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勝利
他平日不回來,就在城里忙著“讀書”,尋個好差事。 雖然知道家里把大哥分出去,也沒怎么在意。 即便有些不公平,都是爹娘的兒子,爹娘說了算,大哥也沒有計較的資格。 但沒想到,家里會惹得村里人這么不滿。 “大伯,之前的事,我不知道。以后我會勸著家里人,不會再同大哥一家吵鬧。 至于秋收,我們一家會自己動手…” 不等他說完,白老太卻是忍不住了,她上前就扯了兒子的袖子。 “不成啊,老三,你的手是握筆寫字的,怎么能拿鐮刀,萬一傷到怎么辦? 家里有你二哥呢,你趕緊回城去讀書,什么活兒都不用你?!?/br> 白老二一聽這話兒也不干了,將近二十畝地,他一個人累死也干不完啊。 “娘,你可不能這么偏心啊。 三個兒子,大哥分家了,老三要讀書,難道就讓我一個挨累??! 我可不干,我腿疼,根本站不??!” “就是啊,娘,我最近也閃了腰,根本動不了?!?/br> 吳桂花兒也趕緊應聲,不想去找他們回來的村人卻是撇嘴。 “我方才把你們從吳家田里叫回來的時候,你們一個在割稻子,一個在挑擔子,也沒看出你們腿疼腰疼??!” 眾人都是嗤笑,“哎呀,給娘家干活兒有力氣,給自家干活兒就有病呢!” 白老太抬手就給了白老二一巴掌,罵道。 “蠢貨,平日懶散就算了,如今都胳膊肘往外拐了! 你大哥不管家里死活,你弟弟要讀書,你還跑去給吳家干活兒,你是想我和你爹下地??!” 白老二不等說話,吳桂花兒已經哭嚎上了。 “沒天理了,偏心婆婆要打死人了! 都是兒子,人家在城里吃香喝辣,我們就要當牛做馬,真是沒天理了!” 榮嬸子和王嬸子幾個幫腔兒,“整日吃喝偷懶,干活兒跑回娘家還喊著沒天理。 那當牛做馬一輩子,被空手攆出家門的瘸腿大哥一家要怎么說??!” “好了!” 榮里正高聲呵斥,他的拐棍敲在抱頭蹲著的白老漢背上。 “你給我聽好了,老大一家分出去了,又躲去南山腳下。人人都看在眼里,他們一家沒毛病。 你們家里要是再敢去鬧,就卷鋪蓋滾出村子! 這是最后一次警告你們,到時候別怪大伙兒心狠! 你們不要臉面,全村老少還要呢!” 白老漢照舊是一個屁都不肯放,惹得村里人都是看不起。 好好的一家之主,硬是活的像死人一樣。 白老太卻是跳腳兒,“干什么,干什么! 你們這是拉偏架,老大是我兒子,我讓他干活兒怎么了! 我是他娘,我要他死,他也得死!” 白老三想了想也是說道,“是啊,大伯,雖然分家了,但我大哥到底是白家人,怎么能不孝順爹娘。 圣賢書說…” “說個屁!” 榮里正也是沒了耐心,惱道。 “你讀了幾本圣賢書?就敢跑這里跟我大放厥詞! 三岔河是我說了算,是大伙兒所有人的住處! 你們守規矩,就留下!不守規矩就滾出去! 說偏心,我就偏心了,大伙兒都偏心了,能怎么著! 老大一家就是蒸個包子,都知道帶著村里小子們掙份兒工錢! 有好事從來沒落下村里人一分,再看看你們一家,吃喝嫖賭,偷摸拐騙,沒有你們不做的。 簡直是一家子敗類! 大伙兒還容許你們住村里,已經是看在多年情分上了。 再敢鬧一次,讓村里不安寧,你們都給我滾! 不服氣就去府衙告狀,全村老少陪著!” “對,滾出去,滾出去!” 村人們都跟著呼喝,一時間喊口號喊得比出征的兵卒都響亮。 白老太再潑辣,這會兒也知道怕了。 就是白老頭都憋出了一句,“我們再不吵了?!?/br> 白老三臉色通紅,不知道是氣的,還是羞的。 他匆匆拱手,就拉著老娘和哥哥擠出人群回家了。 吳桂兒母女趕緊跟著,喪家犬一樣。 不知道是誰,突然帶頭歡呼起來,好像打了勝仗一般。 白芊芊趕緊給眾人行禮,“我爹不在家,多虧各位叔伯嬸子護著我們?!?/br> “別客套了,他們本來就不占理,大伙兒也不能看著你們一家子被欺負?!?/br> 村人擺手,笑呵呵應著。 有人惦記增添那幾個賣包子的名額,就試探問道。 “你爹什么時候回來???” “四五天吧,這次要打制不少手推車呢。 等著村里秋收結束了,沒什么活計了。 誰家里有小兄弟閑著,都可以來家里取包子面點進城去賣。 這一冬日,別的不敢說,賺點兒錢過年買rou也成啊?!?/br> 白芊芊趕緊許愿,眾人自然更歡喜了。特別是家里有半大小子的! “好了,都去忙吧。一年了,就靠這點兒收成呢,都抓緊收回來。 另外,各家出一個勞力,晚上輪流巡邏守夜,防著山上野獸下來禍害糧食?!?/br> 榮里正又吩咐了幾件事,村人一一應了,這才紛紛散去。 家里還等著剁餡兒,發面,白芊芊領著蹦跳的團子,劉玉芳挽了榮嬸子和王嬸子,一起回了南山腳下。 遠遠就見趙斌在河邊飲馬,白芊芊知道他是惦記,出來探看。 于是,她就揚起笑臉,擺了擺手。 趙斌點點頭,再低頭去扯韁繩,眼底也帶了笑意。 不說白家這里忙碌,只說老宅那邊,不知道如何商量的。 總之,第二日一早兒,老少幾口都下了田。 包括白老三,白老二一家,都拎了鐮刀。 白老頭兒負責挑擔子往曬谷場運送,白老太做飯送飯送水。 瞧著也像模像樣,村里人私下還說這一家子終于老實了。 結果不出一日,老宅就又鬧了起來。 原來是白老三從來沒干過農活兒,一日下來,手上起了水泡。 晚上同老娘訴苦,老娘一心軟,就起早放他回城躲懶去了。 吳桂花兒早起做飯,本就不高興,再不見了小叔子,自然不愿意。 她帶著白老二和閨女就吵嚷起來,白老太哭天哭地。 可惜這招兒只對大兒子好用,旁人都不成。 白老二堅持拿錢雇傭短工幫忙,白老太死活不同意。 家里本來有些存銀,但白老三花銷大,就是今早就拿了五兩銀子走。 而且,白老大分出去了,家里沒了他的工錢,就斷了進項。 如今滿家里上下就那么三四兩銀子了,雇了短工,全家就沒有一點兒余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