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頁
秦蓁在第二小組第七跑道。 因為跑道半徑的不同,每個選手的起跑線之間有著不同的距離。除了百米外,短中距離跑以及接力賽中都有著前伸數。 以第二跑道的選手為例,其前伸數為0,位于第六跑道的秦蓁前伸數為18.85米。 而最外側第九跑道的選手其前伸數則是26.52米。 精確的計算結果體現了田徑賽事的曼妙。 這可不單單需要發達的運動神經,更需要極為縝密的計算。 當然,這些都是背后團隊需要做的事情,對運動員來說。 跑道上只剩下最原始的指令—— 各就位。 預備。 跑。 僅此而已。 位于第九跑道的是一個來自非洲小國的黑人姑娘,小腿纖細的仿佛竹竿。 長得瘦瘦高高,腿特別的長。 看的秦蓁是一陣羨慕。 這小腿線條真是流暢,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啊。 她就做不到。 不過這姑娘大概是第一次來參加大賽,有點過度緊張。 搶跑了。 這也不是本屆奧運會上徑賽頭一份。 但多少影響了其他人的發揮,她們這組出現了二度搶跑事件。 看著第五跑道的年輕女孩抹著眼淚離開賽場,秦蓁看到第九跑道那個黑人姑娘有些手足無措的局促。 她真的不是故意的。 但沒人相信。 出現兩次搶跑事件,這讓這一小組的整體成績都不是很好。 秦蓁發揮十分穩定,小組第二成功晉級,而小組第三的可不就是第九跑道的那個黑人女孩? 她有一個很可愛的名字,瓦娜。 瓦娜從小就說法語,只不過這會兒卻不知道該說什么才是。 秦蓁嘆了口氣,幫著她做翻譯,忙活完這才離開這邊。 “謝謝你?!?/br> 年輕的黑人姑娘眉眼生動,像是一顆黑珍珠閃閃發光。 “不客氣?!?/br> 都是被壓迫過的民族,她更能感同身受罷了。 倒是鄧平帶著秦蓁去休息,“你能聽得懂?” “那是,我可是田徑場上的語言專家,將來退役后去當個翻譯綽綽有余?!?/br> 鄧平對徒弟吹牛皮這件事早已經習慣,“先去休息,準備接下來的比賽?!?/br> 一場重中之重的比賽。 晚上十一點,正是西班牙人夜生活正熱鬧的時候。 一臉花里胡哨的觀眾們仿佛看的不是奧運會,而是世界杯決賽。 各國國旗在觀眾席上舞動著,而以半決賽第一成績晉級到決賽中的秦蓁,則是被分配在第四跑道,壓軸出場。 鄧平覺得自己的嗓子都要喊破了。 這真的不一樣啊。 盡管和四年前相比,這個奧運會女子百米當前最佳戰績連當時的前三都進不了。 但只要戰勝其他人,就足夠了。 何況秦蓁向來都是越跑成績越好,說不定還能在決賽中跑出更好的成績呢。 運動員先后出場后,在起跑線處再次被隆重介紹。 觀眾席上的亞洲面孔并不算太多,但還是組織起了紅旗的海洋,遠在歐洲打拼的國人們組成拉拉隊給秦蓁加油助威。 熟悉的聲音是那么的響亮,在秦蓁看來,幾乎響徹了蒙錐克體育場。 當時間來到十一點五分時,百米決賽進入倒計時階段。 發令槍響后,觀眾們rou眼并不能分辨出那些女飛人們到底用了多長時間來反應,但rou眼可見的,處于第四跑道的那個小個子跑得最快。 當然,緊挨著她的獨聯體運動員和德國選手也都邁著大長腿,大步流星的追趕。 不要被帶了節奏。 用自己的比賽節奏來跑。 賽前教練一再如此吩咐,那個中國人起跑非常出色,但也只是起跑出色。 半程后她的沖刺能力沒那么強,只要能維持住前面的節奏,沖刺跑反超并不難。 同樣被這么交代的還有馬妮娜。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尤其是之前還跟秦蓁同場競技,馬妮娜更是深有體會。 然而當來到最后四十米階段,德國人沖刺竭力縮小差距時,她發現這差距并沒有縮小太多。 視線前的人依舊在前面,并沒有被她甩到身后。 差距不斷被縮小,再縮小。 再來十米,她肯定能追上四號跑道的人。 只需要十…… 沒了。 終點線被踩在腳下,沒有十米。 連一米都沒有。 作者有話要說: 唯一一個男女同場競技拿下冠軍的運動員 張山 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雙向飛碟 后來取消了男女混合比賽 第158章 東方飛人41 百米跑道很長, 有那么一些運動員窮其一生都沒辦法站在這里。 可百米跑道又是那么的短,只需要不到十一秒,就能跑完全程,你便是有心有力卻也沒有了時間。 比賽就這么結束了, 真的是轉瞬即逝。 決賽前, 三個歐美選手是冠軍最有力的爭奪者。 對秦蓁, 更多的說法是這人吃了藥。 不然怎么可能這么突飛猛進呢。 誰都知道, 中國那么的窮苦, 怎么可能培養出優秀甚至頂尖的田徑運動員呢? 肯定是吃了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