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送飯7.14
唐豆豆站在墨宅大門口的臺階上,看著奔馳而去的墨色背影最終變成一個黑點,漸漸消失在視線里,一股說不出的惆悵占滿了心田。 “夫人,我們回吧?!鼻嘁驴粗贫苟雇h方黯然的模樣,心中也不好受。少年夫妻,成婚還不到一年就面臨著分離,何況夫人還懷著孩子,少爺又是去的充滿著未知危險的戰場,這里面的不舍與無奈也知道他們當事人體會的出來了。 唐豆豆看著東方地平線上那一暈紅霞,絢爛多彩,千姿百態。艷紅的太陽已經跳出了地平線,今天應該又是一個明媚的艷陽天。如此好的天色,她實在不該辜負了啊。 唐豆豆輕輕撫摸著自己的小腹,暗道:寶寶,你爸爸走了,我們娘倆可要好好的乖乖的等他回來哦,他很快就會回來的,對吧。 “回了?!碧贫苟拐玖艘粫?,果決地轉身回了墨宅,他已經走了,而她還要好好的過,可不能陷在憂傷里不可自拔,傷了肚子里的寶寶。 唐豆豆受到現代的教育,雖然沒有生過孩子,但基本的常識還是知道的。孕婦的情緒對于整個懷孕期間母親和孩子都有重要影響,更乃對至以后孩子的發育成長都至關重要。所以,她要放輕松心態才行。 “青衣,中午多燒一點揚哥兒喜歡吃的,我們中午去睿書學院送飯吧?!碧贫苟瓜胫呀浻形辶諞]有見到他了,頓時有些想念,也許正是因為墨九慕的離開,讓她止不住特別想念親人吧。學院要十天才沐休回來一次,今日他不能過來,她可以去看他啊…… 青衣想著少爺剛走,夫人必然心情會低落,去揚哥兒那看看也好,這樣就可以轉移一下注意力了,“好,我一會就去準備起來?!鼻嘁滦廊淮饝?。 別問她怎么就知道唐豆豆心情會不好的,要知道唐豆豆可是一直微笑著的啊。一個人的悲喜情緒可是由內而發的,強行歡笑和歡欣雀躍還是很好區別的,何況練武之人,五官本就比一幫人靈敏。 唐豆豆回到慕思院,平日里這個時辰,她肯定是沒有起床,要賴在被子的磨蹭呢。每到這個時候,他總是無奈卻寵溺地隨她去。有時候還會陪著她賴床。也就她了吧,上無公婆要伺候,下無兒女要cao心,就是那些內宅家事,身邊有青衣這個助手,基本也不用她費神。 今早墨九慕本是打算悄悄起來,悄悄走的,只是,唐豆豆心中有事,自然睡得沒有往日那般熟,可不就一起起來了嘛。想到墨九慕看她醒來并起身時那懊惱的表情,她就不由自主的笑了。 他的好,一幕幕在腦海中閃過,原來這個男人已經付出了如此多,可如今,他去戰場拼殺,她卻不能與他同甘共苦…… 笑著笑著,唐豆豆唇邊就泛起了苦澀,雖然只是一瞬間,她還是懊惱了。 哎呀,說好要保持好心態的,又不由自主憂傷了,這可不好。 唐豆豆微嘆口氣,想了下,來到了書房,拿起書桌上的筆開始畫連環畫,還是找點事做做吧,不然一歇下來,她就會不由自主想起他來。唉,人的情感自然流露又怎么可能一下子就被控制著,想如何就如何呢。 一個上午,唐豆豆就耗在了書房里了,期間,雪娘過來不亞十趟,一會就讓她出來走走轉轉,孕婦也是不可以久坐的。 中午,唐豆豆早早掐好了點,吃過早午飯后,一行人上了馬車,朝著睿書學院出發。 睿書學院建校已經有四百多年了,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國家棟梁之才。 睿書學院的院長正是五皇子寧王李勵的外祖父宋知隨。宋家也是真正的百年書香世家,家中子孫各個品行端正,人才輩出??墒?,他們志并不在仕途,在朝為官的倒是少數,也沒有爭強好勝之心,只在本職崗位上兢兢業業過著他們的小日子。 在朝中,說實話,宋家的人緣是真的好,也是他們安分守己,對人謙和有禮,而且更重要一點,睿書學院里的先生一共三十多位,卻有十來位是宋家人,乖乖,那得教出多少門生啊,他們宋家雖然在朝為官不顯,可架不住他們門生多不勝數啊,這些人在朝中可不就成了一股勢力,這樣,誰不得給他們宋家幾分面子呢。 學院中午有一個時辰的休息時間,也算是自由活動的時間。如果有人探訪,也只有這個時辰才會放人進去。 天勤去跟門衛打過招呼,做了登記,很容易就領了臨時出入牌進去了。 進入書院就不能坐馬車了,天勤在前面領路,他這里來過幾次,路也熟悉。唐豆豆悠哉哉隨后跟著,邊走邊看,興致勃勃,青衣提著食盒跟在一邊,密切關注著身旁唐豆豆的一切行為,以防有意外發生。 書院雖然坐落在皇城東區,黃金地帶,占地卻是遼闊,幾百年的時間,一簇簇樓閣庭園卻是盡在參天古木的掩映之中了,許是圣賢詩書的渲染,連帶殿閣也沾染了清幽風雅的韻致?;乩容氜D曲折,以圣禮殿為中心,組成一個錯落有致、相得益彰的龐大建筑群。 “天勤,我們這是要到哪里去找揚哥兒???”唐豆豆看著進入書院不久之后,轉了幾個彎,就不時看到有三五學子會一起往同一方向走去。 “夫人,現在是吃午飯的時辰,您看他們手中都沒有拿書本,該是去飯堂了吧,我們也去那里,定能找到揚哥兒的?!碧烨趲е贫苟鬼樦肆鞫?,很快就到了飯堂。 進入飯堂,只見一排排長桌整整齊齊擺放在大堂里,已經有大半位置被學子們坐下了。 “快看,揚少爺在那里呢?!鼻嘁卵凵窈?,進門就開始張望,很快就找到了揚哥兒。 唐豆豆順著她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看到了揚哥兒,他穿著學院統一的月白色學子服,頭上發髻上是用一根紅色發帶纏繞固定。 這時,唐豆豆才發現,這些學子們不論年紀大小,都是著統一色的月白色學子服,可頭上的發帶卻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