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弱美人在七零 第82節
書迷正在閱讀:【半校園 H】青傷、熱吻草莓[娛樂圈]、對不起,我不想被你吸血了(快穿)、據說我的親生爹娘是極品、超能力也想談戀愛、每次穿越都在大理寺牢房、高武通神、在蟲族懷里吃軟飯的我(穿越)、釣系A與五個偏執反派[穿書]、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李蘭蘭激動地插嘴道: “就剛剛!廣播里說的!中央人民廣播電視臺的新聞,說是人民日報也會同步刊登!這消息是真的,千真萬確!” 她已經激動到說話語無倫次。 村里人基本上看不到報紙,也就村長那里有,但由于郵政系統不太發達,村里的報紙幾乎都是滯后了一個星期以上的。 可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和人民日報這兩大媒體,就足以說明這消息的權威性。 “領導人這次特地把年齡放寬到了三十歲,所有的高中畢業生,以及老三屆的初中畢業生,都可以去報名!” “宋同志,我們每個人都有資格去考大學!” “只要考上大學,我們就可以回家!” “嗚嗚嗚,像是做夢一樣,但是我們真的有希望能回家了!” “國家和領導人沒有忘記我們,我們熬出頭了!” …… 眾人七嘴八舌地圍著宋阮阮訴說著這個喜訊,有些女孩子說著說著就又哭了起來,導致其他人也克制不住,跟著紅了眼眶,哽咽著抽泣起來。 連宋阮阮也被他們的情緒感染,覺得鼻子酸酸的,淚水止不住地往下掉。 她明白他們為什么哭,這是喜極而泣。 這個消息,她盼了一年多,而這些知青們,少的也等了三年,最多的甚至等了十年。 過去的十年,他們已經完全喪失了對生活的希望,逐漸認命,做好了在這片落后的黃土地里勞碌一輩子最后埋骨異鄉的準備。 此時,卻突然有了這樣一條康莊大道擺在眼前,他們怎么可能不情緒失控。 就連她,也是直到此時才覺得,重新把命運掌握在了自己手里。 十多年的人生都在學校里打轉,讓她下意識覺得,只有好好學習,考上一個好大學,前途才是有保障的。到時候,她不必依靠任何人也能過得很好。她有一片廣闊的天地去施展自己所學。 見眾知青圍著宋阮阮哭得稀里嘩啦,連宋阮阮不知道什么時候也跟著哭起來,江家眾人面面相覷。 他們無法感同身受地理解高考對他們的意義。 江海也一樣。 看著他們喜極而泣的樣子,以及被圍在中間也淚光閃閃的宋阮阮,他尚且不明白,高考對他們的關系來說意味著什么。 他只是覺得,這一刻,宋阮阮跟知青們好像才是一個世界的人,而他融不進去。 這樣的感覺讓他稍微有些不舒服,他也不喜歡看到宋阮阮哭。 見眾人哭起來沒完沒了,他不耐煩地上前催促: “各位,有事說事,我們家飯菜都要冷了!” 他這一催促,眾知青才回過神來,紛紛收拾起情緒,說起了正事。 “宋同志,我們其實是來借書的,我們聽廣播里說,十二月份進行考試,各省自主安排,這么一算,可能就只有一個多月,時間實在是不多了,我們就想抓緊點時間復習,但你知道的,知青點真沒幾本書,我們就想就近先跟你借一下你的高中教材,等我們家里給找到的教材寄來,就能還給你了。到時候,我們的教材也可以跟你一起看!” 和宋阮阮關系比較好的劉知青作為代表,條理清楚地說出了他們的請求。 如今的郵政系統很慢,他們家又遠,一來一回寫信,至少得十來天。中間的時間他們不想白白浪費。 宋阮阮問: “廣播里有說考什么科目嗎?” 劉知青搖頭:“沒說?!?/br> 宋阮阮大概明白了,或許更詳細的內容會在報紙上,甚至有可能到報名的時候才通知,而廣播受限于時長,只說了個大概。 她畢竟沒聽到廣播,也不好說得太絕對。 “我覺得既然是恢復高考,那很可能與十年前的考試內容和形式是差不多的。不然,也沒必要改這一遭,繼續按照現在的制度選人就可以了,現在的教材未必有用?!?/br> 年齡最大的一個知青道: “我記得十一年前最后一屆高考,是分文理科,都要考語文,數學,政|治,文科加歷史地理,理科加物理化學?!?/br> 他是險些就能參加最后一屆高考的,所以記得特別清楚。 兩人這一說,眾人便有點猶豫了。 尤其是宋阮阮的話,對他們影響極大。 原本他們也不信會恢復高考,但如今真的被宋阮阮說中,可見宋阮阮哪怕失憶,她的見識也比他們強。她說的話很可能是對的。 但誰也不知道明年的政策是不是就變了,機會或許只有這一次,他們不敢賭。 宋阮阮拿出自己收集來的完善的初中到高中的教材: “現在的高中就是學的這些,和之前的高考完全是兩個體系,內容也淺顯很多。你們如果想學這一套內容,可以把這些教材拿走?!?/br> 如今的初高中,主要教材除了語文數學,思想教育,就是《工基》《農基》,涉及到的知識都是以實用為主,但因為學生上課的時間短,內容就很少很淺顯,理工科方面估計最多到六年級或者初一的水平,文史科的水平也不會超過初中。 要拿這些去高考,那是完全不夠的。 “我自己,是主張復習十多年前的教材的。那時候的教材我這里也有,你們也可以拿去?!?/br> 這教材,她總共收集了兩套,拿一套出去,自己也還剩了一套。 她讓江海一起,將另外一套教材也拿出來。 看著擺在面前的幾十本教材,李蘭蘭沒忍住又哭了: “這么多書,不到兩個月時間怎么可能看得完!阮阮,我好后悔啊,當初為什么不聽你的話!我要是早信了你的話,就有一年多時間準備!” 其他知青也是同樣的懊悔。 宋阮阮很理解他們的心情。 但那個時候,她不管說什么他們都不會信,而且她也不可能暴露自己的穿越者身份,便只能言盡于此,也是沒辦法的事。 她安慰道。 “這也怪不了你們,我當時只有模糊的印象,覺得好像有誰跟我說過可能會恢復高考,但也不是那么肯定。而且誰也不知道到底什么時候恢復高考,不可能讓你們為一句虛無縹緲的話就憑白去做些無用功?!?/br> “你們盡最大努力看吧,不懂的可以來問我,但最好整理一下,有代|表性一些?!?/br> 眾人感激不已,在迷茫中漸漸有了方向。 回到知青點,也不耽誤,連飯都不吃了,一回去就聚在一起,點著煤油燈看起了書。 書很多,倒是不用搶也不用抄,統籌規劃一番,便可以交叉安排用書時間。 這一看,便發現了許多問題。 文史類學科基本上都還好,因為大家都認識字,勉強能讀通書本,有人分到的是數理化的高中教材,翻開只覺得猶如天書,根本看不懂。 看著看著,就有知青絕望地哭了出來: “看不懂,怎么辦,一個字都看不懂!” “我的也是!根本不知道這些字母和公式是什么意思!” 眾人聽到這話,趕緊也湊過去看,然后便一起絕望了,真的看不懂。 他們當年在學校的時候,那種氛圍下,根本沒學到什么東西就匆匆畢業了。雖然說起來是初中生高中生,但論實際水平,很多人可能只能相當于小學文化。 氣氛頓時變得無比凝重。 “要不我們去問宋阮阮,讓她教我們。她說過的,不懂的可以問她?!?/br> “對啊對啊,宋阮阮她提前了那么久復習,聽說在學校成績也很好,她肯定學得很好!” 這話立刻被陳美珍否決: “她自己也要復習,哪有那么多時間教我們。她平時已經幫我們夠多了,這次還毫不猶豫地就把兩套書都給我們,我們也得為她想想?!?/br> 李蘭蘭也覺得這樣做有點過分了,幫腔道:“而且我們什么都不懂,就算她肯教,我們來得及學嗎?十二月份就要考試,時間不會超過兩個月?!?/br> 眾人也覺得很有道理。先前提議讓宋阮阮教的知青,羞愧得面紅耳赤,覺得自己確實太自私了。 希望擺在眼前,卻又仿佛被堵死了。 沉默了半晌,最終還是老三屆的知青大哥提議: “我覺得我們也不是完全沒有希望,我們到時候可以選文科。我記得文科只要背書背得好就行?!?/br> 這么一想,這個任務似乎要輕松多了。 然而,哪怕是選了文科,數學依然是繞不開的難題。 因為不管是復習哪一套教材,考文史科還是理工科,都要考它。 按照當年的高考制度,總分四百,語文,數學,思想教育是各占了一百分的,歷史和地理總共一百分。 歷史和地理未必來得及復習太多,分數不會高,誰又敢輕易放棄數學。 于是,眾人還是只能拿著數學來拜托宋阮阮。 得知他們一個晚上就已經制定出了主攻文史科的策略,宋阮阮覺得非常明智。 她先前對于mama陳美珍的考試計劃也有這種想法,畢竟理工科想在兩個月不到的時間系統地進行補習,難度太大了,還不如選文科。 文科的數學會相對簡單,而需要背誦的科目,她也早就整理好了筆記,能夠幫助她事半功倍。 知青們說,他們的數學基礎太差,希望宋阮阮能幫他們補一補數學,為此,他們愿意每天給她開五塊錢的工資,只需要每天給他們講兩個小時數學課就行。 每天五塊錢,兩個月就是三百塊錢,攤到每個知青頭上都是十六七塊。對于很多知青來說,這可能是拿出了近乎全部的積蓄,算是非常有誠意了。 面對眾人殷切地把她當做救命稻草的眼神,宋阮阮思考了一會兒,道: “以我和你們的關系,哪里需要給錢。我可以幫你們補習,你們定好時間,我到時候過去給你們講課?!?/br> 一方面是因為她本來就要給mama補習,教一個也是教,教一群也是教。每天兩個小時,并不會耽誤她太多時間,她每天的所有時間都可以自由支配,自己在整理筆記的過程中也已經復習得很扎實了,完全有能力做好這件事。 不患寡而患不均,如果只有mama一人享受她的小灶,說不定容易遭人嫉妒,反而生出其他弊端來。 而且他們若是能考上大學,將來她可以多出很多人脈。 除此之外,她還有些其他考慮,不過這件事還需要跟江海商量一下才行。 江海出去縣城辦事了,下午四五點就回來了,一回來,自然是首先就往宋阮阮屋里鉆,手上還拿著用油紙包著的幾串給糖葫蘆。 他最近發現宋阮阮還挺愛吃這種酸酸甜甜的東西,而且聽說山楂吃了開胃,想著吃了這個或許能讓她多吃點飯,他每次進城都要給她買幾串。 看著外頭沒人,他彎腰在她白嫩嫩的小臉上親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