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5章 進口商品(求訂閱?。?/h1>
之前。 他們也考慮過這個問題。 可是。 相比一般公路。 這些礦運道路的標準高,自然,造價也高不少。 利潤豐。 于是。 利益動人心。 不少人是眼睛一熱,就想辦法把項目拿了部分下來,后來看緬亞銀行集團沒管,也開始膽大起來,今天,一上來,算是當面丟了一個大人。 “坎親先生,對于這件事,我表示歉意,您放心,我們會立即著手解決這件事,保證貴國的礦石進口,不過,今年是有點來不及了?!苯鹇蹇肆ⅠR表示歉意。 慢悠悠了一年。 趕進度? 真的是難為他們。 只希望。 明年的訂單不會飛了。 坎親說:“我們是很有誠意的幫助貴國,也希望大家的合作中少一些障礙,因此,這第三批項目貸款,我們會嚴格審核項目承包方的資質?!?/br> “而今年,我會出訪非洲至少十個國家,并且向他們推薦你們這種模式,作為我們第一個這種模式的對象,我們非常重視貴和貴國的合作?!?/br> 坎親已經明白了零的戰略。 越了解。 就越是佩服。 真不知道零哪里來的膽子,敢在各個大國的夾縫中,玩這樣的貿易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這甚至是在挑戰這個世界的貿易體系和規則。 因為。 它建立了一套龐大的‘內銷’體系。 隨著這套體系的發展。 其貿易規模會急劇增加,甚至,可能逐步成為可以和世貿組織抗衡的一種新型的貿易規則,想到這個‘終極目標’,坎親心情是激動的。 無論成功與否。 他們都是在做一個偉大的嘗試。 成了。 升天。 敗了。 也不會死。 既然如此。 何不搏一搏。 “你們準備推廣這種模式啦?”聽完,金洛克一愣,這簡直是在玩火,緬痶何德何能,還有這個膽子,在沒有羽翼豐滿前,就這么飛奔? 坎親笑道:“和貴國的合作中,我們看到了這種模式的好處,無論是對我們,還是對你們,所以,經過慎重考慮,我們準備幫助更多的對象?!?/br> “你們的產品,應該沒到過剩的狀態吧?!苯鹇蹇瞬唤獾?。 “那也應該看看遠方?!笨灿H道。 “這。。。好吧?!?/br> 金洛克還能說什么。 隨之而來的,他還有一種危機感,因為這種模式的擴張,莫桑比克就不會是唯一的受益國,這樣一來,重視程度肯定會下降。 看來。 接下來的合作。 主動權已經完全被對方掌控。 要是不按規矩來。 人家有的是合作對象。 非洲一個個國家都過得苦哈哈的,不是沒有原因,主要還是基礎設施不行,有東西也運不出去,要是這種貿易模式被推廣,一定會廣受歡迎。 如此一來。 自己幾乎沒有討價還價的籌碼。 接下來。 貸款談判進行得很順利。 雙反簽訂了第三輪一百億亞元的項目貸款額度授權,下個月一日生效,相比之前,對資金的使用,進行了明確的規范,只能用于電力和交通。 說實話。 在金洛克看來。 這明顯是給華夏的公司送錢的。 論成本。 論效率。 只有華夏的公司能做到同時符合他們和緬亞銀行集團的要求,想到這,金洛克都有點懷疑緬痶和華夏是不是達成了什么秘密協議。 算了。 反正不關他的事。 莫桑比克只是小國。 就算知道。 也只能干看著! “金洛克先生,這一次來,除了給貴國貸款授權,我還有一個目的,那就是擴大我方商品進口范圍,增加海產、水果、林木等自然資源的進口?!?/br> “可以,當然可以?!?/br> 一聽。 金洛克頓時喜出望外。 終于有別的可以賣的了。 之前。 他們想賣,可是人家不買,只買莫桑比克的礦,想想也是,人家也有漫長的海岸線,氣候宜人,有豐富的水果,林木資源不要太多。 “這是我們的進口清單和價格,只要到碼頭,標準質量的,我們就會以上面的價格收購?!闭f著,坎親讓秘書給他們人手一份清單。 不多。 也就三十幾項。 但是量大。 進口原因嘛,當然是缺啦。 如今。 隨著全球的大量病患抵達,極大地刺激了當地的消費,可是,在某些產品的供應上,出現了不少的短缺,為此,才有了今天這個清單。 海鮮。 木材。 別的地方進口都不便宜。 但這里進口,可以省下不少錢,還能直接用項目貸款抵扣,等于說,幾乎不用花錢,還能消耗掉一些莫桑比克的欠款。 很劃算。 看完清單。 金洛克很是高興。 這個價格。 給得不低。 比市面上的平均價格還要高一點,十分公道,這樣一來,可以還一些貸款,還能創造就業,至于對自然環境的危害?拜托,這是非洲。 莫桑比克不是沙漠國家。 全國大部分地區是森林。 不缺。 于是。 不過一上午。 雙方就達成了兩項重要合作。 皆大歡喜。 只不過。 當消息傳出去的時候,還是有不少人不高興了,那就是拿著項目的那些本土建筑公司,這樣一來,尾款難拿到,甚至可能現在的項目都要交出去。 怎么辦? 額。。。 只能認了。 還能怎么辦。 和人家杠上?扯,沒聽人家說不只是莫桑比克,還會有越來越多的非洲國家加入,要是惹人家不爽,人家整體撤資,一地雞毛,誰來收場? 至今。 他們其實都沒看懂對方為什么會對莫桑比克這么好,,一次次借錢,難道僅僅是亞元結算貨幣地位?或者本就可憐的莫桑比克銀行業?再或者消耗本國工業產品? 怎么看都不像。 第一個。 目的是什么? 第二個。 莫桑比克的銀行業,根本就是牙牙學語,價值真的不大。 第三個。 緬痶就算要消耗。 他們覺得并不需要跑非洲來,其產品質量,在亞洲就已經很暢銷,非洲,要不是走政府的路子,幾乎是沒有銷路的,而且量真的不算大。 之前。 第二批的商品貸款。 他們都主要買的華夏商品。 這也是最困惑他們的,正因為困惑,他們才比較怕人家突然跑了,自己還真沒什么能留住對方的?礦產資源,人家在哪里不是買? 好在。 也不是不能變通。 再分包給華夏的公司。 少賺一點就少賺一點,總比沒有了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