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豎個標桿兒
他講的不是旁人,正是前朝有名的大將軍宇文沖。 說起宇文沖,就是如今新朝已經二十年,依舊被很多人記得清清楚楚。 原因很簡單,這個人是英雄,讓天下人,甚至敵人都佩服的英雄。 他生于前朝天弘,窮苦山民出身,自幼進城賣身為奴,陪著主子讀書習武,結果天賦異稟,比主子出色百倍。 后來被主家推薦,當了兵,戍守邊疆,東北殺過胡虜,西南殺過馬賊,手里一根長槍,所占披靡。 硬是從一個小兵,熬到了將軍的位置。 回京述職之時,甚至順手還救了一次被刺客埋伏的皇帝。 皇帝賞識,帶在身邊做了御林軍的統領,后來朝堂動蕩,天下不穩,戰亂起來之后。 他就做了整個京都的九門提督,負責護衛整個京都的安危。 陸續有州府戰死或者投降,天弘慢慢被新帝攻占,只剩了京都一地被圍困。 皇宮里,老皇帝病重,抻著最后一口氣,不甘心,不肯咽下。 宇文沖就帶了三千兵卒,硬是守了京都三十八天。 大戰小戰無數,全身無一處沒有傷痕。 老皇帝終于油燈枯盡,沒有在生前受一點兒屈辱,沒有親眼見到皇宮被攻破。 閉眼之前,他只說了一句,“天下最忠誠不過宇文沖!” 要知道那個時候,大勢已去,人人為了榮華富貴,為了活命,都已經同新皇效忠,調轉槍口對準了京都。 只有宇文沖為了老皇帝的知遇之恩,忠心守護一側,不肯后退半步。 彼時負責攻打京都的大將,叫囂著要屠城,被宇文沖一箭射瞎了一只眼睛。 所有人佩服他的勇氣和忠誠,也羞愧于自己的怕死膽怯。 宇文沖坐在城門之上,高聲呼喊。 只有新皇趕到,承諾善待京都百姓,善待老皇帝一家的尸身,他才肯開放城門。 否則,他必定死戰到底! 攻城將領暴跳如雷,數次強攻都沒成功,反倒損傷無數。 京都里,能逃走的權貴,幾乎都逃走了。 只留下普通百姓,無處可去。 知道宇文沖大將軍在誓死護衛他們,護衛老皇帝最后的體面和尊嚴。 所有百姓自發送水送飯,上城頭搬巨石,幫助兵將們,生死一處。 最后硬生生等到如今的新皇趕到,在天下人面前親口承諾。 也逼迫著攻城將領承諾,不遷怒,不傷害任何一個京都百姓。 城門打開的一瞬,宇文沖倒轉自己的長槍,透心而出。 以死盡忠! 崔先生長長嘆氣,最后說道。 “老夫有幸,當年也見到過宇文大將軍的英姿。 真是英武之人,站如山岳,行走如風。 只因前朝皇帝的知遇之恩,給與他信任,交托京都的安危。 他就當真用自己的性命,保了皇家體面,保住了京都百姓不受戰火殺戮。 如此忠心一片,日月可鑒。 縱觀上下千年,不敢說后無來者,但往前數多少年,也僅此一人而已。 再看如今,南邊各州府,一點兒小災荒就鬧動亂。 再看如今朝堂,人人都為自己謀利,哪個還會舍命為皇上盡忠。 哎,世風日下??!” 茶客們都是半晌沒有說話,一半是因為對宇文沖大將軍的緬懷和贊嘆。 一半也是因為崔先生今日小爆發,居然不怕忌諱,說起前朝之事,甚至還涉及了如今的朝堂。 “咳咳,崔先生年歲大了,親眼見過,自然也是記得清楚。 我那時候十歲,倒是不知道什么?!?/br> 一個茶客精明膽小,笑著含糊一句。 其余人也是紛紛嚷道,“小二兒,給崔先生送壺茶水,再來盤點心,算我的!” “崔先生可知道城南那個小寡婦殺公公之事,給大伙兒講講,聽個熱鬧啊?!?/br> “是啊,前朝之事畢竟太久遠了,還是說說新鮮事吧?!?/br> 好在崔先生也沒執拗,喝了一口茶水,從善如流說起城南的小寡婦… 茶館角落,幾個重臣的重臣的神色都有幾分復雜。 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他們都是皇帝登基之后,一點點爬上來的。 但天下這東西,歷來是士大夫同天子共同治理。 他們算是新臣,但他們的家族卻各個都是從前朝過來的啊。 宇文沖的大名,甚至他們家族在京都的產業,可都是宇文沖保下的。 而且,宇文沖的忠心,不論敵友,誰提起,心里都要贊嘆幾聲。 只是不知道皇帝是什么想法,那畢竟是前朝的將領… 幸好,皇帝度量不錯,不至于容不下一個死人。 更何況,方才那說書先生是以忠誠倆字開講。 他如今最頭疼的就是“強敵環繞”,無人忠心,他也不信任任何人的忠心。 這般,再聽聽宇文沖之事,就越發覺得珍貴了。 “宇文沖如此忠誠之人,實在難得。 我們新朝倒是沒再有過!” 一個重臣趕緊說道,“皇上,如今天元國泰民安,多年沒有戰事,倒也沒有機會給武將們證明忠誠勇武。 說起來,也是皇上英明之功?!?/br> “是啊,皇上,馬上南邊就要開始平亂了。 皇上定然能看到將士們忠心,舍命奮勇!” 皇帝笑著點頭,嘆氣道。 “當年,宇文沖傷重,卻腰背筆直,手握長槍站在城頭,朕如今還記得幾分。 實在可惜了?!?/br> 老太監最擅長揣摩皇帝心意,趕緊應道。 “雖然宇文沖是前朝將領,但其忠誠可嘉。 皇上不如追封一下,天下人必定習學效仿?!?/br> 皇帝果然正是這般考慮,問道。 “可知道,宇文沖有沒有后人留下?” 老太監搖頭,應道。 “皇上放心,老奴打聽一下,在同您稟告?!?/br> 這事,至此就算過去了。 眾人又坐了一會兒,聽崔先生說起城南小寡婦如何美艷,公公如何扒灰。 雖然人人心里也都幾分隱秘的好奇,但到底礙于身份,不好多聽。 于是,又出去轉悠一會兒,皇帝就回了皇宮。 按理說應該吃頓飯再回去,但皇帝也是心慈,不想眾人太麻煩。 畢竟方才的涼茶,都是從宮里提出來的,根本沒用茶館的。 若是吃飯,怕是更麻煩。 索性不如回宮去吃了… 而老太監也是能力非凡,當日下午就同皇帝回稟。 “宇文沖發妻早死,當年只有一幼女留下,流落民間。 老奴只查到一點兒,好似這幼女如今長大成人,已經成親,嫁了一個退伍兵卒。 平日做些吃食小生意,很是勤懇本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