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何家底細
“成藥!” 楊嬸子突然接口截下話頭兒,應道。 “帶著孩子出門,就怕頭疼腦熱的,我們車里都帶著成藥呢。 治風寒的,拉肚子的,還有簡單傷藥。 大伙兒萬一哪里不舒坦,不要客氣,盡管來討要啊。 出門在外,都是一家人,互相幫襯著,也順利到京都?!?/br> “好,多謝楊嬸子?!?/br> 那人也不在意,應了一句,話頭兒就錯過去了。 趙二好似也沒想糾纏,轉而說起縣城里一個小寡婦殺了婆婆同jian夫逃跑的事。 男人們哪有不喜歡這樣桃色八卦的,壓低了聲音,不時笑幾聲。 女人們就權當聽不見了,守著灶臺和馬車,做好本分就行了。 冬日天色黑的快,晚上簡單吃了一碗熱湯面,眾人就都歇息了。 養精蓄銳,等待明早出發。 云嬤嬤許是歲數大了,睡覺少,主動上了白芊芊的馬車。 曦哥兒正躺在被子上,踢騰小腿兒,手里拿著一個藤球玩耍。 蘭蘭小孩子氣,不時作勢要搶,惹得胖小子笑個不停。 白芊芊讓了云嬤嬤坐下,細心的放了一個抱枕給她墊著腰。 “嬤嬤晚飯吃的不多,再吃兩塊點心吧。 我這里有牛舌糕,綿軟好克化?!?/br> 云嬤嬤趕緊擺手,低聲說道。 “夫人,老奴過來是想跟夫人說一件事?!?/br> 白芊芊有些奇怪,但還是說道。 “嬤嬤可是有什么為難之事,或者覺得哪里不方便?” “沒有,老奴能在這般年紀,投到夫人門下,得夫人照顧。 大伙兒也待老奴很是敬重,老奴真是把前世今生的好運都用掉了。 老奴很知足,自然也是盼著夫人和小少爺事事都好。 這般,也老來有靠?!?/br> 云嬤嬤這話說的很是誠懇,顯見是真心覺得這一步走對了。 她越發往前湊了湊,說道。 “夫人,老奴是想勸您,盡量交好何家老夫人?!?/br> 白芊芊眼神一閃,應道。 “嬤嬤可是看出何家家世不簡單?但出門在外,無親無故,我也不好做的太明顯。 如今一起搭伙,幫忙照料一下康哥兒,已經差不多了?!?/br> 云嬤嬤卻是搖頭,“夫人,您在京都無親無故,只有一個楚家,算是交好。 但楚家在京都說了算的,是楚二老爺,為官之人,講究的是利弊取舍。 一旦你有了危險,楚二老爺許是會幫忙,但不會盡全力。 畢竟你只是生意上的一個合伙人,而且還是他侄兒侄女的朋友。 對楚家能帶來的利益有限,反倒因為你的身世,麻煩更多一些。 再者說,你是女子,以后在京都接觸的都會是后宅女子。 這就需要楚二夫人幫忙,但楚二夫人是世家貴女出身,講究的是身份門第,怕是不會把你放在眼里。 楚家大夫人雖然也固執驕傲了一些,但心地卻是善良,而且對孩子疼愛有加。 你對楚小姐好,大夫人就愿意多關照你。 二夫人這里卻行不通,她不會愿意女兒同商賈多走動?!?/br> 白芊芊點頭,這話不好聽,卻很有道理。 這幾日閑著無事,她也一直在想。 到了京都之后,怕是要重新開始,重新搭建人脈。 楚二夫人怕是靠不上,不攔著楚雨菲同她走動,恐怕已經是極限了。 “那嬤嬤建議我同何家走動,是因為何家在京都有些勢力?” 云嬤嬤搖頭,又點頭,看得白芊芊迷惑。 她才笑了起來。 原來,不是何家在京都有勢力,是何老夫人的娘家很龐大,在京都很不錯。 先前,云嬤嬤就覺得何家這一行人奇怪,哪有老人帶著孩子和奴仆獨自出行的。 而且還是沒什么準備的情形下,怎么看都有幾分倉皇不安。 云嬤嬤仔細想了很久,才算想起一點兒線索。 這兩日,她同何老夫人沒少閑話兒,何老夫人雖然有幾分保留,但不是城府深沉之人,讓她也套出不少消息。 何老夫人娘家姓鄭,何老夫人的父親曾官拜翰林院大學士,娶的是先皇最小的meimei,也就是明月公主。 兩人恩愛,沒有納妾,生五女。 十年前,鄭大學士過世,只留了明月公主安養晚年。 鄭家大小姐當年嫁的是大學士的關門弟子,如今在翰林院為官,以后也是要進內閣的。 生了三子,在婆家地位穩固。 鄭家二小姐,被先皇指給了當今皇上為妃子,可惜福薄,進宮三年就過世了。 鄭家三小姐嫁的是個書香門第,姓陳。 她也是命不好,同陳家定的是娃娃親,無奈陳家大公子自小身體就不好,成親后幾年就過世了,也沒留下子嗣。 三小姐才學過人,品行端方,愿意為亡夫守節。 陳家的學院,特意開了一個女學院,請三小姐做了山長。 女學里教授的都是名門閨秀,琴棋書畫,女子四德。 三小姐經營了二十年,很得京都上下推崇。 她在陳家也是地位超然,不當家,卻人人都不敢怠慢。 鄭家四小姐嫁的最好,是武威侯劉家的二公子。 她也好生養,一口生了三個兒子一個女兒。 劉家大公子子嗣艱難,只有一女,說不得二房的這些子女就尤其受寵。 而何老夫人就是鄭家最小的女兒,也是被全家嬌養長大的一個。 父母和jiejie們知道她性子軟,特意選了一個無心仕途的舉人。 也就是當年的何老爺,祖籍白鷺洲沙嶺縣,家業豐厚,無父無母。 這般何老夫人進門,不必擔心公婆姑嫂之類刁難,又有娘家照拂,自然保得她高枕無憂。 何老夫人進門也順利生了一子,結果何老爺卻外出賞花遇雨,被掉落的山石砸死了,守寡多年。 幸好兒子還算出息,考中進士,進京做官。 何老夫人求娶了四jiejie唯一的女兒,給兒子做正妻。 按理說,這也算親上加親,鄭家和侯府都愿意繼續護著何家。 結果,侯府這小姐卻沒有延續母親的好‘孕’,進門三年沒有好消息。 找遍了大夫診治,最后下了定論,不易受孕。 于是,何老夫人征求過jiejie和兒子的意見,給兒子納了一個二房,姓柳。 柳姨娘進門不久就有孕,生了一個閨女,隔年懷孕,又生了一個閨女… 何老爺同發妻感情也不錯,不想再納妾,就這么拖了下來。 去年春日,何老太爺的忌日,何老夫人帶了兒媳回來祭拜。 不想,到了老家,兒媳就發現懷孕了。 三十五歲高齡,不敢折騰回京都,就一直在老家養胎生產。 結果一舉得男,何家都樂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