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母親的偉大
老人身上都有一股暮氣,若是孩子不愿意親近,就是大限要到了。 反之,孩子親近,證明還長壽著呢。 所以,也怪不得這老頭兒如此歡喜了。 他摘了腰上的玉佩就塞給了曦哥兒,而曦哥兒也沒客氣,直接送到了嘴里啃上了。 白芊芊自然不能要,趕緊推辭,可惜人家老頭兒給孩子的。 她最后也只能接了。 其余老人家,有一個算一個,都給了見面禮,金戒指,玉佩之類。 白芊芊心里過意不去,囑咐老掌柜下樓拿了五塊牌子。 “幾位先生,這是我們四季樓的牌子,總共就有十塊。 原本是要過幾日再送出去的,今日恰逢其會。 我就借花獻佛了! 以后先生們若是閑暇,拿這這牌子來四季樓。 無論是新奇菜色,還是像春茶宴這般,都可以額外預定?!?/br> 老先生們都是聽得笑起來,對這個回禮很是滿意。 他們能同周大夫走到一起,多少都是因為口腹之欲。 如今有了一塊隨時可以點菜,不受約束的牌子,真是不錯。 于是,眾人都收了下來。 白芊芊也適時抱了曦哥兒退了下去,留下老先生們喝茶吃點心。 茶水倒罷了,他們家家都有好茶。 但這點心卻又讓他們多了一份驚喜。 “這點心是怎么做的,真是綿軟,怪不得叫金云糕。 色澤金黃,云朵一樣綿軟?!?/br> “是啊,也是合咱們的胃口,這白東家是個細心的?!?/br> “你們不知道嗎,那個新奇的甜蜜蜜點心鋪子,據說也是這東家的生意?!?/br> “那不是楚家的嗎,楚家老太爺可是同我們顯擺過!” “這四季樓和甜蜜蜜都是楚家和白東家合伙開的?!?/br> “這么說,這個白東家真是個奇女子了。 帶著孩子,還把生意做到這么有聲有色?!?/br> “是啊,就是不知道她家丈夫是什么樣的人物,能娶到這么好的女子?!?/br> “這倒是不知道…” 老先生們難得八卦幾句,也就改了話頭兒。 待得他們離開時候,老掌柜又拿了幾盒子點心。 “我們東家說,難得先生們喜愛這點心,送先生們一盒,拿回去給家里人也嘗個新鮮?!?/br> 老先生們方才確實有些沒吃夠,一盤子點心八塊,六個人,一人也就一塊而已。 這會兒,一人得了一盒子,自然是眉開眼笑了。 有時候,哄老人也簡單,同哄孩子一般就行了。 招待好周老大夫一行,白芊芊靜了心,正好午飯飯口過去,她就喊了陳三妹到跟前說話。 “陳嫂子,前幾日曦哥兒發熱,你也應該也知道了。 周老大夫給開了藥方,我要在這里耽擱半年。 年后才能去京都那邊。 但我實在放心不下京都的生意,點心鋪子有糖糖和小梅,不用擔心。 只有四季樓,暫時沒有咱們自己人坐鎮。 后廚用的人手是楚家簽了死契的廚子,菜譜是咱們家里的。 有些好菜譜,我不想輕易讓外人學會。 所以,我打算把你送去做大廚,配合前邊的小榮掌柜。 我以后陸續會琢磨一些新菜譜,很多是針對京都那邊的口味。 但不知道,你愿不愿意過去。 若是你不愿意,我要調整一下,從家里那邊再調人手?!?/br> 陳三妹仔細聽著,心里有幾分感動和溫暖。 倒不是因為別的,放在旁人家里,她這樣的奴仆加弟子,是完全沒有發言權的。 主子師傅命令去哪里就要去哪里,根本不會征求她的意見。 但師傅卻這般揉勻掰碎了,細細說給她聽。 還允許她拒絕,實在是尊重她呢。 “師傅,我原本就是一個人見人嫌棄的寡婦,差點兒投河死了。 后來運氣好到了咱們家,成了師傅的弟子,學了本事。 我早就發誓,我一輩子都跟著師傅。 師傅去哪里,我就去哪里。 如今師傅安排我去京都打前站,我就去。 師傅放心,我一定好好同小榮掌柜打理四季樓,妥妥當當,等著師傅過去?!?/br> “好,”白芊芊點頭,應道。 “你去了京都,這里就有我親自照管。 你把弟子秋菊和百合留下,給我做個下手。 我再把紅霞調來,就差不多了。 年后,我要去京都,秋菊和百合也出徒了,再有紅霞,也能撐得起來?!?/br> 陳三妹替兩個徒弟高興,“秋菊和百合也是苦命的,但勤快能干,也算聰明。 師傅多帶帶她們,我晚上也同他們好好說說?!?/br> “好,我還要琢磨一些菜譜,把你教會了,再去京都。 所以,你有空閑準備一下行李,七八日后再出發?!?/br> “好,師傅?!?/br> 陳三妹這里定下來,白芊芊暫時就沒什么忙碌的了。 其余安排都要等家里那邊的人手,她就一心照顧曦哥兒,吃藥挑理身體。 趁著曦哥兒睡覺或者玩耍不纏人的時候,她就絞盡腦汁兒,把前世學到的那些菜譜,同這個時空結合一下。 點心,湯水,主食,涼盤,能想起什么就寫什么。 人家都說生個孩子傻三年,她原本也不以為然。 如今卻無奈發現,這話一點兒不假。 這種傻不是生理性的腦力退化,而是人的精力有限。 大半分給了孩子的吃喝拉撒,自然放到工作上的就少了,免不得腦力不繼,丟三落四。 所以,好似表現的就是“傻”了。 母親的偉大,就在于有了孩子之后,所有的世界就都圍繞著孩子存在了… 日子流水一般,不經意間就溜走了很多。 徐州府這邊,童生考試定在了八月初。 白家學堂里,孩子們坐在桌子后,搖頭晃腦背誦著勸學。 隔壁房間里,牛先生在給團子和栓子開小灶兒。 主要就是教授他們一些考試時候要注意的地方。 其實,有楊師爺撐腰,有府尹一家關照。 團子和栓子只要不是太差,一個小小的童生而已,肯定會考過。 但牛先生卻不想兩個孩子有這種依賴心,科考之路艱難而漫長。 以后越走越遠,總要憑借這兩個孩子,自己的努力啊。 團子和栓子如今已經長成了少年,挺拔俊秀,文文靜靜。 走出去,比城里那些富家少爺也差不到哪里去。 甚至還多了幾分沉穩和懂事。 午飯時候到了,學堂放了學。 兩人一邊著話,一邊回了白家院子。 栓子進了灶間同娘打招呼,幫忙燒個火。 團子則直接回了正房,劉桂芳正在疊衣衫,見兒子進來就指了指炕梢酣睡的rou包兒。 團子上前小聲問道,“弟弟,怎么睡得這么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