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6章 蜂鳥第二大股東(求訂閱?。?/h1>
新安市。 “啥?” 打開電視,休斯一愣。 畫面中。 昨晚見到的那個男子,竟上了早間新聞,理由是涉嫌敲詐博物館。待看完,休斯只能說:這人咋想的,智商順手丟掉了嗎? 傻??! 一言不合。 就把自己往絕路上逼。 呵呵! 也不想想這家博物館的背景,而且,人家會傻傻的展覽贓物?真不知道是什么樣的腦洞,才讓這家伙不遠萬里來取一紙傳票。 對了。 昨晚。 休斯想起來,那人好像有什么事求自己。 “額!” 不會就是這事吧? 想到這。 休斯臉色古怪,那貨莫不是想要拉他下水?這不禁把休斯給氣笑了,你敲詐不到錢,還想拉我去敲詐,還好,他直就走了。 不然。 可能會有牽扯。 畢竟。 你若是知道,又不報,同伙算不上,但依舊是個麻煩。算了,沒牽連到自己,也懶得落井下石,最后如何,只能看他運氣了。 洗漱。 早飯。 休斯坐上火車,向德林省而去。 難得來一次。 事辦完。 當然要休息一下,基金會的工作平時不太忙,更多的時候,是在監督捐助的使用,因此,相當一部分時間,他都是在各國出差。 半玩性質。 總之。 這份工作相當的舒服。 車上。 商務座。 望著窗外快速退后的景色,休斯一陣感慨,這樣的座位,除了華夏已經通車的高鐵,別國好像沒有,這條線并不是高鐵。 只是用了高鐵車廂。 定制版。 隔音效果讓休斯很滿意,雖然比飛機慢,但又不趕時間,晃蕩著去德林省也挺好,鐵路兩旁,他可以看見成片的農田和村子。 規劃整齊。 水泥道路。 一片片別墅坐落在遠處。 “第一次坐?” 左邊。 隔著過道的一個白人老頭微笑招呼。 休斯轉頭。 “是??!” “那你可來對了,這條線,很多人推薦,從新安市到德林省,貫穿半個緬痶,可以完全看到這個國度,不同地域,不同風貌?!?/br> 老人呵呵笑著。 “嗯嗯?!?/br> 休斯也是這么聽說的。 窗外。 鐵路和一條高速公路并行。 數年前。 這里路上跑的多是摩托車,汽車少,而且很多都過了報廢期,現在生活好了,汽車數量大增,那些過期的,全都被強制報廢。 接著。 強制換車。 為此。 不少人背上債務。但卻沒有不滿,收入的提高,是整體的,只要愿意出力,到處都是工地,幾萬十來萬的債務,已經不會大數字。 “這一切,堪稱奇跡!” 老人感慨。 “我是研究社會學的,從未有一個國家,在短短幾年時間,發生這么大的改變,可惜,注定是個例,并不具備推廣的可能?!?/br> “沒錢?!?/br> “一切都是虛的?!?/br> “對?!?/br> 休斯附和。 錢。 才擁有改變世界的能力,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字面意思很貼切。有錢,才有一條條鐵路,一棟棟別墅,以及其他社會保障。 老人繼續道: “十年前,我以為,華夏在十年后的今天,會是唯一一個,成長速度讓世人震撼的,無論工業還是基建,現在,多了一個?!?/br> “不過?!?/br> “論意義,華夏更大,因為那是一個十幾億人口的巨大國度,面積也是緬痶的十幾倍,而且,具有真正意義上的學習可能?!?/br> “而緬痶?!?/br> “學不了?!?/br> “對其他國家,幾乎無借鑒的意義?!?/br> “明年?!?/br> “我準備出一本書。。?!?/br> 老人碎碎念一般,休斯認真聽著,老人估計不認識他,但休斯卻隱隱記得,老人是哈佛大學的一個教授,他還聽過老人演講。 但不熟。 所以。 也裝作不認識的樣子。 “十年后,一超多強的局面,可能被改寫,變成兩超多強,北極熊已經失去了在未來成為超級大國的可能,印度也不可能崛起?!?/br> “至少?!?/br> “十年內沒可能?!?/br> “二十年?” “也懸?!?/br> “如果不根本性的解決土地問題,解決內部制度問題,別說成長為華夏那樣的大國,就說內部不發生混亂,就該燒高香了?!?/br> “。。?!?/br> 休斯無語。 這。 扯得越來越遠,我長得像是個可以傾訴的對象?嗯,肯定是太帥了,對這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休斯沒有打斷,就當聽著玩。 十分鐘后。 終于。 老教授也覺得話太多,沒再說。 一小時后。 火車開出緬亞經濟特區,環境發生了不小改變,緬亞經濟特區作為零起家之地,所以新農村建設最先完成,但別處就不一樣了。 有快。 有慢。 雖然也在推進,但卻比不上特區的速度。 小到村。 大到城。 無數工程在進行,聽說華夏工程企業承包了大頭,甚至,由于海外工程太多,華夏那些建筑企業都有點忙不過來,瘋狂的招人。 其國內又在大建設。 總之。 累。 并快樂著! 。。。 三月五日。 清晨。 阿里。 馬蕓樂呵呵地來到公司,在昨天,三十九國,阿里的營業執照算是全辦下來了,最后一個是印度,比倒數第二晚了近十天。 好吧。 理解。 那地兒,干啥都難,他也已經不指望阿里能在印度有多大作為,只要別倒閉就行,想來也難,畢竟,塔塔也是其重要股東。 那家企業。 在印度。 還是很有影響力的。 “馬董,蜂鳥會議即將開始?!?/br> “好?!?/br> 馬蕓來到會議室,通訊已經接通,除了現任蜂鳥總裁團隊,還有兩方人員,第一,就是唐青這個董事長,第二,是另一股東。 之前。 蜂鳥只有兩股東。 一唐青。 二阿里。 上個月。 緬亞投資(華夏)集團,成為了蜂鳥的第二大股東,占股百分之二十二,由于這次收購,阿里進行了加注,占股才穩定在百分八。 不然。 股份稀釋后,百分之五就不錯了。 現在。 唐青百分之七十。 絕對控股。 不過。 如果上市,稀釋后,興許會降到百分之五十以下,而且,和各國分公司伙伴還有一個協議,那就是上市之前,會置換部分總公司股份。 理論上。 算是一種期權。 畢竟。 若是總公司上市,人家一點股份沒有,募集的資金全是你的,根本不可能,就像唐青旗下三大企業上市,對高管和員工也有原始股。 即使到時候再分。 蜂鳥。 也會在唐青的控制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