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收徒
榮嬸子也是替閨女高興,回家之后,她同家里商量一下。 第二日,榮里正親自上門,提議小梅花磕頭敬茶,正式拜白芊芊做師傅。 所謂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師傅可不是白叫的,一旦磕頭之后,小梅不但要給白家做工三年,沒有工錢。 而且沒有白芊芊的準許,不能把任何手藝教給外人,甚至是丈夫都不成。 最重要的是,不能做出任何背叛白家之事,否則但凡手藝匠人,都將唾棄她。 包括榮家和小梅以后的夫家,不會有任何匠人為他們建房子,打制農具,甚至買菜刀都進不去鐵匠鋪子。 匠人地位低下,很多時候被權貴欺辱低看。 但匠人也有匠人的堅持和規矩,背叛師傅就是最不能容忍的,沒有之一。 白芊芊喜歡小梅聰明勤快,嘴巴也伶俐,但收徒是大事。 她望向白老大,想看看老爹什么意思。 白老大也是感慨,他做了這么多年的廚子,都沒人跪倒眼前求教。 閨女才折騰幾月,就收了里正的孫女… 好在,他早早就交出了當家大權,就是對閨女本事的認可。 這會兒,他就說道。 “芊芊,這是你第一個徒弟,你認可就收吧。 家里是你在做主,不必征求我和你娘的意見?!?/br> 白芊芊折騰面點作坊,無非是為了給爹娘找個活計。 爹娘是勤快本分的人,即便家財萬貫,他們也清閑不下來。 更何況面點作坊,開起來之后,村人也跟著受益。 為了這點兒利益,也會自覺維護她們一家,不受老宅的委屈。 因為老宅覬覦她們一家的面點方子,就是在覬覦全村的財路。 而小梅就是白家同村里的紐帶。 “好,那我就收下小梅做徒弟。 按照規矩,做徒弟是沒有工錢的。但我們家里,一年四季都會給小梅發布料做衣衫。 一日兩頓飯在我們家里吃,年節紅封看情況賞。 不知道大爺爺,覺得怎么樣?” “好,好,她做徒弟的,給師傅干活兒是應該的。 還給衣衫,供飯食,已經是掉進??觾毫??!?/br> 榮里正滿臉是笑的應了下來,榮嬸子夫妻也是連連點頭。 小梅極有眼色,趕緊跪倒磕頭,雙手奉上茶碗。 白芊芊端坐,接過茶碗,沉聲說道。 “小梅,我不過是會些普通手藝。你今日拜師,既然要學,我就收了你。 但我們白家面點,也有規矩,不可觸犯。 一,不經過我準許,不能泄露任何技藝。 二,不允許糟蹋一粒糧食,克勤克儉。 三,對待食物要虔誠,不準故意臟污,故意怠慢。 四,同門間守望相助,不可嫉妒傾軋。 四條規矩,觸犯一條,就要被驅逐師門,絕無轉圜余地。 若你自信能夠做到,我今日就喝了你這杯拜師茶?!?/br> “能,師傅,我能做到。一定謹遵師傅教誨,絕不犯錯?!?/br> 小梅恭敬磕了三個頭,恭敬之極。 “好?!?/br> 白芊芊不再多說,抬手喝了一口茶。 簡單又鄭重的拜師禮就算完成了。 眾人紛紛笑著祝賀,榮嬸子更是拉了劉玉芳的手,一再的囑咐。 “大嫂子,以后有什么活計,就喊小梅去做,千萬不要客氣?!?/br> “那怎么成,都是家里嬌寵的姑娘呢?!眲⒂穹寂呐乃氖?,讓她安心。 “你就放心吧,小梅的吃喝穿戴,我們家里絕對不虧欠。 她本就是個勤快的孩子,不用咱們cao心?!?/br> 榮嬸子怎么會不放心,就是看好劉玉芳一家子厚道,白芊芊又有本事,這才一力支持閨女來拜師的。 當日中午,白老大瘸著腿親自下廚,做了幾個好菜,留了榮家人吃飯。 兩家人自此因為閨女做了師徒,這一層關系,自然就更親近了。 村里人少,又都盯著白家,想跟著白家沾光兒。 這消息,沒半日就滿村皆知了。 有人拍著大腿后悔,怎么就沒先想到這一層。 榮家真是滿門的人精,先把白家拿下了。 家里有閨女的,無不是囑咐閨女以后要常去白家走動。 不求別的,混個臉熟,白芊芊再收徒,也能擠進去。 白家老宅里,吳桂花兒指天罵地的咒啊,恨不得房蓋兒都要掀開了。 “一家子白眼狼兒,沒良心的畜生! 我家老二不過是要個糕餅的方子,就被他們燙個半死。 眼看著被人家腿打折,也不肯把方子給出來。 如今倒好,人家磕個頭,叫聲師傅,就把方子交給外人了! 啊,呸!老天爺怎么不打雷,劈死他們一家!” 翠萍也是恨的咬牙,原本沒分家時候,她的小衣都是白芊芊給洗。 她但凡生氣,都要掐白芊芊兩下。 不想,分家不過幾月,白芊芊居然變成了小財神。 不但村里人人夸贊,這又開始收徒弟了。 “奶奶,你倒是說句話啊。 大伯一家太缺德了,就是收徒弟也該收我啊。 肥水不流外人田,外人怎么能比自己家里人可靠!” 她撲上去,抱了白老太的大腿,就央求開了。 “奶奶,你帶我去大伯家說說。 只要你開口,大伯一定會答應! 他要是不答應,你就帶著我在他家一日三頓的吃。 大伯肯定不敢攆你…” 不想白老太本來有些動心,但一提這個“吃”字,簡直是條件反射,立刻捂了肚子就往茅廁跑。 翠萍有些傻眼,吳桂花兒倒是低聲咒罵。 “沒用的老東西!” 但怎么罵,到底也不能改變什么。 娘倆氣不過,就去村里走動。 冬日天寒,婦人們多半愿意聚在某家的大炕上。 一邊做針線,一邊說些閑話兒,這樣打發漫長冬日的空閑不說,也是熱鬧。 更能互相借個鞋樣子,幫個忙兒之類。 吳桂花兒娘倆找了一家鉆進去,惹得聚在一起的婦人們都是皺眉。 但一個村里住著,也不好攆人,只能冷淡三分。 可吳桂花兒娘倆是個臉皮厚的,湊到炕頭,就說開了。 “你們聽說,我家那個侄女收了小梅做徒弟吧? 平日不聲不響的,沒想到真是有心眼兒。 這就把里正一家收服了,怪不得有事時候,里正都偏心他們一家?!?/br> 這家的主婦是個四十多歲的婦人,胖乎乎的,一張笑臉,人人都稱呼一聲徐嬸子。 這會兒聽了吳桂花兒這般說,她就攔了一句。 “老二媳婦兒,你最近沒回娘家???聽說你娘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