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頁
殘次品少了,工作效率提升,車間里的工人拿到更多的獎金。 誰不喜歡秦蓁呢? “秦蓁,等回頭廠長給你爸安排了工作,我給你爸介紹個對象怎么樣?” “好啊。那對象做什么工作的?” 車間里的人聽到這話笑了起來,這是一個敢說一個敢接話。 “秦蓁,別聽她胡說,不知道有了后媽就有后爸呀?你爸要是結了婚有了小孩,回頭你怎么辦?” 真要是九歲小孩聽到這話就嚇哭了,可秦蓁不是啊。 “我該吃吃該喝喝總不能把我趕走吧?”劉喜民是那樣的人嗎? 秦蓁自詡看人的眼光還是有的,起碼她現在不會做這種假設。 車間里的工人沒想到這孩子倒是挺樂觀,但他們還是擔心。 這到底不是親生的,萬一將來老婆吹枕邊風怎么辦? 要是遇到個善良的還好說,就怕遇到個小心眼的。 他們是過來人,見多了這種事情。 秦蓁覺得這些“工友”瞎擔心,“我爸又沒瞎,他好人肯定會找個好人嘛。再說了,林阿姨你還專門給介紹不好的對象給人嗎?” 林紅梅算是被這孩子打敗了,“哪能啊,黃花閨女呢?!?/br> 行吧,這是大人們看重的點。 秦蓁也懶的跟他們爭什么。 她忙活自己的。 因為生產線上的小問題糾正過來,她最近在工廠里的工作又變了。 等到暑假快結束的時候,秦蓁去跟著老師傅剪裁覆銅板,幾乎把整個制作流程熟悉了一遍。 不過繪制電路那里秦蓁還有些陌生,隔行如隔山,她必須承認這件事。 都是搞設計,但又不是一回事。 不過老師傅的教導十分耐心,這讓秦蓁很快就把集成電路板制作流程摸清楚。 新的學期開始,跳級到五年級的秦蓁開始涉足到集成電路設計中來。 這是傅鵬霄最樂意看到的一件事。 天才。 傅鵬霄讀書的時候就曾經遇到過這樣的天才,只是天才的同學在中美建交沒多久后便離開了國內去美國發展。 臨走前,他說這塊土壤太過于貧瘠,開不出最艷麗的花。 這句話,傅鵬霄記了整整十三年。 在知道秦蓁一個不到十歲的孩子就可以完成電路板的檢修時,傅鵬霄想知道,這塊貧瘠的土地能不能綻放出最美麗的花。 “我大學讀的是機械專業,后來又去水利局工作了一段時間,86年的時候調到了這電子廠工作?!?/br> 雙飛電子廠是國營工廠,原本的半導體廠。 只是八十年代后期,國內半導體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毫無競爭力,再加上被外國貨沖擊,有段時間半導體廠幾乎維系不下去。 “后來改了名字,說起來也是運氣好,現在我們主要是個一家日本的半導體廠做代工?!?/br> 這就是小縣城,之所以能給日本半導體企業做代工,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珠三角那邊的代工廠勞動力成本高昂起來。 成本考慮,這個北方小縣城倒是成了首選。 靠海,有港口,海運還算方便。 當然,傅鵬霄沒說的是,當年日本侵華期間這個北方小城市也有日軍駐扎,還有一些工廠都是那會兒建的。 日本人對這里熟悉,根據傅鵬霄的猜測,這很可能是日本人會讓他們進行代工的一個重要原因。 不需要重新建廠,只需要給與生產線和技術上的一些支持就夠了。 “這也不是什么太大的專利,咱們的工人也都是養家糊口掙個飯錢?!?/br> 他祖輩有的死在抗日戰爭中,能不恨日本人嗎? 可現在是和平年代啊。 發展經濟填飽肚子讓家里人過好是第一要務。 要是戰爭再起,傅鵬霄會第一個上戰場,給祖輩報仇。 但現在,他只能坐下來和日本人談生意。 “我跟你說這些做什么?” 傅鵬霄把書遞給秦蓁,“你要是看不懂就來問我,我要是不會還能幫你再問問人?!?/br> 不惑之年的傅鵬霄看著比實際年齡稍微老了一些。 實際上這是年代特色,吃了太多的苦頭的人總是掩不住的歲月痕跡。 “我明白的?!?/br> 明白這人的糾結之處,也明白他對自己的期許。 結果傅鵬霄遞來的書,秦蓁多問了句,“咱們是給哪個日本半導體企業代工?” “東電?!?/br> 秦蓁點了點頭,東電電子啊。 “聽說他們的半導體設備做的也挺好的,我在想咱們啥時候能生產設備?!备爹i霄嘆了口氣,當時國內企業高校引入那些半淘汰的生產線,一條就造價百萬美元。 得生產多少集成電路板才能有百萬美元的利潤呢。 “先掙錢嘛,攢了錢再來發展,有機會的?!?/br> 難得遇到個明白人,只不過明白又如何?大環境下沒有國家補貼別說半導體設備生產的發展,連半導體技術發展都無法保證。 明白反倒成了一件極為痛苦的事情。 不過沒關系的,她會幫助傅廠長實現這個夢想的。 “到時候咱們有了設備,就躺著賺錢?!?/br> 傅鵬霄看著小女孩臉上那天真的笑容,也忍不住笑了起來,“那就全靠你了?!?/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