br> 章熙噴笑出來:“哈哈哈哈!”笑完了,才說,“胡人也確實麻煩,元錚、梁平也不能重罰,不能讓邊將xiele氣。先帝調動人事,而不是以結黨的名義拿人,也是為了不打擊士氣。我倒情愿他們這樣,銳氣沒了,只剩下混日子,將來必有大禍!” 章熙顯然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戰報才拿到,但是對邊境他早有自己的見解。邊境確實時不時有零星的sao擾,保持邊將的血性就是必須的。盜匪是止不住的,只要胡酋還有貪欲、胡人那里還有人餓肚子,而剛好又能拿得動刀。 要讓他們拿不動刀! “現在還不能大軍壓境,可以小打嘛。就像這次這樣,打到他們受不了,逼他們議和,開互市。我們也可引進戰馬,有種馬就更好了,”章熙說,“只有千日做賊的,沒有千日防賊的,互市。待國力再強盛些,就可以尋機出塞了!” 朱勛道:“那恐怕得多打兩仗,當年公孫昂在的時候,”他看了公孫佳一眼,“就差一點兒,就能打得他們求和了,可惜……” 章熙道:“好啦,藥王,不要生氣啦。就這么定了。容逸,擬旨!” 公孫佳道:“且慢,梁平賞罰臣不多言,元錚得磨一磨,您賞他的部下臣當然沒話說,他自己……” 章熙笑了:“好,留給你?!庇窒铝钯n給元錚錢帛,但沒有給他升官賞爵,倒是梁平給升了一級。 霍云蔚低聲對公孫佳,道:“喂,有點苛刻了?!?/br> 公孫佳道:“慣出來的毛??!” 章熙道:“嘀咕什么呢?過來畫押!”兩人過去簽了名,旨意開始往下發。 章熙不再過問這個,而是問:“要出塞,就要富國強兵,兵現在有些模樣了,再不用就又要懈怠了,可這‘富’現在還沒跟上,要抓緊了?!?/br> 這個大方向歷朝歷代其實都差不多,開始的休養生息,然后是減稅,促進一下勞動的熱情,以及打擊各地的不安因素等等?;粼莆稻吞岢?,如果要減稅,還是得從才經過一場大戰的北方地區減起,這樣有利于恢復,以及獎勵生育。 公孫佳又舊事重提,說到了副都、交通等事,章熙道:“修建副都要糧草、土木磚石、人丁,經過戰亂,副都人丁也稀少,你有何策?” 公孫佳道:“遷移民戶嘛,抽丁,一邊修城一邊墾荒。富庶的地方人口繁衍,土地已不夠了,就遷出來,一旦緩解當地兼并與人口,二則充實副都周圍。墾荒的,凡開出熟田,凡三年,不,五年的賦稅。兩下都解決了?!?/br> 章熙道:“五年?太少了!十年吧!只要副都起來了,你怕他們后來不交稅么?人口充實了,以后征兵、征伕都方便?!?/br> 霍云蔚也贊同,朱勛就不擅長這個,他不開口。章熙最后問道:“誰去坐鎮?” 這事兒章熙也想了好些日子了,這副都,并非彭犀首倡,乃是從前朝就有的東西,章熙與先帝當然也曾想過。不過當時國家初創,確實不大顧得過來,就暫且擱下了,一個大致的想法還是有的。 按照構想,最好是命太子過去,但是現在章熙還沒確定太子。派有能力的皇子主持這個事,后患太大了,搞不好就是奪嫡。章熙在這上面比先帝更敏感。 這幾個皇子又都不大行。以皇子名義上坐鎮副都,以一個重臣輔佐,運氣好出個彭犀,運氣不好,就不定是個什么人了。還不如直接派個信得地的重臣。 可這又形同放逐,是遠離了京城這個中心,一般人難免心有芥蒂,即使沒有,也容易被人所趁。 果然,這話一出,三個人都不吱聲了?;粼莆嫡缛杖缣?,朱勛是知道自己干不好這個事,公孫佳…… 她想了一下,說:“臣愿往。重建副都本就是臣的建議,事到臨頭,不敢推辭?!?/br> 章熙道:“容我想想,副都尚未定案,不要聲張?!?/br> ~~~~~~~~~~~~ 三人出了大殿,朱勛就先說了:“你這孩子,逞什么能?不是這小江就要進來了,你一走,靠小霍一個人頂著嗎?就你這身子骨兒,你外婆舍得嗎?你那府里不是還在修屋子?修好了,你走了,白修的嗎?” 公孫佳道:“那不然誰去呢?這可不是造個工程,還有連結各地的布局呢?!?/br> “額……” 公孫佳道:“副都也不是現在就能修的,怎么也要把戶口、人丁等事都籌備好了,再有,還得有圖紙??!怎么也要過兩年,我那新屋子,還是我住?!?/br> 朱勛道:“那也遠離京城了!” 霍云蔚道:“京城不是有我們守著呢嗎?” 朱勛瞪他:“這話沒良心,自己舍不得走,叫個丫頭出遠門兒?!?/br> 霍云蔚是不大愿意離京的,誰都看得出來,離京城遠了不好?;粼莆嫡谂c京派角力之中,自然是不能離開了,不過他也有他的見解:“伯父別這么看我,只要安國公還在京城,藥王她不在京城也是在京城了?!被粼莆悼吹妹靼讟O了,章熙對這個女婿兼外甥兼表侄有著非同一般的偏愛。 公孫佳笑道:“是啊,這事兒我頂了,不是正好?” 朱勛嘟囔了好幾句聽不清的話,他看中的是身后托付給公孫佳,或許是因為性別的緣故,他覺得公孫佳比男性同僚更加柔軟可靠一些。卻又無可奈何,最后說了一句年得清楚的話:“藥王吃虧了?!?/br> 吃不吃虧的,公孫佳心里有一本賬,霍云蔚說得對,她表哥更得章熙的喜愛,且她離開京城也不是沒有自己的考量的——彭犀說的立功德她也考慮過了,與其在京城打滾,不如出去栽植一番勢力。這樣的好事,還不曉得章熙愿不愿意給她呢!正好她在副都打好基礎,等余盛歷練出來了就能接手看家,全是自己的勢力范圍。一個“副都派”就形成了。 她打定主義,先把京里的事辦妥了,無后顧之憂之后,就全力爭取這一件。而京中第一樁就是安排人彈劾吳選那個名單,接著是cao辦江尚書與延安郡王入政事堂。接著就是一門心思地修實錄了,人雖未齊,她已開始命人采風。 各地貢士也陸續到京了,公孫佳手頭房子多得是,一人給他們安排一間,至考試結束后十日,房錢都不用貢士們出——她走賬劃到自己家的賬上。其余自己赴京的人,就食宿自理,待選拔上之后,也由公中出食宿和工錢,找不著房子租住的,她再給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