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頁
書迷正在閱讀:我靠趕海養家糊口[女尊]、我在魔頭手下當演員、當學神去了垃圾中學以后、小師兄,借點靈力可好、萌寶逆襲:醫妃娘親不愁嫁、謀金枝、我靠惡毒成為六界黑月光、朱砂痣她重生了、火影:我真不想當叛忍、延遲熱戀
那吳秀才還當什么事也沒發生過一樣,找來那廖郎君商量婚事,只是那廖郎君原本就是因為家里兒子太多,他在家分不到多少家財,不介意做那上門女婿,只是哪個男人能接受家里的娘們給自己戴綠帽子? 這親事他卻是不認了,只上門跟那吳秀才說道:“只怕這門親事有變,誰也忍不了自己做了那烏龜王八蛋去,只怕令愛已有了更好的去處,如此只盼著好聚好散?!?/br> 又想著這吳秀才有功名在身,這幾年雖然沒落了,倒也是自己家這種普通老百姓惹不起的,生怕那吳家不要臉倒打一耙,反正這門親事做不成了,也不替那苓娘隱瞞了好事,把這事宣揚了出去。 一時之間,吳秀才家又生米煮成熟飯的事又成了飯后談資,您給品品這個又字,想來是家學淵源了。 那吳秀才沒法子了,只好讓那逆女說出了那男子的住處,自己上門興師問罪去了。 上門一看,呦呵,老熟人。 作者有話要說: 詩句出處: 八月十五日夜玩月[劉禹錫] 天將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凈,秋澄萬景清。 星辰讓光彩,風露發晶英。 能變人間世,翛然是玉京。 第37章 、決心 那錢秀才本來中秋過后就要回荷花鎮,?哪里想到自己惹了一個那么大的麻煩,他倒是想回荷花鎮,但是他又怕那師爺日后跑到荷花鎮去興師問罪。 畢竟他家這宅子,?跑不了,別人稍微一打聽就知道了,到時候在荷花鎮鬧得難看才是真的丟人丟到家了,所以只能呆著這縣城的宅子,?等著別人上門興師問罪。 可是他左等右等,?等了好些天都還沒等來人,原本他松了一口氣,?只以為那女郎只是哄哄自己,或者她說的是真的,?但是她家覺得丟人就不敢上門興師問罪,?哪里想到他收拾了一下準備回去,這人就來了,?這人,真是讓他嚇了一跳。 可不就是以前的街坊,?吳師爺嗎,錢秀才整日呆在自己書房讀書,?連家人都很難見到他,?何況是街坊,只是他們都是秀才,?都在荷花鎮上,?自然認得對方。 沒想到苓娘的爹竟然是吳師爺,?這下真的尷尬極了,以前錢秀才和吳秀才都是稱呼對方為兄,如今倒是不知如何稱呼了。 到底自己理虧,?錢秀才先開口道:“吳師爺…” 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這吳秀才早就不是師爺了,冷冰冰道:“如今我已經不是師爺了,不必如此喚我?!?/br> 這錢秀才真是兩耳不聞窗外事,吳秀才在心中回想了錢秀才家里婆娘的家世,幸好她家不過一介商人… … 所以等到九月底,那鄉試放榜都夠時間了,錢家發覺不對勁的時候,錢秀才回荷花鎮了,一起回來的,還有吳秀才和他閨女。 錢秀才一回來,話也不多說,只跟著蔣氏說了想和離。 那蔣氏真是懵了,官人不過是出門趕考一趟,回來怎就要跟自己和離了,只那錢秀才支支吾吾就是不肯說,他倒也不敢說是要休妻。 概因本朝律法中有三不去,其中之一就是家中娘子持舅姑之喪不能去,他家老父老娘的喪事都是蔣氏cao辦的,自然不能休妻。 蔣氏只是初初被當頭一棒,再聽縣城里哥哥派過來的下人說的在縣城聽到的那些流言蜚語,那廖郎君傳出得流言里,可沒說那成了好事的男主人公是誰,蔣氏卻是頓時回過味來。 看自家官人這回回來也不天天呆書房了,倒是天天往吳秀才家跑,再想想吳秀才家那個二十幾還沒嫁出去的閨女,想來那吳秀才帶著閨女回荷花鎮,不止避風頭那么簡單。 這個老不羞的,竟然找了個比自己兒子小的姘頭。 蔣氏自嫁給錢秀才,自認為自己盡了做為娘子該做的事,自己這姻緣是父母之命,對著錢秀才她倒沒有什么愛得死去活來,再說就算有情愛,只這幾十年的生活,早就沒了。 只是自己這幾十年因為官人萬事不管,自己家里家外地cao心,如今年紀大了,竟是落得這種下場,一時心有戚戚,卻又無可奈何,痛哭了起來。 自打錢衡懂事起,他娘在家里就是頂天立地的存在,不管是外頭應酬營生的事,還是家里吃穿用度都是他老娘一手抓,哪里見過他老子娘如此失態,一時對自己的父親越發不滿起來。 那錢秀才才不管了家里的孽障如何不滿,這幾天他算是回過味來了,那吳秀才趁著自己心虛,提了以后讓自己和苓娘的第一個孩子跟他吳家姓,他當時只害怕那吳秀才去縣衙告他,以后他在這就混不下去,還能不答應。 如今他明白過來了也不氣惱,只因他之前被苓娘算計,如今說什么都要娶她了,一旦接受了這個事實,他倒是越發感受出苓娘的好來,苓娘自小就跟著讀書識字,自然能跟他聊到一塊去,加上年紀輕,倒讓錢秀才越發喜歡起來。 如果說當時在縣城是半推半就,如今倒是愿意了,且那苓娘說了,她爹是秀才,他也是秀才,以后他們倆的孩子,至少也能考個秀才回來。 這話說到錢秀才心坎里了,他越發覺得有道理,想想自己年紀輕輕就中了秀才,為何自己的那幾個兒子死活就是考不中呢,估摸著是那老妻太不給力,生出來的兒子不夠聰明罷了。 他現在年紀也大了,不想再科考,以后若是再有孩子,自然是好親自好好教導,不然他們老錢家真是后繼無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