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第196節
書迷正在閱讀:以玫瑰之名(高干誘jianH)、花都狂醫、靠告白通關驚悚游戲[無限]、給三位男主當癡情男配[穿書]、我在驚悚游戲里封神(無限)、仇敵跟我雙向暗戀、老婆今天也在口是心非、顏顏、白月光Omega總想獨占我(GL)、酒肆小當家
“當時我口誤,曾經提出,她什么要求我都會答應?!?/br> “而她的要求是,讓我為她和未來夫婿畫一副畫,那時候,她還沒與三皇子結緣呢?!?/br> “這件事,方思也是知道的,你們可以問她?!?/br> 郎無情妾無意。 懂了嗎? 不懂,不想懂。 只知道有可能出現的兒媳婦就這么飛了。 葉尚書覺得胸悶,回頭就看到葉淮書的小廝站在門口。 一臉有事稟告。 “有事就說?!?/br> 小廝看了一眼自己主人,在獲得點頭的后,直接把話說了出來。 “應家三姑娘送來了歉禮,說是沒料到事情能有那么大?!?/br> “是什么?” “全套、全色系的顏料?!?/br> “全套?!”葉家集體大合唱。 小廝點頭把禮物送上,好大一個箱子。 打開后,各種礦物,動物,植物,以及人工調和出的顏料一字排開。 給人強烈的視覺沖擊。 古代的染料那可是真一點都不便宜。 純天然的寶石研磨而成的竟然是最易,最容易保存的。 其他的從泥土、動物植物里提煉而出的。 沒有一個不是耗費巨大人力物力才能得到的。 一整套送過來,雖說是用錢能買得到的,可這禮可一點都不便宜。 “我已經收了三皇子的墨了,怎么能再收一份禮?” “應姑娘說,能有這番交際,是彼此的緣分。得友如君,是她和三皇子的榮幸。既然是朋友,那么這點禮便不算是什么?!?/br> “既是朋友,那么這個想來她也不會拒絕?!?/br> 葉淮書轉身從身后的瓷瓶里,拿出一個卷軸,顯然是早就準備好的。 “一副普通的字,賀應二姑娘新婚的。你拿去交給三姑娘?!?/br> “是?!?/br> 葉淮書歡喜的欣賞剛到手的顏料,抬頭就看到父母欲言又止的表情。 “爹,娘?” 葉尚書:不愧是應博明的女兒。 葉夫人:這樣的兒媳婦,別人家的。 作者有話要說: 古代的染料真的不是一般的貴。 上次看國家寶藏,那些修復古畫用的,全是跋山涉水挖出來的天然寶石。 每一克都比價黃金。 葉淮書這個朋友,結交是很好的。 家世好,人品好(長得還好)。 有這個緣分,那么就多來往起來。 有點卡文,所以更新晚了。 緊接著小夜燈終于要封王了。 第82章 喜事連連 整個京城的故事跌宕起伏。 整個朝堂的動蕩,驚心動魄。 就在眾人一頭霧水 興致勃勃的的最高點的時候。 驀然回首,應家似乎甩甩手,置身事外了。 朝堂變動方面:應家雖然無比閃耀,可這次的表現不足以讓他們家加官進爵。 八卦方面:葉家、應家、三皇子共同申明,三人如今只是朋友。 “如今”兩個字相當微妙。 是葉公子心懷佳人,戀戀不舍。 還是三皇子大度,不介意葉公子在一旁虎視眈眈? 還有更過分,可能會被和諧以及本文性取會改變的猜測。 可無論你怎么猜。 只要對方一句:你是質疑皇上的指婚嗎? 全部都得閉嘴。 朝堂風云波及不到,八卦影響不到。 應家……在專心致志的舉辦婚禮。 婚禮的日子,還是推遲了半個月。 不過大家都覺得推遲得值。 哪怕日子算下來,沒有原定的日子那么好。 可有什么家里平安無事更好的? 可有什么比雙親俱全的參加婚禮更好的? 這場婚禮,全新的玩法,熱鬧的程度,也全面刷新了整個京城關于迎親習俗小小變動。 當新郎來到新娘家門前之后。 一如應千云之前為了二姐放出的豪言。 玩出了全新的高度。 應家這邊,以應家兄弟為首的組成“文官集團”攔在了第一線。 當何姐夫帶著他的至交好友們帶著自信和忐忑雙重感受上前答題的時候。 他面對的題目,并非傳統的詩詞歌賦。 而是…… “在沙漏漏完之前,默寫完論語?!?/br> 何姐夫:………… “愣著干嘛?論語你都不會嗎?我們這么放水了!” 放哪門子水??! 那個沙漏里就那么一瓢沙子??!你知道論語有多少字嘛! 闖關失??? 沒關系,大喜的日子,我們怎么會為難新郎呢。 來來來,一小杯水酒就讓你過了。 “應北言,你管這個叫酒?”當我們聞不到醋味嗎?還是老陳醋。 “這酒……是二嬸的陪嫁鋪子釀的?!睉毖缘亩?,何姐夫未來丈母娘。 “…………”我喝。 接下來,總該正常一點了吧。 不好意思,接下來也不是。 用應家人的說法,這是迎親,不是考科舉,他們考不是未來親家的文學水平。 “那考的是什么?”旁觀的路人疑惑的發出誠懇的提問,“抄寫手速?” “下一題,《大學》第156個字是什么?” “下一題,從這些字中,找出……哪一個是我二妹寫的?!?/br> “下一題,把這二十首著名情詩……誕生的順序進行排序,沙漏即時?!?/br> 完不成?沒關系,來來來,清熱解毒的“涼茶”來一杯。 又錯了?沒關系,來來來,鹽糖胡椒水來一杯。 啊,超時了,沒關系,辣椒水來一杯。 行行行,放心,這杯真的是酒。 圍觀群眾:的確不考文采。感覺我也行。 “你也行?”你知道《論語》還是《大學》? “答不出題,還能不乖乖受罰?” 別出心裁的攔門導致了圍觀百姓們空前高漲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