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人在側 第212節
“你什么意思?” “我只管兵部,可不管你們那些個破事,”公孫佳冷冷地看著章昺,“要不是落我手里,一準得換個人來審,他們會往哪兒審我可就管不了了。審出個‘趁機謀害新君,扶太孫上位’,還想活嗎?以后有這種事兒,我不會再管了,您自己處置,您看行嗎?” “殺人滅口,不是欲蓋彌彰嗎?” “所以啊,我來動手。怎么?難不成您還想在那這個廢物里面找個替罪羊???什么分量的羊能擔得起來這個罪過?稀里糊涂過去得了?!?/br> 章昺的神色緩和了下來,公孫佳道:“我真得走了。少做少錯,好自為之?!?/br> 第205章 行家 公孫佳說走就真的走了, 她沒有再去看太子妃母子倆的臉色,又匆匆趕回了大殿。 新君正在與皇太后說話,皇太后也在靈前, 并沒有回到中宮歇息, 一旁是岷王和章昭相陪。幾人正說著說, 聽到腳步聲往公孫佳這兒看一眼,又轉過頭去,新君繼續說:“兄弟鬩于墻,共御外侮,還請娘娘勸一勸燕王?,F在不是鬧脾氣的時候, 總要把阿爹好好發送。誰讓阿爹走得不安生, 我必不與他干休!” 皇太后道:“我也是這樣想的,可你這話是不是太硬了點兒?我給你們兄弟搭個話容易, 要解開心結, 你們兄弟總要開誠布公地談上一談的?!?/br> “娘娘說的是。我是擔心他不自在。人自己做了錯事,遇到苦主, 他反倒會先虛張聲勢起來, 所以托的娘娘?!?/br> 皇太后道:“那這樣兒, 我去勸, 你那最后一句話,我軟和點兒說, 成不成?” “就先拜托娘娘了?!?/br> 皇太后匆匆地離去, 經過的時候對公孫佳點了點頭, 岷王也低聲說:“我陪阿娘過去?!?/br> 公孫佳微一頷首,走到新君面前。 新君言語匆匆,全不見平常那股子溫文爾雅的勁兒,他問道:“怎么樣?朱勛那兒有什么消息?” 公孫佳道:“朱……太尉領兵是老手了, 已經壓下了躁動。不過先帝駕崩的事兒也要公布,他擔心走后生亂,打算多呆一天敲打敲打。您不必過于擔憂,元錚那兒截下了幾個往城外送信的,都扣下來了。事起倉促,他們沒能夠串通?!?/br> “哦?” “有燕王的人,也有……征北的人,連人帶信,人在城外找了個僻靜的地方關起來了,信在這里?!惫珜O佳說著,將幾封催促的信遞給了新君。 新君看完,恨得用力揉著信紙想要將它們都撕了。公孫佳忙攔著:“這是證據!有印信的!”新君才喘著粗氣停了手,勉強笑笑:“讓你小孩子看笑話啦,人上了年紀并不是一定就會穩重的,那是沒遇到事兒喲?!眲幼鬟t緩地抹平信紙??吹霉珜O佳心里沉重了起來。 這信里寫的,無非是攻擊對家、封官許愿之類。紀宸的信還好些,寫了維護一下自家的利益、大家一起升官享福之類。燕王可是攻擊了新君不像人君模樣,被外戚轄制、嫡長子是個傻缺就是外戚的傀儡,外戚更也不是好東西之類。里面還隱諱地提到,只要大家一起干,賀州勛貴們也不會反對的云云,甚至提到了幾個有名的勛貴家族,包括鐘、朱、公孫等。 公孫佳道:“盡在掌握中,您還是先歇一歇吧,休息好了才有精神頭兒辦事?!?/br> 新君搖了搖頭:“歇不住,你不也熬著么?大家都熬著,先熬著吧?!?/br> 君臣二人相視苦笑。 新君章熙現在比任何人都忙,公孫佳與霍云蔚這兩個新近被他提拔的人,就得為章熙沖鋒陷陣去。十分尷尬的是,兩人在文武兩職里的聲望都有一些但又都差點火候,比如安撫城中百姓的事情,這個得趙司徒等人去做,去大營里鎮場子的,就得朱勛。 公孫佳與霍云蔚剩下的活就是——與百官公卿、內外命婦周旋。特別漲聲望的事兒輪不到他們,他們又得跟群臣耍心眼兒,同時還得應付著章熙。公孫佳對付的人比較容易,也已累得兩顆眼珠子開始往眼眶里摳?;粼莆蹬c積累數世的文官打交道,到現在還忙得不見人影。 章熙則已經有了蓬頭垢面的雛形,先讓朱勛去鎮住大營,大營里的兵士不亂動,趙司徒才好在城里把進城看燈的百姓給入出城去,繼而交延安郡王維護城內治安。章熙囑咐趙司徒一定要親自辦好這件事,趙司徒親自去了,卻留下了容尚書一干人等接著與章熙車輪戰。 先帝的謚號要上、廟號要尊,雖然沒有遺詔,新君即位的一大長串的詔書也要現編。這群人為了一個字號往往要爭上半天還爭不出個結果來,這個擱哪家皇帝換人的時候都有一爭。還有公卿、貴戚們的安排,什么普賜爵一級之類。過一會兒,又有來報大行皇帝出殯的種種事宜,章熙也要親力親為。 他還要與燕王、紀炳輝周旋。 章熙的原則是:現在先不動,我先把我爹發送了,回來再發送你們全家! 安撫雙方,還得他親自出馬。他恨這兩家恨得牙癢,還得忍著,先請皇太后從中周旋做說客勸燕王,紀炳輝就先晾他一晾。 熬,都熬著。 公孫佳道:“那,臣再探一探大營的消息?” 章熙道:“想做事,就把兵部的檔再看一看,大營那些人?!?/br> “是?!惫珜O佳心里劃拉開了,除了這些人,她還得準備一些頂替的人選,這些她早在凱旋回程的時候心里都已經有譜了。還有,不知道抓到的燕王甲兵與紀宸私兵怎么樣了,依著她,即使不處刑,也要全部流放個三千里。猶豫了一下,她還是問了:“宮門前搏殺的甲士,是否依法處決?” “怎么判?” “主犯斬首,從犯流放。為后來者戒?!?/br> 章熙強調了一句:“我讓你熟悉大營的將校?!?/br> 公孫佳道:“有個八、九分了?!?/br> “那就夠了!先不要動宮門前這些,都先扣押,既然你準備好了,就叫上你的護衛,隨我出城?!?/br> “???” “嗯?” “是!” 章熙滿意地笑了:“還是自家人好啊,換上趙司徒他們,必要阻攔的?!?/br> 公孫佳道:“臣知道危險,可是這個時候冒險也不是不能理解的。先父過世的時候,臣央了表哥,連夜帶臣去見了家將們?!?/br> “那還不走?” “是?!?/br> ~~~~~~~~~~~~~~ 公孫佳不知道章熙給霍云蔚、趙司徒等人是不是還有什么私下的任務,就像要她悄悄地調了一隊禁衛護送著出城一樣。 章熙坐在一輛樸素的車里,公孫佳陪坐在一旁,向他匯報:“他們是輪休的禁衛,今天就不當值,不會有人發現人宮里少了人的。臣已傳訊元錚,再帶臣的家將在中途迎候,匯合一處護送陛下到大營去!” 章熙開始閉目養神,小半天,車停了,章熙睜開眼,眼中精光四射:“下車吧!”公孫佳此時才從他的身上看出一些少年就隨父出征的英氣太子的影子。 一大隊人馬過來,朱勛早早得到探報與公孫佳這里接下了頭,親自率隊出迎。章熙一身重孝,看到朱勛,說一句:“叔父辛苦啦?!?/br> 朱勛鼻頭一酸:“哎~陛下,請!” 章熙道:“聚將吧?!?/br> 召集了將校,章熙一字一句說得清醒,聲音比公孫佳宏亮多了。開口便是:“前天夜里,我的父親走了!我來看看你們,告訴你們!朝廷不會忘記你們,我也不會忽視你們!你們都是有功之人!都是朝廷的官軍!都是……朕的柱石!” 他一開口,公孫佳就知道他穩了!話傳下去之后,普通的士卒心就安了,他們不是哪一人的私屬,而是皇帝的士兵!接下來就該是安撫將校,收攏人心。一個皇帝親自出面,總比什么藩王、外戚要有份量。章熙還是三十年的太子,素來仁厚。除非兩家死忠,大部分人是不會再頑抗的。 章熙道:“先帝大行,百官都該哭喪,我知道你們心里很想,可沒辦法,還要你們駐守,你們釘在這里,我就安心,京城就安心,天下就安心!只好委屈你們,不能見先帝最后一面了?!?/br> 先帝的威望是不必講的,底下哭聲蔓延開來。章熙又說:“不過呢,你們可以推舉幾個人,隨我回京看一看?!彼簏c幾個普通的士卒,再點幾個將校,要各級的都有。底下哭聲更大。 章熙最后要求將校入幕府開會,安排一下事務。 至此,整個兵營都彌漫在一種安靜的氛圍之下,不是低迷而是馴服。 入了幕府,人人都很緊張,皇帝卻很閑適了,搓了搓手說:“上了年紀啦,不比你們,我年輕的時候隨先帝出征,這個時節一個炭盆就夠了也不覺得冷。甭搬弄啦,我一會兒就走,得回去上香、供飯呢。都坐下,咱們聊聊吧?!?/br> 他聊起天來也有些先帝的風范,從回憶軍旅說起,說到:“腦袋別在腰帶上,最怕什么?怕的不是死,是不公平。你們的擔心,我都知道,誰不是從賀州鄉下一路打到京城來的呢?瞧,我把誰帶來了?” 他指著公孫佳說:“這個人評功品績,還算公平吧?” “是!” “她已是同平章事了,仍兼兵部,她先前定下的,不變!朝廷許諾你們的,不變!”然后他就順手點了幾個人,這名單非常的精準,一半是燕王的死忠、一半是紀家的鐵桿,就照著公孫佳給他的信點的。擱外人眼里,還覺得他很公平哩! 公孫佳明白了,自己就特么是個招牌!章熙就算把她留下來,她也不覺得意外。然而章熙并沒有這樣做,而是把朱勛留了下來。他握著朱勛的手,深情地說:“叔父!我都明白!也請叔父明白我!叔父是太尉,這里就拜托叔父了?!?/br> 朱勛眼淚不值錢一樣地淌:“大郎!大郎!”他在朝堂上可能玩不過紀炳輝,可在軍旅之間比這些將校要油滑得多,他深知一個道理——將離開了兵,屁都不算!章熙一出手,將這些亂根禍種一波帶走,他在這里壓一壓。什么燕王、紀宸,都玩不出花活兒來了。將校里哪怕有覺得不對味兒的,也斷然不敢在此時拒絕這個“恩典”。 公孫佳也看出來了,等喪事一過,大局一定,這些人或打發閑差,或找到不法之事,慢慢處置了。又或者,章熙親自出手,給策反了,都是很正常的。燕王、紀宸最大的倚仗也就完蛋了。 他們在城里的甲士已經被扣了,喪事過了之后就該審了,該流放的流放,該砍頭的砍頭。官軍還是官軍,士卒并不受損,士氣也未受損。公孫佳再從兵部的人選里找到往里填將??游坏娜?。這個朝廷或許制個統帥,但不缺中低層帶兵的將校。 公孫佳有點灰溜溜地跟著章熙回了城,車上,章熙依舊閉目養神,公孫佳輕聲說:“那,臣的家將也累了兩天了,散了嗎?” 章熙點點頭,含糊地說:“那個元錚,不錯。天再暖一些,讓他與梁平都北上吧?!?/br> “哎?” 章熙睜開了眼,公孫佳道:“梁平?” “唔,五郎對我提起的一個人,你不知道?” “知道是知道,他是有些能耐,不過打仗只憑本能,是不是放到大將手下學一學治軍再用他?” “不必,有本能就行?!?/br> “是?!?/br> 一行人剛好在下一輪哭靈前趕回了宮里,章熙在前面走著,公孫佳跟在后面,兩人都累得夠嗆,一人一根手杖。公孫佳心里都覺得好笑,以前是她陪著先帝,一人一根手杖,再…… 想到先帝,她眼眶又紅了。 他們的后面,是兩排鎧甲外罩著素袍的將校,他們的靴子踩在地上,發出磔磔的聲音。仿佛踩在人的心上,燕王站在諸王之中,位置靠前,紀炳輝也站在大臣的前列,同時回首望向聲源處,心里一齊“咯噔”。 章熙似無所覺,站到靈前,公孫佳沒有跟到最后而是站到霍云蔚的身邊,說:“可算見到您了,這兩天都快忘了您長什么樣兒了?” 霍云蔚道:“你就知足吧,你才跑了一趟,知道我跑了多少趟么?” 兩人一齊撇嘴,那邊哀樂起,兩人按著點兒跪、叩、哭…… 第206章 反攻 自打章熙從城外轉了一圈帶回了幾個品級只夠格在大朝會的時候出現的將校之后, 大行皇帝的喪禮就變得出乎意料的順利了。 第一個變化的是燕王,他也不叫嚷著親哥是個被外戚控制了的傀儡需要他救駕了,也不跟皇太后那兒犯矯情了, 順順當當地受了皇太后的“勸”,老老實實地哭靈, 哭喪的點兒過了就再小聲罵兩句紀炳輝。 接著就是紀炳輝, 他雖然還常與自己的人竊竊私語,卻不再上躥下跳催促著快點把他女兒冊作皇后、外孫立為太子了。 紀炳輝一旦收斂, 最先被解放的就是趙司徒, 因為紀炳輝最先找的就是他。趙司徒苦不堪言!一面得總攬局面,還得安撫京城百姓,讓入城觀燈的百姓有序撤離, 一面還要籌劃著新君登基的事宜與大行皇帝的喪禮,中間還夾雜著一點新君登基之后自己的小私心。這幾樣都得干好了,迫不得已甚至得小小犧牲一下自己的私利。 容易么? 偏紀炳輝說的又比較在理, 紀炳輝固然是為了他自己家爭利益,但是, 按照一個正常的規范,皇帝是要有皇后的, 呃,這個不重要,皇后可以沒有,可太子是一定要立的!這是國本! 紀炳輝的目的路上拉個三歲的孩子都能給你說出來, 趙司徒卻沒有個好理由去拒絕?;实垡饬?,他只能捏著鼻子去認,既是捏著鼻子認的,讓他主動去支持, 他是萬萬不肯的。于是使了一個“拖”字決來,說大行皇帝的喪禮更重要。 可紀炳輝卻說,這確立皇后和太子也是喪禮比較重要的一部分。 現在好了,不用趙司徒去掰扯了,紀炳輝先跟他的小團伙嘀咕去了。趙司徒對紀炳輝最后的善竟也消磨光了,他只冷靜地等著看紀炳輝的下場,合適的時候再踩上一腳。紀炳輝畢竟是多年開府,乍一看下去這一小團人也不算少了。趙司徒卻輕輕地搖頭,往不遠處一抹纖細的身影上投注了深深的凝望。 此時此刻,數十年前京城一系列戰亂的回憶又翻騰到了眼底…… “阿爹,”趙司翰出現在他的身邊,“陛下的新衣……您在看什么?” “紀炳輝注定要完蛋的,他遇到了真正會要他命的人,”趙司徒輕聲說,“公孫佳是真的會殺人!‘會’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