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5章 工作站(求訂閱?。?/h1>
接下來兩天。 在董石的帶領下。 以極快的速度,他們完成了其他三處的荒漠勘測,本想慢點,可這些人的工作效率是在太高。一個地方測完,立馬趕去下一處。 好在。 到一處,只需要原地等就行,無需到處跑,也不累人。 十四日。 繞了一圈。 他們又回到了最初的那片荒漠,按照何工所說,今天設備車隊就會抵達,他們吃完早飯就往這里趕,找了一個相對平坦的地方。 十點一刻。 董石看到一個車隊。 正拖著長長的煙塵趕來,一看就是大家伙,不一會兒,車隊在他們眼前一字排開,董石簡單地數了數,足足有十五輛。 停下后。 一輛車上走來一個穿著工作服的人。 遞給何工一份文件。 “h342運送任務,請簽收?!?/br> “嗯?!?/br> 何工接過文件。 開始一個個對照,檢查箱號,這有點多此一舉,但流程還是要走的,董石跟在后面,迷惑地看著這一排車隊拉的東西。 集裝箱。 集裝箱。 還是集裝箱。 最后兩個不是集裝箱的東西,也被雨布裹著,看不清,但可以肯定,這是兩個大家伙,論體型,比集裝箱還大那么一圈。 看完。 何工簽字。 “按照圖,卸載吧?!?/br> “好?!?/br> 接著。 董石就見這些車把集裝箱卸下,很有規律地圍成了一個。。。方形?而在方形的中間,有兩個集裝箱,這讓董石摸不著頭腦。 這是要做什么? 看著他們。 董石張了張嘴,最后還是閉上了。 不能問。 不能問。 要是問了,顯得自己多沒見過世面。 可是。 十分鐘后。 董石不自覺長大了嘴巴。 只見。 在長方形各個角的集裝箱外殼被卸掉,露出了里面的模樣,那是方形墨黑色磨砂表面立方體,接著,他明白了這是什么。 一個方形的卷材。 卷揚機幫助下。 整個‘卷材’向兩個方向,垂直展開,很快就拉長了近二十米,四個角的集裝箱,直接圍出了一個將近一畝的方形區域。 中間被展開的集裝箱也是這些板子。 攤開之后。 機械連接。 液壓制平。 這完全就是一個平地。 “。。?!?/br> 就在董石以為結束的時候。 一個安裝人員來到‘平地’的邊緣。 “嘩?!?/br> 手一拉。 一片長長的透明板材從里面拔了出來,足足兩米多長,接著,使勁一抬,板子垂直于地面,只聽咔嚓一聲,那人松開后,并沒有倒下。 直直的立在那里。 接著。 “嘩?!?/br> “咔嚓?!?/br> 一個個這樣的透明板被拉出來。 沒多久。 整個平臺就被高兩米多的透明擋板圍了起來,每一面擋板上都印著緬亞環保技術公司的logo,除了墻,四面有四扇門。 董石上去推了一下,發現非常牢固,全力才能微微推動。 平臺地面踩著也沒有絲毫空心感。 更沒有吱吱呀呀的響聲。 “何工,這是什么?” “g3-4型工作站,我們公司的定制產品?!焙喂?,全名何本善,華夏人,原先在緬亞環保公司華夏分公司工作,最近才被調來‘綠洲’項目。 實話。 他也是第一次見到。 “定制?不是你們公司制造的?”董石驚訝道。 “不是?!?/br> 隨后。 其他集裝箱打開。 在地面各個預留孔洞上開始組裝起來,一根根合金立桿固定好,一片片擋板從上扣入,形成了墻,形成了屋頂,有的還是兩層。 一間間功能房屋被模塊化的組裝起來。 宿舍。 食堂。 會議室。 倉庫。 。。。 桌椅。 電腦。 電視。 空調。 一應俱全。 剛到中午。 就幾乎形成了一個功能完善的生活區。 干凈。 整潔。 董石之前還以為他們會像工地一樣,搭建個什么彩鋼板房,畢竟這里是戈壁,對方也沒說要修建房屋,可沒想到,人家竟然自帶移動工作區。 我滴乖乖。 這才半天。 一個能容納二十人左右的人生活的完善區域就出現了輪廓。 下午四點。 電力。 水。 全都通了。 線纜、照明、監控、淋浴等其他設備也都安裝完畢。 傍晚。 看著被照的透亮的四周。 董石已經不知道說什么了,一天時間,一個完整的營地就搭建好,堪比軍工速度,本來想回市里的家,可他忽然準備住一晚看看。 晚上。 躺在集體宿舍。 白天熱成狗的沙漠,晚上已經降低到零度左右,看著墻上的高清電視,吹著空調,董石很快睡著了。 第二天。 一覺醒來。 董石聽見了機器轟鳴的聲音,出門,透過透明的墻,看到兩個龐大的設備已經有人在上面cao作,長長的管道,正在向罐車內灌水。 不遠的門口。 兩個穿著制服的干警執勤,接下來的三年,這荒郊野外的,還是重大項目,市里專門調派了四個警員來負責他們的安全。 不是一直。 三個月一輪。 “他們這么早?” “這叫敬業?!?/br> “好香,我聞到了蔥油餅的味道?!?/br> “走,先吃早飯?!?/br> 吃完早飯。 董石看到噴灌車開始動起來。 他走過去。 “何工,開始了?” “對,剛加滿了調制好的‘綠洲’溶液,準備開始噴灑?!焙伪旧频?,天剛亮,他們就起來忙碌,一小時,終于調制好了一池。 足夠五次使用。 最開始。 何本善曾疑惑,為什么公司不用管道噴灌技術,在這片土地上鋪滿管子和噴頭,和灌溉農田一樣,直接加壓,省時又省力。 后來仔細一想。 還是車噴方式好。 沒開多遠。 只距離攪拌池五百米。 噴灌車就展開了,兩側伸出如翅膀一樣的噴臂,沒想到,伸展開足足有三十米,左右就是六十米的寬度,上面是一個個噴頭。 不算太長。 混凝土泵車單臂能伸五六十米,這才只有其一半。 “兩臺夠嗎?” “剛好,我們地噴灑周期是一個月,按照兩臺的速度,一月一周期,這些設備的自動化、智能化程度很高,連續工作一個月,只需要檢修一天?!?/br> “???連續工作?二十四小時?”董石震驚道。 “不然可完不成?!?/br> “人不休息嗎?” “倒班。每天只需要三名技術人員值守,而且主要是盯著屏幕,規劃路線等等。還有必要的設備運行監測,我們遠程技術團隊輔助?!?/br> “車受得了?” “設計上,可以連續穩定運行三個月?!?/br> “。。?!?/br> 得。 你牛。 自動化是趨勢他知道,但你也太那啥了吧,這讓他忽然想起了緬亞醫藥集團的大數據,現場醫生很輕松,背后有大數據和專家團隊支持。 不愧是號稱能沖擊世界五百強前三的公司。 果然有幾把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