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赤潮1
研究表明,女生的腳比男生的腳臭六倍! 丫妹嚴厲駁斥這個說法! 丫妹,前面那個愛好仙人掌和電動棒的影視up主。這會她正在泡腳,加了些不知是啥的亂七八糟的中藥,黑乎乎像一鍋混湯。 剛剛過去的春節檔,讓每位影視up主都吃了頓餃子,《流浪地球2》滿天飛。而不可避免的就是吐槽同質化,觀眾老爺們也會疲勞的。 所以丫妹又盯上了一些新片,比如最近的科幻主題季。 她已經做了一期《迷失之城》的視頻,也時刻關注著《赤潮》,所以當最后一款預告片上線時,第一時間點開觀看。 之前的都是按秒算,這個居然有一分多鐘。 “龍灣海域發現超1000平方公里赤潮,優勢種為微小原甲藻和赤潮異彎藻,最高密度1.50x10^7個升,超出警戒標準!” “赤潮會隨著洋流、海水溫度降低等因素消失,一般持續5-7天,但它們出現的次數越來越頻繁,停留時間越來越長……” “赤潮還在!赤潮還在!它們沒有消失!” 畫面一轉。 一艘巡邏艇在海面上疾馳,后面劃出一道白浪,似有一只不明生物在死死追趕。一個女人罵道:“艸,還來勁了!” “你開船!” 同伴接過駕駛權,女人拎起一把金屬感十足,仿佛突擊步槍似的魚叉槍。兇悍的三角矛頭,帶著四只合攏的抓鉤,冰冷冷波動著寒光,船速平穩,自動瞄準。 “嗤!” 矛頭以超快的速度鉆入水下,并在幾毫秒間釋放炸藥,破壞它的內結構。而矛頭像傘一樣打開,四只鉤子深深嵌進它的體內。 白浪掙扎,翻騰,又很快恢復平靜,一只大型變異生物緩緩上浮。 同伴也出來看了眼,聳聳肩,又望望遠處海域,擔憂的問:“露姐,你說這鬼赤潮從哪兒來的?” “還特么能從哪兒來?繼續巡邏!” 轟! 巡邏艇在寬闊的海面上來了個漂亮的漂移,調轉船頭向另一邊駛去,鏡頭往回拉,落在那只變異生物上,大特寫: 赫然是一只長著兩顆頭的怪魚! “噗!” 丫妹一下子噴了。 兩顆頭,變異,變異,兩顆頭……陰陽怪氣我最喜歡了! 而她也赫然發現,媽蛋的這片風格360度大反轉,像敲碎了泥巴殼,露出里面的狗頭金,色調、畫面、剪輯、音效,還有呈現出的碎片情節,簡直長在了自己的審美點上! 那之前的是什么鬼?? “出發!” “出發!” 最后一個鏡頭,巨大的閘門轟然開啟,近百艘巡邏艇分組排列,魚貫而出,前方無邊大海,背后一座孤城,音樂壯烈激昂,奔赴大決戰的戰場。 預告片結束。 屏幕上,彈幕齊齊發出三個問號,而后評論洶涌而來。 “尼瑪啊,現在片方都玩自黑了!” “確定是一部???一部???一部???” “這質感吊打《迷失之城》??!” “臥槽,小jiejie好帥!” 丫妹也摻合了幾句,內心不能平靜。她本來是想黑一下《赤潮》的,結果突然反轉,心情已成了無比期待。 ………… 莊周被壓榨了十幾天,氣虛體乏的回京,恢復了好久才緩過來。 這些日子,奇跡時代和紅狐貍的氣氛很浮躁,大家撓心撓肺的等著一件事情發生,偏偏還沒到日子,于是就更加撓心撓肺。 連陸可和何賽賽也不時sao擾,卻沒什么話可說,莊周知道,這是緊張了。 畢竟只有他、戴涵、老莫、姚琳數人,看過完整的成片。而在反向帶貨的影響下,心態有波動很正常。 終于到了18號,周六。 休息日的晚上本應逛街、吃飯、看電影、啪啪啪,結果一大幫人都聚集在奇跡時代的那間小會議室內。 根本裝不下,一張椅子坐仨人,還有不少站著,嚴重違反了防疫規定! 莊周蛋疼,道:“不至于吧,在家自己看不就完了么?” “不一樣,這是凝聚向心力的好機會!” 老莫很得意,指著眾人道:“你看他們多興奮,搞集體活動有助于企業文化建設?!?/br> “是啊,人傳人更好?!?/br> 嘁! 老莫不理這個掃興的家伙,親自張羅,甚至拿了好些吃食、酒水,室內團建的意思。 陸可和何賽賽擠一張椅子,被賽賽的胸拱得難受,不禁擰了擰,布料與皮膚的細致摩擦,人家就開始低聲呻吟。 “……” 陸可嚇了一跳,你不要搞事,我很直的! 何賽賽嘻嘻一笑,悄聲問:“現在什么心情?” “沒什么心情,我就想這戲能紅一點,漲漲片酬?!?/br> “哇,你好現實,你這樣的不是應該奔著德藝雙馨老藝術家去么?” “我都28歲了,meimei!” “也是哦,我也不小了,多賺錢才是好的,我網大的檔期都排到下半年了,今年運氣好能賺三百萬,哎呀真煩!” 陸可白了她一眼,索性閃人,湊到莊總身后,靠墻站著。 莊周自然獨占一個座位,王下七武海左右伺候,看看時間差不多了,示意開始吧。員工將電腦連接大屏幕,登上鵝廠視頻。 《赤潮》晚八點首播三集,然后每周播兩集,最后一周再播三集。 為啥首播三集呢? 因為每集才25分鐘,會員要累計觀看1小時,才能算一次有效點擊。直接播三集,就能估算一下初步收益。 而且由于集數太少,平臺也沒準備惡心人的超前點播。 所謂超前點播,就是提前放出來幾集,只有會員能看,但會員還得花錢。比如《掃黑風暴》,3塊錢解鎖一集。 很快到了八點整,員工刷新了幾次,終于看到《赤潮》的正片。 集體活動確實容易產生儀式感,屋內私語的聲音瞬間停止,幾十道目光盯著大屏幕,看那個鼠標劃來劃去,點開第一集。 ………… 與此同時。 丫妹又縮在那個超有安全感的電腦桌里,一手外賣,一手快樂水,興沖沖的點開了《赤潮》。 開頭仍是那個滑稽的logo。 看過《化龍》的老觀眾都曉得,這家公司挺不走尋常路的。 進入正片,昏沉沉的臥室。 被子里蜷縮著一具身體,床頭有夜光的電子鐘,時間顯示:6:29。靜默了一會,走到了6:30。 “叮!” 一聲提示音,一陣舒緩的輕音樂在室內飄蕩,燈光緩緩亮起,色調變明。水壺上的顯示屏數字跳動,開始自動燒水。 被子里的身體拱了拱,慢慢坐起。 這是一個女人,亂糟糟的頭發,生無可戀,圓潤的肩膀和凜冽的鎖骨,表明著她的全身赤裸。 跟著下床,露出兩條修長有力,皮膚黑且粗糙的大腿。 一個溫柔的女聲響起:“早上好,今天是星期一,氣溫……” “滾!” “好的!” 女人隨手拉開窗簾,外面并非陽光高照,而是陰沉沉烏云密布,趿拉著鞋進衛生間,尿尿,洗漱…… 鏡子里映出她的臉,挺直的鼻子,單眼皮,整張臉都透著一股暴躁和不安分,隨時向人傳遞著信息: “別來惹我!” 這便是陸可演的角色,主角陳露。 莊周不喜歡那些廉價的科技感,比如全息觸控屏幕,比如家用智能助手,都是點到即止,沒有過多渲染。 這劇走的也不是高科技路線。 陸可洗漱完畢,撕開兩袋營養粉,溫水一沖,胡亂對付完早餐,又翻出一瓶補充能量的飲料,一股腦灌進嘴里。 “呼!” 她吐出一口氣,開門走人。 鏡頭拉到中遠景,追隨著她的步伐,出了門,穿過一道長長的走廊,乘電梯下樓。聲音驟然喧囂,給冰冷冷的色調中注入了熟悉的煙火氣。 上學的孩子,上班的成年人,開鋪的老頭子,斥罵喊叫吵嚷……烏央央從她身邊穿梭而過。 天空灰蒙,街道濕冷。 大家身上都纏繞著甩不開的水氣,黏糊糊的把人們打得七零八落,在這座城市努力且掙扎的活著。 陸可穿著一雙靴子,長褲,帶兜帽的外套,徑直走到一處公交站臺,那里已經停著一輛雙層通勤車。 “露姐早??!” “哇,看你那黑眼圈!” “昨天又玩通宵?” “別理我,我死了……” 她病懨懨的走到后排,兜帽一戴,往窗戶上一靠,開始補覺,順便等能量飲料發揮作用。 很多科幻片,在一開場都會展示一個大場面,讓觀眾看看那些奇思妙想的建筑、交通工具、城市布局。 但這個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展示大場面的鏡頭,始終追隨著主角。 當車子啟動,鏡頭繼續跟隨,視角低平,駛過交錯繁雜的街道,高大冰冷的建筑從兩側紛紛掠過,像只螞蟻在森林里爬行。 通勤車開到了1號碼頭。 辦公樓區,牌子寫著:“白沙市近海巡邏支隊龍灣大隊?!?/br> 一群人進去換裝,上船,陸可狀態好了些,跳到自己的巡邏艇上,一艘艘巡邏艇準備出發,亦有人招呼:“早??!” “哎,徐凱呢?” “吃壞肚子了?!?/br> “他又偷吃野生魚?服了他,回見??!” 陸可擺擺手,鉆進船艙。 這艘艇以現實模板為基礎,小巧輕快,艇身白色,船艙藍色,半封閉式,內有兩個座位。駕駛位安裝船舵,以及一個觸控大屏。 她按了個按鈕,屏幕亮起,攝像頭識別面部,合成音道: “037號巡邏艇,駕駛員陳露,編號11928……副駕駛員徐凱,編號30521,病假中?!?/br> “時間:8:00;潮水高:1.55米;速:0.66米秒;南風4級,0.3~0.9米小浪?!?/br> “預計夜間風暴,龍灣沿海將出現80到240厘米的風暴增水,達到紅色警戒潮位的高潮位,請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陸可穿著制式外套,里面是小馬甲似的救生衣,頭發利索的扎在腦后,駕船出發。 轟! 十幾條艇的發動機轟鳴,像一支支離弦之箭,陸可匯入其中,一塊向閘口駛去。 此時,鏡頭突然拉高,給了個大全景。 在其他分區,各自的巡邏隊伍也正出發,劃出一道道水痕白浪,而在他們的路線前方,是巨大的扇形閘門。 閘門開啟,巡邏艇魚貫而出。 陸可驟然加速,極為顯眼的沖在最前面,而鏡頭以她為軸,來了個180度旋轉再次拉高,觀眾終于看到了沿海區域的整體布局。 “臥槽!” 丫妹情不自禁的口吐芬芳。 最外面的,是一條將白沙市海岸線嚴實包攏的,由人造島、天然島形成的種滿紅樹林的巨大島鏈,分為幾個大區,用防潮閘連接作為出入口。 里面則是被圈成內海的廣闊水域,有碼頭港口,有無數人造牡蠣礁。 這些牡蠣礁隨著海水上升而浮動,能起到緩沖風浪的作用,貝類等濾食動物也有助于清潔海港。 再里面,是一道綿延無邊的防洪堤壩。 堤壩之內,才是一座由無數家園被毀的遷移人口組成的奇特城市,白沙市! 觀眾的目光隨著鏡頭的逐層推進,一點點深入《赤潮》的核心所在: 那些巨大的扇形閘口,島上紅樹林的葉子被海風吹得沙沙作響,牡蠣礁上開合的貝殼,密集不見日光的疊樓…… 制作者在用一種工筆畫般的細膩,來為大家展現這個世界。 于是乎,當這全劇第一個堪稱大場面的鏡頭出現,幾乎所有的觀眾都像丫妹一樣,情不自禁的發出了一聲: “臥槽!” …… 戴涵和老莫第二次看了,依舊忍不住汗毛豎起。 他們難以想象,自己當初拍攝的那部小戲,經過莊周的魔術妙手,竟然會變成這番模樣,甚至帶著幾分恢宏壯闊之氣。 而那些沒看過的,更是激動的發抖。 這種感覺,就像第一次見到《流浪地球》中,兩個少年離開地下城,進入運載車,那個不斷拉遠、放大,呈現出一片冰寒末日、重金屬機械的可載入華語影史的偉大鏡頭。 就是一種“我終于在國產片里看到了”的感覺! 此刻也一樣,但《赤潮》的技術更加精細,沒有半點模糊和糊弄! 陸可吞了口口水,手指不自覺的揪著褲子,心中猛然生出一股念頭:“我我,我竟然主演了這個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