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人在側 第9節
薛維萬分慶幸,自己最終掉頭老實跟著這新主子了,否則她真能做到“踹下來容易”。 公孫佳一次沒有挑太多的人,先挑了一百個男孩、一百個女孩兒,預備先養著看看效果,效果好了,繼續擴大,至少要養一支兩三百青壯男丁的私兵出來,府內也需要百人左右的女打手。被挑到的人家都很開心,一則孩子不討喜,二則孩子現在還是吃白飯的年齡,等到能干活有盈余還要再養個五年以上,是一筆不小的花費。主人家愿意要,他們也愿意省這口飯。何況還能抵役。 公孫佳辦成了一件事也很開心,將這兩百人的名冊往榮校尉那里一扔:“他們歸你了?!?/br> 直到此時,公孫佳計劃的事情都完成了,心里很高興,吃完了午飯,又坐著肩輿蹓跶了一陣兒,還不顧寒冷站到一處高埂上,舉目四望,心情舒暢。 不及發表感言,開口就吃了一陣冷風,風帶來了馬蹄聲,鐘源策馬奔來:“藥王!” 公孫佳驚訝地問:“你怎么來了?不用去衙門了?” 鐘源道:“還不是因為你?” “我?我的事兒不是已經辦完了嗎?怎么還有人算后賬不成?” 鐘源站在她面前擋住了風,道:“我是來接你的!先去莊子里避風,你行李呢?收拾起來,咱們走,路上我與你細說!” 他話說完,無人敢動,公孫佳彎了彎眼睛:“好?!?/br> 黃喜等人才散開了前面開路。 本來公孫佳還打算再住一晚的,既然鐘源來接,她也就不堅持,登了車,黃喜領著兩隊人護送,張、薛二人在莊子上安排分派的任務。鐘源不再騎馬,而是鉆進了公孫佳的馬車,慢慢對他講了這一天一夜宮里京城發生的事情—— 第10章 偏架 一場鬧完,容家折了面子,府前大街上血流滿地,看得人心里發寒。容太常想罵,不知怎的有點罵不出口來,反正他家孩子十二歲的時候是沒那么鎮定能眼看這樣的兇禍發生,末了還現場念《往生經》的。 “真是天生的……毫無人性?!比萏5土R一聲,最后三個字在舌頭上打著轉,轉得十分含糊。 虧也不能就這么吃了,公孫佳說“公孫家與容家的事”,容太常卻不這么想,派人去給親家樂平侯送信訴苦。 送信的人到了樂平侯府卻沒有見到樂平侯紀炳輝本人,問了才知道紀炳輝才被皇帝召進宮了,且“宮使很是著急”。送信人躊躇了一下,道:“那我等著?!?/br> ~~~~~~~~~~~~ 紀炳輝被召進宮也與今天的事情有關。 說起來不過是兩個互相不對付的人家鬧了點小矛盾,一點口角,也沒傷著人,比起鐘、紀兩家曾經有過的毆斗事件、互相捅刀,又或者朝上的擁躉們互相攻擊之類,就是個毛毛雨。好巧不巧,這回惹到了一個人——鐘祥的母親胡老太妃。 老太妃是青年守寡帶著兒子投奔了同樣寡居的jiejie,兩家就一塊兒過活,共歷風雨。如今她是皇帝存世的唯一的長輩,皇帝對這位姨媽好極了。平常的日子里,皇帝的賞賜三五天就有一場,到年節前后更是日日不斷。 看著皇帝的面子,也是因為小時候生活在一起,太子對這位長輩也好得緊,也是不時有賞賜。連帶的,皇后那兒分配貢品,有老太妃的,妃嬪們得了什么東西,也愛給老太妃送點兒。 今天又是皇帝給姨媽送溫暖的一天。 鐘秀娥這回受的氣,沒打算向老太妃哭訴要求做主,而是跟親娘靖安長公主罵了一回紀家上下都是賤人。不合罵得聲音太大,讓老太妃這兒的人聽到了,老太妃不久之后也就知道了。 老太妃自有她的一套理論:“以前為了家里,這孩子吃了太多的苦頭了,她都守了三回寡了,不能叫人這么作踐了!我要與他們理論去!”步子一急,把腰扭了。 宮使過來遇上這么一件事,自是不敢怠慢,飛奔回去向皇帝匯報。 皇帝聽了,派人把鐘祥、樂平侯喊了來,詢問究竟怎么一回事。兩人在散衙回家的路上被追回,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兒,都是一頭霧水。 鐘祥跳了起來問:“阿娘現在怎么樣了?請了御醫了嗎?” 皇帝道:“還用等你問?我早派了去了,我就問你,怎么回事?” “我不知道??!姓紀的!你怎么搞的?” 紀炳輝比他還不明白,聽說老太妃受傷,也有點不自在,但是嘴上不能輸:“我這一天還沒著家呢,哪里會知道?” 眼看要打起來了。 皇帝道:“都給我克制!你們都是朝廷大臣,家人當街出言不遜,成何體統?不要讓大家都過不好年?!?/br> 正訓著,京兆派人來匯報,容太常家門前被人殺了一地的馬,兇嫌好像是永安縣主。 皇帝扭臉一看,疑兇的外祖父就在面前,問道:“這又是怎么回事?” 鐘祥冤得要死,他一天都在宮里當值,啥事也不知道。老實答道:“我不知道啊?!庇中÷晢栆痪洌骸拔宜幫鯖]傷著氣著吧?” 皇帝先氣笑了:“她能干出這個事來,你還擔心她?” “她打小身子骨就不好啊?!?/br> 說得皇帝納悶了起來,他見過公孫佳的,還不止一次,無論什么時候這孩子都安靜乖巧,不像惹事生非的樣子。 紀炳輝心里咯噔一聲,容府是紀四娘的婆家,兩件事怕是有牽連。 皇帝也知道這親戚間的舊怨,嘆道:“罷了,今天就為你們把這件事剖析分明?!迸扇巳グ涯繐粽哒覀z來復述,朱郡王就屬于目擊者,一同被召入宮的還有被他坑了一把的李侍中。 紀炳輝道:“陛下斷案,不讓兇嫌和苦主說話的嗎?” 鐘祥很不樂意他這樣說自己外孫女,怒道:“對啊,躲在容家的兇嫌不拿來的嗎?!” 皇帝夾在兩個親戚中間,拿出威嚴讓他們:“閉嘴!”命人傳一干鬧了矛盾的人,又催問朱郡王等人怎么還不來。 ~~~~~~~~~~~ 容府門前的事對朱郡王而言只是赴宴路上的小插曲,不值一提。跟李侍中道完別,朱郡王哼著小曲依舊去吃他的酒。請客的是當年的老哥們兒,也是勛貴之一,得爵國公的親家張飛虎。 張飛虎迎他進門,邊走邊聊,張飛虎問道:“我算準你早該到了,怎么來得晚了?是遇到什么狗屁御史了嗎?” 朱郡王輕描淡寫回一句:“在容家那兒看了場小熱鬧,沒什么大事兒。我說,紀炳輝這條老狗還沒死心吶?” “你跟老鐘都是郡王了,他自認出力最大,只得了一個樂平侯,怎么甘心?” “你沒喝就先醉了,少說糊涂話?!?/br> “嘿!我再糊涂也沒那個老東西糊涂!眼看公孫昂死了,他又來跳出來給他兒子爭個出頭的機會?女兒做了太子妃,還不知足?” 聽他越說越誠實,朱郡王低喝一聲:“噤聲!” 張飛虎摸摸鼻子:“走,喝酒!”也不再問朱郡王路上有什么熱鬧好瞧,一個勁兒的催人上酒上rou,起歌舞。 老哥倆才干了一壺酒,外面卻來了個宮使,要宣朱郡王入宮。朱郡王很驚訝:“出什么事了?” 宮使對他也客氣,漏了點消息:“陛下正在生氣,召了太尉與樂平侯對質,請您也去?!辩娤楣倬犹?,份量自是不小。 朱郡王漱個口,手在掌心里呵了兩口氣聞聞味道不重,攀上馬一氣往宮城里去。 到了宮城,才知道不是什么大事,且與今天他看的那場熱鬧有關系。 朱郡王老遠就看到勤政殿那兒燈火明亮,正一正衣冠,大步走了進去。一撩衣擺要行禮,皇帝已擺了擺手:“別鬧那些虛文,正好有件事,你也來聽聽、說說?!?/br> 朱郡王抬頭一看,皇帝在上面坐著,下面鐘祥和樂平侯紀炳輝一左一右,正在對眼兒。朱郡王樂了:“你倆這是拜堂吶?” 皇帝撐不住先笑了,朱郡王大擺大搖往鐘祥下面一站,看得紀炳輝心里不是滋味。他自認自己出力最大,結果最大的果子讓別人摘了,要想品嘗最甘美的果實,他得等到他外孫登基。那時候他還在不在都不一定呢! 再看這君臣三人連成一線,朱郡王身長八尺、腰帶十圍,最壯?;实凵聿谋pB得很好,高挑儒雅。鐘祥居于二者之間,將發福而只發了一半。君臣三人次序井然,紀炳輝有種自己被針對了的錯覺。 前后腳的功夫,李侍中、容太常都到了,見到這個陣仗,容太常心里先怯了。紀四娘與鐘秀娥也來了,皇帝一看這兩個人,活被氣笑了。倆人都穿戴得很樸素,完全不像平時比著誰的穿搭更貴的樣子,都一臉委屈。 一照面,破功。紀四娘本來比鐘秀娥有城府一些,今天太丟人,脾氣也壓不住了。兩人開始瞪眼。 皇帝道:“行了,說說吧,你們都說了什么?” 紀四娘一路打好了草稿,先說公孫佳:“烈侯才過世,他的女兒就跑出來……” 皇帝冷冷地道:“說你自己!” 紀四娘哆嗦了一下,囁嚅著憋了一句:“路上遇到鐘二,問候了一句將來?!?/br> 鐘秀娥氣得一個倒仰,她已經后悔了不該對女兒說重話,現在兩重仇全加到紀四娘的身上,她一點也不怕話難聽:“問什么?你又不要給我當孫子,替姑奶奶cao的什么心?我聽人說,自己想什么就會問別人什么,心管著嘴呢!你這么cao心我要改嫁,是嫌你男人是個廢物王八你自己個兒想換個被窩?擔心我兒女,是想藥死你那一窩不養爹娘的王八羔子再下一窩崽子吶?” 紀四娘陰陽怪氣是可以的,臟話實在沒有這泥腿子出身、過了十年窮日子的貨豐富,氣得只會說:“賤人,賤人……” 殿中都不是傻子,看起來鐘秀娥氣勢盛,然而紀四娘先挑釁且說話刻薄這事是跑不掉的。鐘祥冷冷地哼了一聲。 紀炳輝心思一轉,先對鐘祥說:“她年輕,不懂事,郡王是長輩,還請多擔待?!?/br> 鐘祥別過臉去,不想接話。 皇帝又問朱郡王:“你知道容太常府外發生了什么事嗎?” 朱郡王大大咧咧地一擺手:“要說啊,藥王那個小丫頭,秀娥可沒白生她一回,知道給親娘出頭了。不瞞您說,我這個羨慕喲。哎喲,我養的這些子孫吶,孝順也是有的,就是氣上頭會干蠢事兒。藥王好啊,再生氣,她都沒殺人。畢竟今時不同往日,要克制?!?/br> 艸!紀炳輝和容太常心里狂罵朱郡王祖宗十八代。 皇帝抱起手臂:“我讓你回話!” 朱郡王老實了一點,原原本本地添油加醋道:“我去張飛虎家吃酒,路過宣政坊,聽說前面有事兒,我就想,不能出事啊,就去看了看。一看,容家那一大家子,藥王就一個人,那我得盯著不是?您想,她打小就身子不好,大冷的天,把她一個父喪中的小丫頭逼得出門,得是什么樣的大事兒?必然得是……” 皇帝冷冷地掃了他一眼,朱郡王徹底老實了:“紀家這丫頭說秀娥守了寡,女兒活不長,不如趁早找下家。這不是踢寡婦門、刨絕戶墳么?誰受得了?她是容家的人,藥王就找容家算賬,我看沒毛病?!?/br> 皇帝又問容太常:“容卿,今天下午究竟怎么回事?” 容太常已經從紀四娘那里問出些避重就輕的話,知道公孫佳是借題發揮,可“原題”本身也不是人話。如今各方對質,想來個春秋筆法都沒地方下手,他只有掩面哭泣:“陛下,臣、臣無地自容?!?/br> 皇帝再問李侍中,李侍中一點也不想摻和,原原本本把自己聽到、看到的都講了。 鐘祥來了本事:“藥王才十二歲,還那么小,大家伙兒都是有年紀的人,不得多擔待嗎?”親閨女被人說小話,他鼻子都氣歪了,陰陽怪氣地把樂平侯講過的話,又說了一遍,把“十二歲”、“小”、“擔待”三個詞咬得特別重。 朱郡王與他一唱一和,道:“那是!我看這孩子挺懂事的,出嫁的女兒惹事,她找婆家不打上娘家。心里明白呀!我說紀家侄女兒,你瞧,你一個人、一張嘴,把咱們都拘了來,這大冷的天兒。這么些人、這個天氣、這個時辰湊一塊兒,得是踏平單于王庭的大事??!” 紀炳輝也不是凡人,扭頭就讓女兒賠禮。 皇帝道:“慢,你怎么還沒有個孩子懂事?這是公孫家與容家的事,還有你,”他指著鐘祥,“你也少哼哼,孩子不是說了嗎?也不干你的事。你們兩個,各自回家!讓他們兩家自己說……咦?藥王呢?” 去宣公孫佳的人回來報道:“稟陛下,縣主出城了。府里的人說是,去城外住兩天,順便看看年貨野味,新年走禮要用。今天的事兒,不過一件小波折,處置完了就辦正事去了?!?/br> 皇帝大笑:“聽到了嗎?小波折,處置完了。你們吶,都沒個孩子懂事兒。都回去吧?!?/br> 他用目光一一逼退了大臣們,最后意味深長地對排在最末的容太常說:“初閨媳婦,落地孩兒,要教的,教不會說人話,就別放出來。我看太子妃還不錯,想來紀家的女兒生得還可以,怎么落到你家就這么惹事生非了?容氏詩禮大族,要是生出‘橘生淮南’之譏可就不好了?!?/br> 容太常汗涔涔地叩別,還沒走遠的紀氏父女聽了,又羞又憤,卻不能反駁皇帝,只好把與鐘家結的仇再結深一點。 鐘祥根本沒把這個當回事兒,只關心外孫女兒,低聲就吩咐:“讓阿源明天請假,親自出城去找藥王,盡快把人接回來,務必要保證安全!”又問女兒,為什么讓個孩子這么cao心。 鐘秀娥道:“咱先把她安安穩穩地接回來。我沒打算讓她cao心,誰知道……小時候看著多聽話啊,現在就犟上了?!币尚氖亲约捍碳さ?,又覺得不至于,誰小時候不是被這么罵過來的呢? 鐘祥也弄不明白,一個勁的催著回家,第二天一起床就催長孫出城,還讓鐘源帶上了郡王的護衛。靖安長公主等公主聽了,又各塞了自己的護衛數人,湊了個數十人的隊伍,煙塵滾滾直奔城外。 鐘源一路跑得馬都要累斷氣了,跑了兩處莊子,下午才在第三處找到了公孫佳。 第11章 鐘祥 鐘源講了個大概,最后勸解公孫佳:“姑姑一生坎坷,難免有些脾氣。阿娘常說,沒脾氣的人都被搓磨死了,她能撐到現在已然不易了。并不是心里不疼你,只是有時候脾氣上來也是管不住的。我們為人子女的,只有體諒父母?!?/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