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9章 看星星(求訂閱?。?/h1>
不一會兒。 一輛‘心悅’電動汽車開了進來。 停在湖邊。 唐青放下魚竿,起身走去。 “潘哥,嬌嬌姐?!?/br> 來人正是潘越和竇嬌,知道唐青回來,反正在家也閑著,就過來串門蹭飯。此刻,竇嬌不負往日苗條的體型,挺著個大肚子。 結婚時就懷孕三個月。 到如今。 距離預產期只有不到二十天。 “小老板?!备]嬌一手撐著腰,懷孕,真的是對女性的一種考驗,但一想到新生命的出生,竇嬌的臉上就流露出母性的光輝。 潘越小心扶著。 “這位是。。?!?/br> 潘越看向鐘良。 “我大學舍友,過來玩,這是。。?!碧魄嗪唵谓榻B了一下。 鐘良趕緊招呼。 潘越他不認識,但卻知道竇嬌,天眼集團的原美女總裁,當初可是上了幾次新聞,他比較關注唐青的事,立馬就對上了號。 這時。 戰士搬過來一張躺椅。 竇嬌坐下。 “呼?!?/br> “懷孩子真累人,你們男人什么苦都不受?!?/br> 一聽。 潘越連忙附和,“老婆說得對?!?/br> “。。?!碧魄?。 這一對。 又在秀恩愛了。 “小老板,看完大學,怎么樣?”竇嬌抬頭笑著道。她前些天也去逛過,就連蘇鴻都是天眼招的,自然好生帶她們看了看。 她也很滿意。 “很不錯,就等開學?!碧魄嗾f。 “放心吧,最遲二十號,全套辦學資質就會下來?!备]嬌篤定道,本月十號,最后一次的考察就會到,她父親親自帶隊。 順便也來看看她。 這件事。 背后使力的太多。 竇家。 崔家。 柴家。 且不牽扯什么復雜利益,已經是鐵板釘釘。 “那就好?!?/br> 一旁。 鐘良聽個真切。 竇嬌看來身份不簡單,唐青都每次含糊‘快了’的事情,在她那里,已經是確切的一樣,鐘良再次后悔,就不該陪唐青來。 他根本插不上話。 “潘哥,創業辛苦吧?!碧魄嗫聪蚺嗽?。 聞言。 潘越使勁點頭,喝了一口戰士端上的茶,回味道:“有點,但讓人干勁十足,加上嬌嬌和天眼把關,最近的經營算是走上了正軌?!?/br> 心下感慨。 畢業出來。 他就一直做酒類生意。 直到這次做二手回收,他忽然覺得是自己第一次創業,相比酒類經銷的簡單,現在的公司才算是正兒八經的有做企業的感覺。 “慢慢來,穩扎穩打?!?/br> “明白?!?/br> “小老板,你覺得,把庫存積壓品加入二手公司銷售如何?”竇嬌突然說道。 “庫存積壓?” 唐青歪了歪腦袋。 “對,但只是我一個想法,因為在收售二手物品的時候,有時候會回收來大量庫存新品,價格較低,質量卻是不錯?!?/br> 最開始。 公司二手物品的來源主要是個人。 漸漸的。 他們發現,店鋪倒閉,也是一大單業務,再后來,就連一些企業和經營店面,把他們的庫存也都出售給二手回收公司。 資金壓占大。 也讓竇嬌感覺是一個方向。 市場上收。 和去工廠收積壓品,她覺得差不多,就是成本太大了。 “那么多,怎么賣?”唐青問。 “電商,現在團購挺火的?!?/br> “。。?!?/br> 有想法。 的確。 團購是個好方向,“嬌嬌姐,這樣一來,就容易變成商業競爭,庫存積壓,人家完全可以自己做團購,無法體現分銷優勢?!?/br> 接著。 話又一轉。 “不過,做精品回收,還是可以的?!?/br> 二手。 意味著價格低。 但不意味著廉價。 “真的嗎?” 潘越高興道。 “當然,但是,現在公司的品類只有一般電器和電子設備,有些好做,有些不好做,還有大量現在沒有涉足,以及短期內無法涉足的領域?!?/br> “需要慢慢建立標準,品類細分,各品類還得有相應獨特的收售體系,總之,什么東西都能收,但要注意策略,以銷售為導向?!?/br> 這家公司。 唐青要來做。 能很快做成世界五百強??蛇@等企業給潘越來做,將會是一條漫長的路。 此刻。 潘越感覺腦子又大了許多。 不過。 卻干勁十足。 有難度才好,要是隨便躺贏,也就沒意思了,何況他還有那么聰明的老婆,以及唐青這個朋友,再怎么,倒閉收尾的可能性都很低。 。。。 臨近中午。 逛影視城的眾女回來了。 “嬌嬌姐?!?/br> “詩琪,念兒meimei。?!?/br> “寶寶什么時候出生?” “還有兩周左右?!?/br> “快了嘛?!?/br> “嗯?!?/br> “男孩還是女孩?” “沒問?!?/br> 驚喜。 竇嬌準備留在最后一刻,反正第一胎,都一樣。 。。。 傍晚。 夜明星稀。 頂層陽臺。 唐青躺在椅子上,靜靜地望著,女孩們游泳去了,大人們在聊天,只有唐青和鐘良在這里,看著天空,鐘良想起了今天的釣魚。 不懂。 學唐青就是。 當初也是這樣看星星,喝著酒,莫名其妙就回來了。也是這無盡星空,才能深感宇宙之浩瀚,人類之渺小,嗯,很孫連成。 看星星其實沒什么不好。 但若是影響了工作。。。星星就得背鍋。 掌握了那么多高科技和強大制造能力,唐青不免會想要造一艘宇宙飛船,他也這么做了,設計圖都已經成噸,成品也有一些。 如今。 幾個大國登月都不是事兒。 掌握著全球最尖端的科技,唐青想要制造飛出地球的玩意兒,難度真的不高,無非是燃料倉弄大一點,多大的飛船都能上去。 不過。 這種脆皮飛船造出來意義不大。 不說探索星空。 就說探索太陽系,以現在儲備的技術,也是有點不足的,飛出去可以,遠距離航行也可以,但若時間以年為單位,那就沒勁了。 因此。 與其弄出個垃圾來。 浪費資源。 還不如埋頭研發。 各國其實也是這樣想的,停止大規模深空探索,以近地實驗為主,不斷做著周邊的技術積累,爭取在動力和基礎學科上有突破。 幸運的是。 他們在艱難前行。 唐青手里卻有成品,當反重力和可控核聚變突破,唐青想要真弄一艘出來。前者已經有了不小的突破。而后者,依舊路漫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