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頁
書迷正在閱讀:豪門替身女配不干了[穿書]、一夜暴富[紅包]、叛軍首領是只貓、給權臣沖喜后、咸魚總裁她被迫營業[穿書]、這豪門替身我不當了、病嬌男主逼我談戀愛[穿書]、權臣嬌寵掌上珠、紀時有繁星、當劍修穿進無限流[無限]
比賽項目有:打獵、打鐵、編手工活計、縫獸皮衣服等日常勞作上,以及,現場比試誰最勇武。畢竟是靠狩獵為生,還要抵御外敵,武力還是得推崇的。 打獵是選誰交到族里的獵物最多,從現在就開始計數,獎品是一把能射到百步外的長弓。弓箭的普及性不高,目前最會做弓的還是步,景平安決定找親媽做一把,還是很有誘惑力的。這樣的話,大家冬天得拼命打獵,能解決族里的食物危機。 打鐵則比誰打出來的刀子更加鋒利、結實。有了比賽,以后鐵匠才會在工藝上多下功夫,不會成天無腦打鐵,質量是好是壞都一樣,一直沒個進步什么的。 做手工活計,則看誰做得最快最好,這個是所有人都能來參加,海選,再一輪輪地比,開春的時候需要用到大量的藤蔓草簍之類的東西,就正好一起編了??p獸皮衣服,這個只能縫小件,也是要大量用到的護膝、護腕等護具。獎獸皮,再給一塊匾。 木頭是最便宜的,找一根直徑四五十厘米的粗樹枝,砍成一米長,刨掉樹皮,從中對半劈開,再把樹芯用石頭稍微磨平一下,她再寫上“第一屆篝火節最優最勇武XXX”,找負責木匠活計的人順著她寫的雕刻好,獲獎者抬回去,擺起來,也是非常闊氣有面子的。 有這些獎勵在,哪怕是帶娃的、懷上娃的,不需要再在春天求偶展現自己,為了獎品和提高自己的地位,也積極地忙活起來,陸續地有探子回來又帶著狩獵隊出去,之后,隔三岔五地便有狩獵隊帶著獵物回來。 有時候多,有時候少,大鳥的窩在礦山懸崖上,巖石上結了冰,特別難爬,大鳥還攻擊狩獵隊,因此,哪怕準備有繩索和臨時打造的登山錘,仍舊有人在大鳥的攻擊下掉落懸崖,折損了幾個。效果還是喜人的,一個窩里,一對大鳥連帶幾只小鳥,哪怕這些鳥窩隔著遠,一次只能掏一個窩,鳥的個頭大,rou多。小鳥在窩里,大鳥護崽,回來跟狩獵隊員拼命,鳥撲過來時,長矛和弓箭一起上,基本上就拿下了。兩個什的人掏一個窩只需要半天時間,收獲挺不錯。 冬天,冷,正是鳥毛最厚的時候,收獲的羽毛蒸一蒸,拿來鋪窩。至于做羽絨服什么的,連布都沒有,完全沒條件,而且這些大鳥的味道重,鳥毛臭。也就是遷來的外族人多,儲備的干草給他們鋪完窩,連生火的草都快沒有了,就湊合著拿去用了。 亞對逮鳥沒興趣。 他帶著狩獵隊,順著結冰的河往下游去,穿過游魚族的領地,抵達下游的瀑布處。那瀑布下面是一片巨大的深潭,有點像小型湖泊,水很深。水流沖刷再加上屬于礦山跟下游平原接壤的地方,地形復雜,山體裂縫、山洞、地下河都多。深潭里棲息有鱷魚,還有鱷魚洞。 以前游魚族經常到潭里狩獵,但扛著獵到的鱷魚攀著巖石往瀑布上爬時,經常遭到大鳥和打埋伏的吼吼族人偷襲,久而久之,游魚族人便不再去瀑布下狩獵。這種水很深,又是鱷魚扎堆的地方,只有游魚族人敢下水去逮鱷魚。亞當亞王的時候,也只是帶著人在河邊逮逮鱷魚。 可現在是冬天,水里溫度低,鱷魚待不住,都找洞或者窩起來冬眠了,逮它們不需要再下水。 有些鱷魚洞極窄,只夠一人趴著爬進去,但冬眠的鱷魚,逮起來太容易了。有些鱷魚窩里只有一條,有些大的洞里面有好幾條,甚至發現過十幾條鱷魚擠在一個洞里。到天氣回暖的時候,亞帶著他所在的狩獵隊逮了一百多條鱷魚。這些鱷魚從一米多長到七八米長不等,其中以四到七米的最多。 有了大鳥和鱷魚rou,赤巖族人倒是沒再餓著。 不知不覺中,便到了冰雪融化的時節。從最開始到處滴滴答答的,到大塊大塊的冰和積雪往下掉,不時聽到轟轟隆隆的聲音響起,干涸很久的溪澗又有了水,嘩啦啦地淌著。 景平安的鞋子穿著有點緊了,大腳趾把鞋尖頂破了。她發現鞋子破了后,去到步的身邊,抬起腳,示意步看看:別天天只顧著養胎長膘,看看我的鞋。 步說:“開春了,可以光腳跑了?!彼凉M臉嫌棄,“別的娃,你這么大的,腳底板結實,厚厚的,石子扎不破,你成天穿著鞋,看看你的腳底板?!?/br> 景平安才不跟野人比誰腳底的繭子厚,說:“我要新鞋?!?/br> 步扭頭,看到安放鞋的木頭,過去,提起一雙沒壞的放在她的腳下。三雙鞋子,非得穿雙破的到她跟前,什么毛病。步才不慣著她。 景平安眥牙,說:“鞋小了。我都快七歲了,七歲的鞋碼,跟六歲的能一樣嗎?” 步撓撓頭,想了想,拿起另外兩雙鞋對著安的腳比量了下,確實,好像有一點小。她只好去翻安屋子里的獸皮,準備再給安做一雙。 景平安順便要到新鞋,又把自己要的款式告訴步,又再確定步明白了自己的意思,這才滿意,美滋滋地出門了。 步站在屋里,看著安出去的身影,悄悄地比量了下安的身高,發現比起去年確實長高了不少。她撓著脖子心想,可不能再讓她天天窩在屋子里養得又白又嫩,得跟著族群出去在森林里奔跑狩獵了。 雪化得很快,森林和赤巖一天一個樣。 到處都是濕噠噠的,是野人習慣的潮濕氣候。融化的雪水,把湖泊、小河都填滿了。樹枝上、草叢中,也發出了嫩芽,到處煥發出新的生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