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頁
墳頭前散發著淺淺的酒香。 遠方,有朝陽從那林間躍起,將金色的光芒揮灑在大地上。 “那要是失敗了怎么辦?” 有聲音從背后響起,秦蓁轉頭看去,那是一個有些陌生的面孔。 好像也不屬于新的墾荒者隊伍。 年輕的女同志著一身軍綠色,短發十分的干練,娃娃臉上有一個淺淺的梨渦,憑添了幾分可愛親切。 秦蓁笑著回答,“那就再試嘛,總有一天會成功的?!?/br> 這話讓女同志笑容更加燦爛,她朝著秦蓁伸過手來,“你好秦蓁同志,我是蘇慧蘭,東北農學院土壤肥料系57屆畢業生,想跟你一起搞墾荒育種的工作?!?/br> 金色的光芒灑在蘇慧蘭身上,不遠處有更多的年輕人朝著秦蓁走來。 他們有的穿著軍綠色的單衣,有的一身灰藍,都沐浴在朝陽下,臉上洋溢著熱情與希望,“秦蓁,我們想要跟你一起搞墾荒育種的工作?!?/br> 作者有話要說: 嚶,一起搞事業! 第25章 談戀愛不如種地25 東北農學院的畢業生前來支援墾荒隊。 這是一支年輕的隊伍, 今年剛畢業的學生。 他們原本可以去各地的農研所工作,起碼不需要來這苦寒之地的北大荒。 但當這些畢業生們輾轉得知在陀羅縣有這么一批來自北京及周遭地區的青年們,如同詩人筆下那般“以百倍的努力和勇氣,向困難進軍”時。 墾荒青年的熱情點燃了農學院高材生的激.情。 去哪里研究不是研究? 要去, 就去最困難的地區, 去最需要他們的地方。 北大荒的廣袤土地, 難道還有比這更合適的試驗田? 蘇慧蘭七人, 在畢業后收拾行囊, 來到了北大荒,來到了墾荒隊的駐地。 她見到了秦蓁。 和想象中有些不同。 她以為秦蓁會是一個身材高大健壯的女人, 但實際上, 秦蓁瘦削,皮膚被這黑土地暈染出六月的麥田色。 但是那雙眼睛是如此的明亮, 仿佛滄海桑田如云煙, 那雙眼睛卻猶如日月掛在那里, 亙古不變。 蘇慧蘭是一個健談的人, “我前段時間正好去了吉化化肥廠,那里很快就要投產了,不過我打聽了下,咱們這邊分不到化肥?!?/br> 那些化肥,絕大部分都要用來出口掙外匯。 國家太需要錢了。 秦蓁沒有從年輕的畢業生臉上看到失落,這張還有些青稚的面孔斗志昂揚,正如她的話一般,“沒化肥沒關系, 咱們可以自己研究嘛,說不定還能搞出咱們自己的化肥生產線呢?!?/br> 當即有同伴“潑冷水”,“蘇慧蘭, 你少吹牛皮?!?/br> 蘇慧蘭瞪了一眼,“金康你對自己這么沒信心?虧你還是農機系的學生呢?!?/br> “我是農機系的學生所以這才謹慎啊,你以為造生產線那么簡單呀,真要是這么簡單,怎么還犯得著給那些蘇聯專家那么高的補貼請他們來搞建設?” 這下子蘇慧蘭說不過了。 蘇聯專家的待遇的確很高,國家每個月要支付這些蘇聯專家1500-3000盧布的工資。 這些錢,能養活多少工人啊。 “誰讓咱們的水平不夠呢?!碧K慧蘭臉上的沮喪并沒有維系多久,“不過我相信,我們可以的,弟子不必不如師,咱們只要努力學習,總有一天能趕得上他們!你說對吧,秦蓁?!?/br> 金康見狀小聲嘟囔,你這后半句是不是太拉胯了?明明前面壯志豪情還挺激勵人的。 他不熟悉秦蓁,只是來的路上聽蘇慧蘭說了這個墾荒者的好多故事,什么槍法如神、一個人撂倒一頭野豬、智斗猶太人。 那些到底是故事,不知道被添油加醋多少呢。 要是信了,他就是個傻瓜! 秦蓁并沒有注意到年輕人的小心打量,她目光灼灼的看著蘇慧蘭,“當然,再過五十年,我們肯定能趕上他們?!?/br> 五十年。 這個數字讓蘇慧蘭愣了下,“那時候我都要成老太太了呢,不過我相信你,五十年太久,我們只爭朝夕!我聽說你在這邊有試驗田,有什么想法嗎?我們可以討論下?!?/br> 朝陽像是母親一般慷慨,將所有的溫暖都揮灑給這片土地上的人。 秦蓁的聲音也溫和了許多,帶著春風的溫煦,“我前些天睡覺的時候想了個農家肥的配方,但是還沒試驗,還需要找一些東西?!?/br> 蘇慧蘭的大眼睛眨動,“什么,你說來聽聽?!?/br> …… 這支高材生的小隊伍很快就融入到墾荒隊中。 當楊國華意識到,這群新來的年輕人不是來玩耍,也不是單純的為了采集樣本,七人小分隊和他們一樣,都有著扎根北大荒的打算。 他迅速地做了分工,“要不秦蓁你往后跟他們做實驗好了?!?/br> 不缺秦蓁這么一個人去扶著開荒犁墾荒。 但他們缺的是好的種子,缺的是肥料。 如果真的能折騰出高產的種子,哪怕一畝地能增產十斤,那一公頃就能多一畝地的產量。 他們這六千公頃的農田,就能多產出九十萬斤的糧食。 九十萬斤啊。 楊國華想想就覺得激動,他抓住秦蓁的手,“你就放心的去研究,需要啥就說,要是人不夠跟我說就行?!?/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