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2)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我靠凡爾賽征服修真界(穿越)、白月光替身下崗再就業、在港綜成為傳說
易南淮身負混世魔體,是注定的魔修,要想壓制住這種體質,就需要有足夠特殊強悍的道法。 靈體,是天道對修士的饋贈,每一個擁有靈體的修士,都擁有各種各樣的得天獨厚的能力。 魔體,本來也是靈體,只是擁有這種體質的修士大多無惡不作,萬劫不復了,所以這些體質就被正道修士人為地從靈體中分割出去,冠上了魔體的名號。其實天道的饋贈本無好壞之分,只是擁有這些體質的修士大多沒干啥好事罷了。 而混世魔體則又是魔體中的極品,細數史上具有這種體質的修士,不是還在渾渾噩噩不知修真為何物時就被正派修士所格殺,就是成長起來,掀起一片片腥風血雨。 前世,屈狂子發現了易南淮的體質,但是他卻沒有像修真界大多數人會做的那樣,直接將易南淮抹殺,而是將他帶回知北門,收為親傳弟子,并多費苦心尋到了一份能壓制掩飾混世魔體的道法給易南淮修煉。 屈狂子不僅沒將易南淮當成未來的魔頭防備,反而將他培養成了一個驚才驚艷正道修士。知北門是藏元修真界正道修士勢力的執牛耳者,易南淮則是藏元界年輕一輩修士當之無愧的領頭人。被整個藏元界正道修士喊打喊殺了幾千年,易南淮都快忘了自己也還有這樣一段鮮衣怒馬的時光。 但是今生,易南淮已經不準備修屈狂子給他的那份道法了,那份道法實在太委屈自己的混世魔體,最適合混世魔體的只有混世魔體自帶傳承的陰陽合衍八極九方混沌決。 世上靈體千千萬萬,只有靈體榜上前一百的靈體有自帶傳承道法,而這前一百靈體分別是什么在藏元界沒有人清楚。得到這些道法比得到這些靈體更難,它是需要激發的,一千個擁有混世魔體的修士中也不見有一個得到了混沌決。上一輩子的易南淮在道心俱毀,道法崩析,神魂破碎時才激發了這份傳承。 故而,這輩子易南淮也不準備再走無上道,道心碎過一次,他不信這個道,同時他也不會走上輩子后來他重悟的妄為道,那是一個歧道,必然將他帶入毀滅。他這輩子的道在他睜眼的那一刻就已經定了,是逍遙道! 至于放棄屈狂子給他的那份道法后,如何掩藏自己的混世魔體,易南淮倒是不擔心,如混世魔體這般得天護的體質必然遭人嫉,天道在賦予傳承的同時也給予了遮掩之法,混世魔體的遮掩之法是一種技法,名喚隨心如意遮隱決,得到混沌決的同時也會得到遮隱決,只不過上輩子易南淮激發傳承之時,他的魔修身份已天下皆知,根本就沒用得上而已。 道修,魔修,易南淮的體質已經幫他選了道路,既然注定要入魔,晚入不入早入。況且,這個世界存在一個楚平蒼,那他易南淮就是注定的魔修!畢竟楚平蒼氣運加身,晉級跟喝水無異,他要是不修魔,怕是做不到和楚平蒼同臺競技。 日月可移乾坤可換,這一輩子重新來過,鹿死誰手,可就說不準了,再怎么氣運眷顧,怕也抵不過有心算無心!易南淮在心中暗暗想著,面上還是同周圍的人一樣沉謐。 按照知北門的規矩,包括屈狂子在內的化神期以上的峰主長老們都要每隔三個月輪流在須臾竹林開壇講道一次,每一個知北門的弟子都可以來聽。而這些人之中,掌門屈狂子又是最受歡迎的,每次他開壇,知北門內門外門共十二峰,弟子們全都跑了個干凈,幾乎一個不漏地全聚在了須臾竹林。 大道至簡至玄,當屈狂子停下講道時,他那飄渺的聲音全仿佛還在耳邊。眾人都處在好像聽懂了,又好像沒懂的狀態,但相同的事,他們都覺得大有所獲。 眾人睜開眼,位于中心的屈狂子已經回洞府了,但是在場沒有一個人知道他是什么時候走的,因為屈狂子是整個知北門已還活躍在人前的實力最強的人。 此時已是夕陽在山,暖黃的日光照在眾人身上。在場的修士全都站起來抖落身上的竹葉,然后三三兩兩地回到各自的住處,有些人氣息浮動,腳步急促,引得一片羨慕的眼光,怕是得了掌門的啟迪,壁壘松動,快要突破。 易南淮將自己頭上的竹葉拿下來,有幾片竹葉的時間到了,在他手上化成了一縷青色的靈氣,然后消散在天地間。 他身處的這片竹林名叫須臾竹,是一種觀賞植物,因為除了好看之外,沒有其他別的用處,各大宗門都不怎么愿意栽種。而知北門之所以會有如此大的一片竹林,甚至能將全知北門的修士都裝進去,還有一段淵源。 知北門的這片竹林原本沒那么大,七千年前,明法老祖在此因竹悟道,就此進入渡劫期,然后這片竹林就成了知北門的圣地,七千年間,這片竹林足足擴展了幾百倍,這才有了今天的規模。 須臾竹,每時每刻都在抽芽長葉子,當葉子長到它最完美的姿態時,它就會從枝條上落下來,落到地上后不久,它就會返璞歸真,變回青色的靈氣,迅速消散在天地間。而這個過程,滿打滿算,不過半個時辰,所以它叫須臾竹。 將自己收拾干凈后,易南淮讓一個內門弟子將自己帶出竹林,然后用竹笛喚來一只仙鶴,騎著它往隱弅峰飛去。 隱弅峰是知北門十二峰的主峰,上面有知北門的大殿和演cao場。若是有什么需要召集全門的大事或者需要全門參與的活動,都會在隱弅峰舉行。掌門的洞府就在隱弅峰的最高處。 易南淮知道,就在今天,屈狂子將會把那份撰錄了能壓制他魔體的道法給他。 易南淮最崇敬感謝的就是他的這個師尊,雖然上輩子屈狂子為了保住知北門,將他驅逐出宗門也不能減少這些感情一分。 可惜的是,知北門想息事寧人,有的人卻緊抓這不放,上輩子知北門就沒逃過教養魔頭,包藏禍心的罪名,被整個修真界討伐,門下弟子死的死散的散,十二峰的資源被搜刮得干干凈凈,昔日弟子三千,門徒遍野的輝煌一去不復返,知北門徹底成了殘垣斷壁,雜草叢生的荒涼之地。 不過既然他重生了,這一切都將被改寫。 現在的藏元修真界,道修勢強,魔修勢微。與道修相比,魔修甚至連一個成看的勢力都沒有,一旦有魔修出世,整個藏元界的道修都會奮起殺之。這真是很好笑的一件事,道修是著藏元界主導,但他們對魔修懼怕甚盛,以至于一旦發現修魔者或是有修魔體質的人就不問是非將其斬殺,以免其成長為禍害天地的魔頭。 從師尊屈狂子的洞府退出后,易南淮手中多了一枚玉簡,里面撰錄的就是能壓制易南淮魔體的道法。易南淮雖然不打算再修這份道法,但是留著它還是有用的,畢竟這也是一份天階的道法,別人可求都求不來。 易南淮打算明面上先按照上輩子的路線走,他現在這個身份能給他帶來諸多的便利和最完美的遮掩。還有就是他不知道微生良是什么時候,因為什么事愛上自己的,要是錯過可就不美了。他唯一知道的是,自己和微生良第一次見面是在四十多年后百年一遇的丹山宴上。 但暗地里該籌劃的,還得盡快籌劃起來,不然易南淮可沒把握應付的了楚平蒼那讓人抓狂的氣運,況且楚平蒼自己也不是個蠢人,非得要小心細致地把網鋪下,才能抓到大魚。 作者有話要說: 昨天忘說了,咱們更新的時間按老規矩來,我有晚課就在晚上八點之后更,沒有就在八點之前更。 謝謝九玖小可愛的地雷,這可是南淮的第一顆雷啊,值得紀念。 知北門的字輩是我從《知北游》里湊出來的,隱弅峰,同來自《知北游》。 第3章 丹山宴 丹山宴本只是藏元界道修的一大盛事,現在道修勢盛,魔修茍且,它已經相當于全藏元界的一大盛事了。 據載,丹山宴起源于十幾萬年前的一位驚世大能,南天門的開山祖師爺,龍翱天。 龍翱天,道號彼界散人,世尊傲天仙長。 他是藏元界的一位傳奇,踏入修途僅三千年便飛升成仙,時間之短,數遍藏元修真界的歷史也不見得有幾個。到如今,十幾萬年過去了,多少風流人物已經淹沒在時間長河中,藏元修真界也依然流傳著龍翱天的傳說。 在很久很久以前,龍翱天在渡劫期時進入了一個資源豐富,危險潛伏的小秘境,名為滄溟境。 渡劫期還到處亂跑歷練的,怕也只有這位仙長敢如此恃才妄為。 龍翱天只身闖過滄溟境,滅掉了境內所有元嬰期以上的妖獸,拿走了自己需要的幾樣資源后,十分大公無私地將滄溟境改造成了供藏元界金丹期及以下年輕道修的歷練之地。 龍翱天在滄溟境挑出了一百個埋有靈竅、會誕生奇珍異寶的寶地,然后在這一百個地方刻下了傳送法陣,并留下了一百枚符玉。擁有些符玉的人,在滄溟境打開的時候,就可以憑借這些符玉直接傳送到那些個地方,獲得最優質的資源。丹山宴的出現就是為了挑選這一百名天資出眾的修士。 傲天仙長在進入渡劫期后十分樂衷于干這樣的事,為藏元界的后輩成長鋪路造橋,這是他倍受整個滄溟界推崇的原因。 但可惜的是,很多秘境要么因不可逆原因,與藏元界的通道斷裂,再也進不去了,要么因山河變遷或是在修士經久累月的索取中靈氣衰竭,再也沒有利用價值,到現在只有滄溟境留存下來。不過好在滄溟境是最大的那個。 不過也因此,為了保護滄溟境,修真界開始限定每次進入滄溟境的人數,每次開啟只允許進入十萬人,所以丹山宴也又多了一個作用――挑選有資格進入滄溟境的修士。 故而,丹山宴發展到現在更像是修真界各大道修勢力炫耀自家新生力量,展現發展潛力和變相秀肌rou的平臺。各大勢力的一把手或是代表性人物都會出席,小輩們打得如火如荼的時候,這些個尊者、老君們則聯絡聯絡感情,交流交流信息什么的,所以丹山宴實質上可以算作一個交流性質的大型活動。 因為那一百枚符玉是沒辦法區分排名先后的,畢竟山川河流,地脈經絡無時無刻不在變化,那些個玉符連接的寶地會孕育出什么天才地寶,無人得知,那些個寶貝的品階也無人得知,還有,一百年間,寶地里會遷入什么靈植妖獸,外面的修士也無從探知。所以拿到連接什么寶地的符玉就只能全靠氣運了。 故而,各大勢力的大能們一商量,干脆拿大量靈器寶物、靈藥靈石,作為擂臺賽前一百名修士的獎勵。前十名各獎勵一件寶物和一枚丹藥,寶物和丹藥的品階依名次遞減,后九十名獎勵一瓶丹藥和一定數量的靈石,丹藥和靈石的品階和數量也是依排名遞減。 畢竟傲天仙長作為前人已經栽好了樹,那些個也曾受益于滄溟境的各勢力大能們就算沒有傲天仙長的能力弄一個這樣的秘境,還能沒有覺悟拿出一些資源激勵后輩? 到現在丹山宴越來越盛大,最終成了整個藏元界年輕修士心向往之的最好的成名之機,是一次屬于意氣風發的狂歡。 ****** 今年的丹山宴,知北門將由掌門屈狂子,藥廬峰的主人――藍櫟以及藍櫟的道侶,知北門的執法長老靜嚴三人帶隊。 石乾英蒿赤、奄析實柏藍炎氏藥谷的字輩是五言字輩,藍櫟,修真界不可多得的化神巔峰期女藥修,曾是炎氏藥谷千年一遇的藥修奇才,習得了炎藥谷幾乎所有的丹方藥術。 當年靜嚴打敗一眾狂蜂浪蝶,憑本事將藍櫟留在知北門的時候,不知讓多少宗門恨得咬牙切齒,特別是炎氏藥谷,直到現在都對知北門橫挑鼻子,豎挑眼的,做足了一副自家白菜被豬拱了的家長姿態。 知北門的藥廬峰在藍櫟沒來之前,只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地方,這兒產出的丹藥就沒有黃階以上的,而且品質也不好,多是中下品的丹藥,外門弟子都嫌棄,能遇上一次極品都是需要整個知北門一起慶祝的奇跡。 丹藥按品質分,有下品、中品、上品、極品四類。下品丹藥雜質太多,一般都是條件不太好散修會服用。而一般的中小宗門的弟子則會服用中品丹藥,上品丹藥則多作為獎勵。而像知北門這樣一等一的宗門,外門弟子使用的丹藥以上品為主,中品的少,更不少說內門和親傳弟子基本上都是非上品極品不入口了。 但在藍櫟來了之后,知北門的藥廬峰就立馬變得舉足輕重起來。藍櫟撐起了整個藥廬峰,有她作招牌,知北門招募了很多厲害藥修為門客,藍櫟在幾百年間更是為知北門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藥修人才。 于是知北門才在丹藥上實現了基本的自給自足,不再需要花上大量靈石去采購丹藥。 在藏元界,要說哪家的丹藥最讓天下修士垂涎不已,一推炎氏藥谷,二推知北門藥廬峰。 因為底蘊和藍櫟等級的原因,知北門的丹藥并沒有炎氏藥谷那般品階高,種類全。但是知北門的丹藥也有一個比炎氏藥谷更突出的特點,即創新。 藍櫟天生就是一個藥修奇才,經她手的丹藥總能帶上更特有更新奇的屬性,或者她干脆就直接創造出新的丹藥品種,丹藥是修士在求仙途中居家旅行必備,殺人放火不或缺的東西,藍櫟的丹藥自然十分受修士歡迎。 隱弅峰上,大殿前寬百來丈的花崗演cao場上,此時已經聚集了烏壓壓的一大群人。知北門此去丹山宴千余眾,除了掌門屈狂子,藥廬峰峰主藍櫟、執法長老清嚴三人外,都是處在筑基期和金丹期的弟子。 其實知北門進了筑基期的弟子很多,遠不止這千余人,滄溟境那么好的機緣,誰都想抓住,但是不行。一是因為滄溟境有限入人數,不過十萬人。二是大宗門就得有大宗門的樣子,一窩蜂全擠上去成什么樣子,也給主辦方添麻煩。 故而各大勢力早已達成了共識,每個勢力進入滄溟境的人數要控制在千余人左右。畢竟大勢力吃rou,也要留一些湯給中小勢力以及散修喝的。再說是個人就帶出去,死的太難看了也丟宗門的臉,故而,這千余人都是經過宗門內部選拔*出*來的。 如果沒取得資格的門內弟子不愿錯過此次機緣,一定要進入滄溟境,也可以,只是他就必須要以散修的身份進去,而不能以知北門弟子的身份進去。 列隊!眾弟子最前頭一位長身玉立的修士一聲令下,所有人立馬停止喧鬧,十分迅速地排成了規整的矩形方陣。各峰峰主及各長老的親傳弟子站最前頭,然后是內門弟子、外門弟子。 各負責任人出列。 大師兄 大師兄 師伯 大師兄 各峰的人都到齊了嗎? 到齊了。 沒錯,這位發話的人就是易南淮。只見他體態修長挺拔,劍眉星目,高挺立體的鼻梁下,一張薄唇抿直。黑沉的眼睛深邃無比,若深看,定讓人心底發寒,但眉目間又有正氣,儼然是知北門漠字輩及以下字輩眾弟子心目中傾佩崇敬不已的知北門首徒。 易南淮身著知北門道袍,玄色打底,月牙色外搭,上有暗銀色祥云紋,外搭用帶些紫色感覺的藏藍色滾邊,顯得十分大氣。 知北門的道袍款式相近,不過因內外門弟子身份不同,道袍的細節也不太一樣。比如,外門弟子的道袍沒有暗紋,又比如,內門弟子的外搭滾邊又沒有親傳弟子的那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