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頁
阿斯麥爾這個后起之秀, 則是抓住機會迎難而上, 最終一統行業。 秦蓁的雙工件臺理念并不算多新鮮,實際上尼康也好阿斯麥爾也好,都有考慮過這個設計。 但目前技術不夠。 始終沒辦法突破技術瓶頸。 日本的工程師有些不死心,“你們能做出雙工件臺?” 這個技術瓶頸,他們的工程師專研了幾年都沒有什么好的法子, 他不信這個中國人能做出來。 “當然,不然我好端端的說這個做什么?!?/br> 不就是說大話嘛,秦蓁當然會。 不過技術上的內容,她又怎么可能說呢。 沒申請專利,現在說這些簡直是當大善人。 秦蓁又不傻。 這個小小的插曲折騰了一番還是結束了。 主席臺上的專家回到秦蓁提出的問題。 這個問題很多的東方面孔這次徹底刷足了臉,上午的會議結束時,秦蓁幾乎被包圍了。 吳迪原本還想要護在秦蓁左右,后來發現這是徒勞的。 護不住呀。 怎么可能護得住呢? “這些人,怎么這么熱情了?” 吳迪很是認真的回答同胞的問題,“因為秦蓁給足了誘餌?!?/br> 他不知道秦蓁到底有沒有解決雙工件臺的技術,但是這話放出去,足夠讓這些工程師和專家們心動。 技術領域的突破始終牽動人心。 某些程度上,這是一個極為純粹的領域,但純粹的領域沾染了金錢后,就又變得如此的勢力。 吳迪在國外見慣了這種情況,早已經見怪不怪。 剛說完,吳迪就被人喊住。 原來是秦蓁那邊湊不過去,有的開始曲線救國。 吳迪笑著打哈哈,等到再跟秦蓁碰面,已經是下午會議前了。 “你這把自己賣了個好價錢?” “還行吧?!鼻剌栊α似饋?,“算是個不錯的價碼?!?/br> 這回答讓吳迪忽然間覺得有些不太好,“你該不會真的跟人分享技術了吧?” “當然?!鼻剌枘苡惺裁崔k法呢,“藏也藏不住,索性就技術共享嘛,不過你別拿我當傻子好嗎?我也沒做出來雙工件臺?!?/br> 國內的儀器設備還不達標,她連那些特種材料都沒找到呢,能做出雙工件臺才怪。 秦蓁要跟人合作,做雙工件臺。 準確點來說,用別人的設備來做她的專利。 午餐的時候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討論這件事。 阿斯麥爾的負責人也不傻,明白秦蓁的想法,可雙工件臺帶來的誘.惑有些大,在沒辦法突破193nm的前提下,雙工件臺提升工作效率是個不錯的選擇。 至于專利權的東西,也還有磋商的空間。 秦蓁簡單的把這件事說了下,這讓吳迪覺得有些頭疼,“你們是競爭對手?!?/br> “我知道,可是他們現在沒把我們當競爭對手看嘛?!?/br> 利用對手的輕視,這時候偷偷發展無疑是最好的。 吳迪當然明白這個道理——燈下黑嘛。 只不過他還是擔心,“你要去荷蘭?” “是啊,去那邊待一段時間?!?/br> 之所以讓對方覺得,專利權有談判空間,那是因為秦蓁還相中了阿斯麥爾的一些專利。 一個是保三爭二的大廠,一個是寂寂無名的小工廠,阿斯麥爾并沒有把安材放在眼里。 外人只看到阿斯麥爾用十余年的時間成為一流的半導體設備制造商,卻并不知道在阿斯麥爾正式成立前,作為飛利浦的一家子公司已經接受母公司的投資高達一億美元。 那時候的阿斯麥爾有那么多的科研工作者,他們都是工程師甚至科學家。 而安材有什么呢? 同樣是小公司起步,可公司并非生而平等。 即便是讓渡一些專利權,也沒什么關系。 英特爾將專利權與AMD共享,可處理器市場始終是英特爾一家獨大不是嗎? 雙工件臺的誘惑是巨大的,足以讓阿斯麥爾和秦蓁達成合作。 畢竟將日本半導體劇透掀翻下馬,這種刺激太過于美妙,誰能夠拒絕呢? 誰都沒想到,秦蓁開會會把自己從美國的拉斯維加斯開到荷蘭的埃因霍溫。 甚至于她都沒有回國,在會議結束后在拉斯維加斯又待了一天便直接飛往荷蘭。 一同出來開會的幾個人有些群龍無首,到底是藍蘭很快振作精神,“不怕的,秦蓁說她已經做好了安排,聽她的就行?!?/br> 事到如此好像也只能這樣了。 秦蓁跟阿斯麥爾忽然間合作,也讓國內一干人傻了眼。 最為鎮定的大概還是沈航,“她有什么其他交代嗎?” “有的?!?/br> 沒有寫信什么的,但是藍蘭收到了秦蓁的一個小紙條。 那是一個郵箱賬號密碼。 秦蓁寫了很多email。 沈航一條條的看著,看她事無巨細的安排。 大概是盯著電腦屏幕久了,他覺得眼有些疼。 這個師妹,倒是比他還隨性還能折騰,這二話不說就去了荷蘭。 也不知道什么時候能回來。 …… 秦蓁一月份的時候去美國的拉斯維加斯開會。 月底則是隨著阿斯麥爾的一行人飛往位于埃因霍溫的公司總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