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互相交換
白芊芊真是看的好氣又好笑,先前給她們吃的寬心丸都白費了。 “你們這是做什么?不會是把我方才的話當真了吧? 那都是騙他們的,讓他們以為你們在這里受苦,以后也就不惦記著琢磨你們了。 否則,若是他們知道你們手里有銀子,每月有工錢,日子過得好。 他們怕是隔三差五就要來鬧,到時候可不是嚇唬一下就能解決的。 所以,那五兩銀子就是買我們家里清靜,也買你們清靜的。 至于賣身銀子,你們依舊是二十兩,孩子十兩。 這樣,你們落下大半,沒有便宜那些畜生!” 婦人們還是有些呆愣,好似不能相信,畢竟這么一個時辰的功夫,實在太多變化了。 倒是吳二嫂歡喜壞了,拍手嚷著。 “太好了,太好了,我就說東家不是狠心人! 原來是為姐妹們留了后手,真是太好了!” 幾個婦人這才醒過神來,明白了白芊芊的一片苦心。 她們沒有掉進狼窩,她們當真尋到了好主家。 還沒進門就為了她們費心謀劃,為她們搶回孩子,為她們留下大半賣身銀子! “多謝主子,嗚嗚,多謝主子!” “嗚嗚,我們有好日子了!” 婦人不??念^,比之方才哭得還要厲害。 是絕處逢生,是柳暗花明,是死地求生! 長久的委屈和絕望,這一刻好似都沒了,只有被庇護的安心和感激。 白芊芊和吳二嫂趕緊上前挨個扶了她們,勸道。 “好了,別哭了,事情已經過去了,以后都是好日子了?!?/br> “是啊,斷親書和賣身契都簽了,你們婆家再也不能對你們怎樣了! 不用怕被賣給瘸子瞎子,也不用怕賣去做妾,更不用挨打挨罵。 只要你們好好干活兒,忠心可靠,主子是不會虧待你們的?!?/br> 童家老兩口也是紅著上前,說道。 “都是可憐孩子啊,以后就好了。 你們可是碰到好主家了,白師傅心善有厚道。 你們還沒等到呢,她就張羅買這個院子了。 先前把苦吃完了,以后你們就都是甜了?!?/br> 婦人們把所有的心酸都哭完了,狠狠抹了眼淚,再次跪倒磕頭,就算進了白家們,以后就是白家的奴才了。 童家老兩口的東西都拾掇好了,這會兒也雇了馬車把他們送去約好的商隊。 帶著她們不多的行李,偷偷藏好的銀票,就奔向兒子孫子身邊了。 白芊芊不放心她們,親自送了過去,再回來時候,婦人們已經把院子徹底拾掇好了,也分好了住處。 吳二嫂正式為白芊芊介紹這些未來的弟子,其中王金娥,白芊芊是認識的,她帶了個女兒叫青青。 方才也是她出頭說話配合,是個聰明人。 第二個叫劉盼娣,許是被欺負時日久了,不太敢抬頭正眼看人,老實膽小的模樣,但據吳二嫂說,她很是勤快,肯吃苦干活兒。 第三個叫李紅霞,兒子還被扣在婆家。原本也是個軟性子,但為了兒子,關鍵時候還算烈性。 第四個叫陳二妹,身形比旁的婦人都要高,看著面相是個嚴肅的,不知道真正性情如何。 第五個叫王貴芬,也帶了個女兒過來,女兒叫小貓兒,瘦瘦小小,倒是真同小貓一樣兒。 王貴芬望著女兒的眼神很溫柔,應該是個性子脾氣溫和的。 白芊芊不過也是簡單了解一下,以后還要天長日久的相處,才能當真熟悉,給與信任。 正巧說完這些,也是晚飯時候了。 灶間里食材都買了,白芊芊就道。 “你們以后是要同我一起上灶的,想必你們平時在家也沒少做飯。 不如,一人做道菜,讓我試試你們的手藝。 要你們最拿手的,哪怕拌野菜,燉豆腐都成,一定要你們自覺最滿意的?!?/br> “是,東家?!?/br> 白芊芊不愿意人家叫她主子,一致改了稱呼叫東家。 在她心里,人生而平等,只不過因為后天很多因素,才分了三六九等。 沒有誰有資格做別人的主子,決定旁人的生死。 不過都是互相交換,互相幫助的一個關系。 她給工錢,給庇護,她們給她忠誠和心力。 前邊的點心鋪子正在收尾,白芊芊溜達過去喊了小梅和糖糖。 她們是她最先收的弟子,這會兒過來認識一下王金娥等人,品嘗一下她們的手藝,也有這個資格。 童家老兩口搬走了,白芊芊順帶也給團子和栓子換了屋子。 三間正房,她住了東屋,西屋就給了團子和栓子。 東廂房三間,靠北的一間給帶了小閨女的王金娥和王貴芬兒,兩個小丫頭也有個玩伴兒。 靠南的一間給了劉盼娣和陳三妹。 西廂房靠北的一間給了李紅霞,等她的兒子小石頭接來,娘倆兒住一起。 靠南的一間就是吳二哥兒兩口子的住處了。 至于兩間倒座房兒,過幾人尋人搭上通長的大炕。 一間最好能睡個七八個人,這樣上灶的隊伍偶爾來不及出城,就過來落個腳兒也方便。 這般安頓好,團子和栓子也放學回來了。 昨晚,他們同眾人就見過了,這會兒也不覺得陌生。 特別是兩個小丫頭,青青和小貓兒,已經是他們的玩伴兒了。 四個孩子結伴兒去前邊鋪子討點心,拎著干凈的小籃子,惹得吳二嫂笑道。 “正好今日做了油螺,給小少爺留了一盤子?!?/br> 李紅霞心里惦記兒子在路上,忍不住羨慕,插了一句。 “主家這兩位小少爺看著就是聰明的,讀書一定很好?!?/br> 吳二嫂手里忙著,隨口給她糾正。 “團子少爺是東家的親弟弟,家里夫人的肚子里還懷著一個。 但栓子可不是主子,栓子的娘和jiejie在夫人身邊伺候,栓子的奶奶在面點作坊做管事呢。 她們一家原來同咱們老家住的八九十里路,周家兄弟也是邊疆戰死了。 咱們東家缺人手,就把她們找了過來。 東家心善,見栓子聰明本分,正好團子少爺要開蒙讀書,東家就求了學堂先生,把栓子一起送去讀書。 栓子不是奴籍,東家不愿耽擱他的前程呢?!?/br> 眾人都是聽得羨慕,也是歡喜。 畢竟她們以后都要在這么仁義厚道的東家手下活命了,絕對不用擔心被苛待。 特別是李紅霞,簡直紅了眼睛,她也只有一個兒子。 若是她努力干活兒,是不是過幾年兒子大了,東家也能賞兒子一個讀書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