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世界那么大,就不想去看看
因為楚風知道,要是劉伯溫在旁聽,那他回去之后,可能就活不過今晚。 朱元璋的疑心和殺戮,從來就不講什么情面。 開國功臣之中,只有幾個人,是得到了善終,也算是朱元璋還有一些情義。 當然,歷史上朱元璋為什么大肆殺戮那些個功臣,以至于狡兔死、走狗烹。 一個原因是因為太子朱標死了,皇太子朱允炆鎮不住這些個本來有一些驕傲自大的武將們。 還有一個原因,也是因為他們的確做的超越了朱元璋這個帝王的底線。 最終導致了殺身之禍。 楚風對朱元璋的勸說,就是人盡其用。 這些功臣,只要是讓他們閑不下來,給大明一個更大的目標,給他們一個廣闊的天地。 或許還能夠帶來不一樣的效果,擁有不一樣的結局。 而朱元璋在見到了世界地圖之后,也就聽從了楚風的建議,心中有了另外一番謀劃。 “蒙元還未全完驅趕出大明的疆土之外,百姓們也未曾過上吃飽穿暖的日子?!?/br> “東海之岸,大明的百姓還在遭受著海賊的侵襲,而在大明的西邊,擁有著一個更為廣闊的疆土?!?/br> 朱元璋說完,從衣袖中抽出一張圖紙來。 正是楚風自己打造出來的世界地圖,上面標記的乃是大明時期,西洋的幾個國度。 “來人,上圖架!” 隨著朱元璋一聲令下,身邊的的太監立即動身,去拿來一個圖架。 朱元璋直接把地圖釘在了圖架上。 “看到了嗎?” “大明也不過只有如此一點兒的疆土,仙師有言,中原之地的王朝,擁有疆土最大的王朝,乃是蒙元!” “既然朕驅除蒙賊,恢復漢統,那這個疆土必然也要被大明所繼承!” 朱元璋看著百官,他們一個一個都盯著世界地圖,看著上面的標注。 “但是!” 朱元璋把地圖給換了個方向,繼續自己的演講。 “如今之大明面對的乃是大明的子民之溫飽,是周邊番邦以及盟約余孽的侵襲?!?/br> 大臣們都把目光看向了世界地圖,朱元璋都不好講話了。 其實,就算是他現在講什么,這些個大臣們也都是有一些茫茫然。 三觀被毀,那是肯定的。 他們所出的時代,從小到大的知識都在告訴他們,中原大地乃是這個大陸的中心。 這個世界也就這么大,北地蒙元、西南苗人、東邊無際大海,西邊荒漠高原。 雖然這時候已經有了一些西洋人出現,比如大唐時期記載的大食,又或者是從東南之海登陸的西洋人的傳教士。 還有從大唐到現在都存在的昆侖奴,也證明,這個世界可能比他們想象的大。 但是到底有多大,他們不知道。 既然不知道,那他們自然還是堅信自己所在的地方就是世界的中心。 而在這辰時,朝陽的余暉剛剛灑在大地上的時候。 從仙境出來的朱元璋告訴他們,這個世界很大,大明竟然只是占據了那么小的一片疆土。 而在其他地方,還有這更加肥沃的疆土,也有著更加強大的國度。 一時間,自然是誰都不太能夠接受。 他們迫切想要把這個地圖記住,想要回去研究,有一些還想要去證明。 朱元璋也就只好把地圖暫時擋起來,繼續自己的演講。 從楚風當時所言的洪武之治開始,從基本的民生開始說起,到了最后,便是大明的軍事以及對外的戰略。 這個時候,太陽已經升上了天空。 朱元璋的精力還算是充沛,于他而言,也不過是三更半夜之時。 但是于大臣們而言,他們已經是一夜未眠了。 “爾等可曾明白?” “算了,時間不早了,爾等先回去休息個時辰,明日早朝時,在做討論!” 朱元璋還算是講道理,知道這些百官們,有一些,已經是身體疲乏了。 還有幾位年老的大臣,這個時候,已經搖搖欲墜了。 還是趕緊讓他們回去休息。 “多謝陛下!” 百官們感動不已,本來這青銅門降臨,受到的刺激就已經大了。 后來又是在青銅門外面苦苦守候了一個晚上,等到的卻是毀三觀的知識。 這連番打擊,誰受得了? 等到百官們退走之后。 朱元璋立即下令,讓親衛封鎖了這整個場地。 他要等待仙門的下一次降臨。 走到御書房,朱元璋并未休息,而是奮筆疾書。 把在仙境之中的事情完完全全地記錄下來,其中還要對于始皇帝、唐皇李世民等人的分析。 在朱元璋看來,這些皇帝在仙境之中的時候,都是非常守規矩,說話也都是小心翼翼。 似乎是擔心得罪了仙師。 他初次進入仙境,也是一樣,除了多謝先生,也就是多謝先生。 不敢有太多言語。 記錄下了這些之后,朱元璋想起來懷中的圖紙。 便連忙拿了出來。 這些圖紙,都是事關重大,也是關乎于大明以后能不能更加強大的利國利民之利器。 這第一個,就是水泥的制作方法。 朱元璋可是聽說了,水泥如此的堅固,這要是在北地修建長城,必然是可以事半功倍。 水泥的用處太多了,修建水渠和水庫,用這個水泥,修建都城的城墻,用這個水泥。 如果可以,大明也能夠用這個水泥來修建直道,到時候去往其他的都城,也會更加的方便快速。 第二封,則是琉璃圖紙。 根據那不孝后輩崇禎的說法,這琉璃可以制造的比之玉石還要好,各種形狀都可以打造出來。 到時候,可以賣一個好價錢。 特別是北地的那些異族,他們有著自己的圖騰,為了得到這個琉璃圖騰,他們可以花費很大的價錢來購買。 朱元璋現在并不是很缺錢。 因為大明已經禁制用金銀來當做貨幣,而是大明寶鈔。 仙師也有言,大明的寶鈔還是可以的,但是也可以把金銀當做是一種儲備,更高級的貨幣。 也不能完全就去禁制金銀作為交易,畢竟再怎么禁制,也有人會私下里用金銀做交易,而不是直接放開這個禁令。 這琉璃工廠還是要建起來的,能夠有錢賺,朱元璋自然不會舍棄。 第三封,就是鹽田的制作圖紙。 仙師有言,作為一個王朝,一個國家,祂必須要控制住百姓的衣食住行。 這樣才能夠更加強大。 因為也只有這樣,百姓們才可以吃飽穿暖。 一旦有了地方上的糧商和鹽商,到時候也就是他們來控制百姓的糧食。 他們想要賺錢,那就哄抬糧價,百姓們買不起,自然也就沒得吃。 所以大明趁著立國之初,就開始著手建立糧農司,把地方上的糧食都慢慢地收購,存在自己的手中。 等到達到了一定量之后,就讓糧農司在地方上建立糧鋪,以官方的價格賣出去。 如此一來,也就不會出現陳糧。 百姓們也可以買到糧食過日子,從而不會餓著肚子,然后鬧事。 關鍵是,這樣做可以避免那些糧商的出現,從而富裕了皇帝。 這件事情,是朱元璋最為關心的事情。 這鹽田之事,和糧農司乃是國之根本,不能馬虎。 管理鹽田之人,必須是他最為信任的人。 不然,有人一旦從中貪墨,他連調查都不好調查,更有可能失去對鹽田的控制。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以工代賑的國策。 如今大明剛剛打敗了敵人,恢復了中原漢統的地位,但是民生因為戰爭而變得不堪。 各地都有著不少的流民,不少的村落也因為戰爭而遭到了毀滅。 還有一些都城,因為戰火的原因,變成了一個廢墟。 他要把在鳳陽建立皇宮的那些工匠們,都撤回來,前往各地,帶著各地百姓展開以工代賑的工程。 這樣一來,他也就不用白白下發賑災之糧,養活這些流民。 還可以修復都城,從而恢復國之根本。 想完了這些。 朱元璋才感覺到自己困意如潮,雙眼的眼皮已經開始打架了。 “不愧是仙師,所思所想,具是非常的全面?!?/br> 朱元璋感嘆了一聲。 便直接去了寢宮休息。 …… 大明崇禎年。 因為韃奴的入侵,北地戰火已經到了白熱化的地步。 韃奴的鐵騎還是非常強大的,已經斷了好幾次大明大軍的糧草。 以至于大明的守軍現在已經開始有一些人心惶惶,軍心不穩了。 滿桂看著外面嚴陣以待的韃子鐵騎,身上的鎧甲下面,綁著紗布。 他受傷了。 不過,這并不能讓他就此退卻。 “如何?” 滿桂的副將走了過來。 “總督,埋伏已經設下,就等著那伙兒韃子伏兵了?!?/br> 滿桂點點頭,說道:“讓弟兄們把招子放亮點兒,那伙韃子的伏兵不簡單?!?/br> “總督放心,末將親自去盯著,必定會把這伙韃子伏兵給滅在四道溝!” 滿桂這邊,因為韃子的伏兵斷了他們兩次糧,讓滿桂察覺到了事情的嚴重性。 所以就派遣了一隊人馬,用運糧隊來吸引他們,從而埋伏于其中,滅掉這一支韃子的伏兵。 他不知道韃子是如何繞到了他們的后方,還燒了他們的糧草。 但是既然出現了這樣的事情,就不能讓這伙韃子伏兵繼續在他們的后方肆意妄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