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頁
她知道白小蟬的遭遇,對白小蟬只有同情,并無厭惡。 其實陳桂花心也軟,問題是她不當家,她在白家毫無話語權。 李春花與她不同的是,現如今李春花是一家之主,上午公婆下無男人,就一個兒子一個女兒,一個兒媳婦。 她現在是家里最年長的,她想做什么完全可以自己做主。 江家其他人也都沒意見,經歷了這么多事后,江二嬸對白小芽只有佩服,無論白小芽做什么,她都不再反對。 江二嬸并不傻,她心里很清楚,白小芽是個能干的,與白小芽打好關系,對他們家只有好處沒壞處。 至于江三嬸劉翠蓮,她更是個心思通透的,自然也不會反對。 原本江家就是逃荒來到這的,也沒有什么祖宅風水一說,他們在意的只是能吃飽飯就行。 至于地里多埋個外人,反正是埋在江遠山家的地里,礙不著他們什么事。 他們就算不同意,也沒用,是江遠山家的地,人家想埋誰就埋誰。 白小芽沒替白小蟬辦喪事,就只是找了風水先生來看墳地,定下入殮下葬的日子。玄學點說,圖個安心,確保安安穩穩不詐尸不出錯就行,也不講究旺不旺的。 到了期,她請來幾個人幫忙,把白小蟬簡簡單單給安葬了。 至于做法事辦喪宴、請賓客啥的,這些統統都沒弄。 白小蟬情況特殊,她本是白家的女兒,嫁到了柳家,死后卻埋在江家。 她這樣的情況,怎么辦喪宴嗎?沒辦法辦喪宴。 辦喪宴是請村里人和族親到家里來為死者哭喪送行,順便吃齋席…… 可江家人總不能過來給白小蟬哭喪,沒有這個說法。 至于白家人,白永貴一直把白小蟬當成恥辱,自從白小蟬嫁出去后,他再也不認這個女兒。 連白永貴這個生父都不來,白家其他人更不可能來。 只有陳桂花,趁著中午元寶午睡時,跟做賊似的偷偷趕了過來。 發送白小蟬的那天,陳桂花從進門就一直哭,直到下葬完,她還在哭。 白小芽安慰了她幾句,便送她回去??斓桨准視r,白小芽便走了,連白家的門都沒進。 送走白小蟬后,白小芽沒敢在家逗留,急忙趕回了鎮上,頭七那天她再回來給白小蟬燒紙。 眼看著快過年了,飯館不能再關門。她還得活著,還得繼續向前走。 回到飯館后,白小芽用曬干的艾草把屋里上下熏了個遍,又在各個角落撒上桂花。 熏香那些東西,都是富貴人家才用得起的,她用不起。 她現在的經濟條件,只能用艾草和桂花去去味。 艾草是她在端午節時到山里割的,曬干后一直掛在后院的大門后。 桂花是院里這棵桂花樹上打下來的,足足有大半壇子。 熏完艾草,又撒了桂花,屋里的藥味和血腥味淡了許多,不仔細聞,幾乎聞不到。 照顧白小蟬的這段時日,她飯館生意急劇下滑。 每每有客人上門,聞到nongnong的藥味人家就走了。 現在想要再挽回客流量,她只能再做點新花樣出來了。 她不僅要做新的吃食,還要像頭天開業一樣,拿著吃食滿街去發,讓大家品嘗,只有這樣才能再次快速的把客人吸引過來。 第102章 下雪天和火鍋更配哦 今年的冬天, 似乎格外的冷,比去年要冷許多。 眼下年關將近,天也越來越冷。 尤其是到了夜里, 屋外冷風呼嘯, 凜冽的寒風從四面八方強勢擠入屋里,冷得人直哆嗦。 這樣的冷天氣, 無論你穿多厚,要是不在屋里燒個爐子, 是沒法抵御寒氣的。 在這種時候, 鎮子上的人往往都會早早的關了門,在屋里圍著爐子吃些熱湯熱飯。 吃過午飯,白小芽在最后兩個客人走后, 就關了臨街的正門。 由于天冷,書院也已經放假, 江遠山不用再去書院, 每天就在家里看書。 此時他正在后院的廊檐下圍著火爐邊看書邊烤番薯,爐子上放著三個番薯, 他看一會書, 用鉗子翻一下番薯, 以防烤焦了。 黃寧在院里備菜,江玉紅在灶房燒火,白小芽炒火鍋底料。 今天白小芽打算做火鍋來吃,江玉紅一聽要吃火鍋,激動得午飯都沒吃多少。 這是他們第二次吃火鍋, 上次吃還是夏天的時候,一家人坐在院里的桂花樹下,吃著火鍋吹著晚風, 聽著蛙鳴,熱得滿頭大汗,卻酣暢淋漓。 之所以想到吃火鍋,是有原因的。 發送完白小蟬,白小芽回到飯館已有三天了。 這三天都是她親自在做飯菜,可飯館的生意依舊很慘淡,沒多少人來吃飯,就連平日里經常來的一些客人,自打白小蟬住進店里后,他們就不再來了。 原本她是想再做些吃食到街上去發,好吸引客人到店里來。 可現在寒冬臘月,正是最冷的時候,街上的人并不多。不比她剛開業時,那天正好是在正月十五的上元節,街上人來人往,好招攬生意。 現在若是再用那招,可能沒那么管用。眼看著每天入不敷出,白小芽心里很慌。 所以她想到了吃火鍋這個方法,麻麻辣辣的火鍋味,越吃味道越香,順著冷風飄到街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