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大膽刁民!
大唐,天授二年,正月十六! 雖然進入天授二年已經有半個月的時間了, 但是從正月十六開始,這才算是天授二年真正的起步! 帝都長安,刑部衙門, 今日一大早,刑部衙門外面便跪滿了浩浩蕩蕩的百姓! 只粗略這么一數,怕不是有上千人之多,上千百姓全部都跪在刑部衙門,這絕對可以說得上是一件大事兒了! 刑部衙門內,有官員急匆匆跑出來,看著跪滿一地的百姓,頓時間額頭不由冒出冷汗來, 刑部是掌握刑律訴訟之地,門前跪著這么多百姓,這要是被陛下得知,恐怕刑部衙門上下一體官員全都沒有好果子吃! “爾等刁民究竟想干什么?難不成想要圍攻刑部衙門不成,還不速速退去!” 說話的是一個刑部員外郎,五品官職雖,然說不上低,但是在刑部衙門別說是一把手二把手,恐怕就連六七把手都排不到號! “大人,我等都是前來喊冤的,我等有天大的冤枉,要大人為我等做主??!” 這位刑部員外郎不說還好,這么一說,跪在刑部衙門前的這些百姓,頓時間一個個哭天喊地起來,仿佛一個個都有殺父奪妻之仇在身一般! “爾等這些刁民當真是毫不懂事,爾等有何冤屈,自可告知爾等父母官,由父母官為爾等做主,如今我大唐治下,國泰民安,律法嚴謹,你等私自聚集,跪在刑部衙門面前,這成何體統,還不快速速散去!” 這刑部員外郎,一聽都是前來喊冤的,頓時間放下心來,刑部衙門本來就是處理這些事情的,只要這些人不是聚集起來準備圍攻刑部衙門,就沒有什么太大的問題! 不過按大唐律法,各地百姓如有刑獄訴訟或種種冤屈,只能先報備各地父母官,由父母官進行審理,整理卷宗之后在逐級上報, 如有人命關天的大案,需要交刑部復核,皇帝圣批之后,才能夠決定犯人生死! 但是百姓們想打官司,也不是隨便就能打的,在正常情況之下,就只能夠向當地父母官報備,不能夠越級告狀,而且也不能夠以民身告官身,這是大唐律法當中尤為重要的兩點! 不能夠越級告狀,原因自然很簡單,如果都能夠越級告狀的話,那么恐怕就沒人愿意在父母官那里打官司,全都跑到上層衙門這里來了,如此一來,上級衙門哪里負荷得了這么大的工作! 而至于不能夠以民告官,則純粹就是對于特權階級的一種保護, 畢竟隋唐時期科舉制雖然成型,但是還不足以達到讓寒門徹底飛黃騰達起來的地步, 尤其是門閥氏族的力量在隋唐時期依舊還很是頑強,而這種不能夠以民告官的制度,就是這種情況的體現! 當然說是這么說,但總有例外,畢竟即便是再圣明的君主,也不敢保證治下各地父母官,全都是清正廉潔之臣,誰也不敢保證自己治下會不會出現那些貪贓枉法之輩,欺壓百姓之徒! 而遇到這種人,如果不能夠以民告官,不能夠越級上訴的話,那老百姓豈不是被欺壓的死死的, 所以特殊情況之下,這兩種規矩可以打破,但是以民告官,越級上訴者,先不管你究竟有沒有冤屈,必須要先來四十殺威棒, 這四十殺威棒打下去,輕則皮開rou綻,重則一命嗚呼,所以以民告官越級上訴者,基本上很少見! 而此刻刑部衙門面前跪的這上千人,幾乎可以說全部都是越級上訴的, 因為除非是皇帝親自指派案子,否則沒有任何案子是直達刑部,由刑部直接辦理的, 當然如果刑部衙門要強行接管各地衙門的案子,這是以上包下原則,沒有任何問題! 當然一般情況下刑部衙門是沒有這么無聊,會去主動管下級衙門的案子,因為大多數下級衙門都巴不得把案子塞到刑部來! 不過像如今這種,刑部衙門面前,一次性匯聚上千人,全部都來喊冤的這種情況還是極其少見的, 最起碼這個刑部員外郎在刑部任職期間,還從未見過這樣的事情! “爾等刁民,速速離去,否則的話休怪本官不客氣!” 這位刑部員外郎頓時間強打精神說道,這種情況絕對不能夠允許在刑部衙門面前發生! “大人,您就是打死草民,草民也絕對不會離去的,除非大人為草民申冤,否則的話,草民便一頭撞死在刑部衙門!” “沒錯,反正都是活不下去了,既然朝廷不為我等做主,那我等還不如干脆一頭撞死得了!” 刑部衙門面前的這上千百姓,頓時間齊聲喊冤,大有魚死網破,一頭撞死在刑部衙門面前的打算! “刁民,當真是一群刁民!” 這刑部員外郎頓時間被驚的連連向后退去,還從未見過如此膽大妄為的刁民! 刑部衙門面前,突然間出現如此之情況,自然是引來大量的長安百姓圍觀, 長安百姓本就愛看熱鬧,此刻刑部衙門門前這么大一個熱鬧,頓時間不知道吸引了多少長安百姓前來 片刻間時間而已,刑部衙門面前的這條街道頓時間便被圍了個水泄不通! “老兄咋回事兒???怎么刑部衙門面前還有人鬧事兒,不怕被抓進去坐牢嗎?” 有來得遲的長安百姓,頓時間不由好奇問道,但還是莽著勁兒往里面擠! “你個散片,你還擠,我跟你說還不行嗎?” “我就看一眼,看一眼就走,我等會兒還有事兒呢!” 但剛才說話的這個長安百姓依舊鍥而不舍的往里面在擠! “有事兒你忙去啊,有啥熱鬧可看的,不就千八百號人跪刑部衙門面前告狀嗎?” 被擠的這個人同樣也不甘示弱,現在你是這樣說,待會兒擠進去了恐怕就舍不得出來了吧! “啥玩意兒,上千號人擱刑部衙門面前告狀,有意思,這真要看看!” 剛才往里擠的這個長安百姓聞言,頓時間擠的更起勁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