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兩廂情愿入楊府
燕赤霞騎著馬緊趕慢趕,終于在天色完全黑下來之前趕到了靈寶縣境內,在一處集鎮上落腳。 此處集鎮燕赤霞年輕時曾經來過,它是曾經的弘農郡郡治故地。不過在隋唐、宋朝年間數次更名,弘農郡不再作為地名使用,幾經變幻后如今已是陜州靈寶縣所屬。只是如今靈寶縣的縣治已搬遷至西南方向的數十里之外,這里就成了一處比較普通的鄉鎮。不過即便是如此,此處集鎮也甚是繁華。(如今河南靈寶市大王鎮) 燕赤霞按照往年的記憶,輕車熟路的找到一家臨街的客棧落腳。 燕赤霞一番洗漱過后,本想著痛痛快的吃喝一頓,一解心中之郁悶。誰知數過銀錢后才發現自己的盤纏已然不夠他這樣大手大腳的花費。就是省吃儉用,也已然用不了幾天! 想著接下來該如何去籌錢,燕赤霞不由的頭都大了三分,心里更有些自責。 楊灼當初是給他準備了充足的銀錢,只是他一路上施舍過多,加之食物價格大幅上漲,所以如禽還在去途中就不夠了銀錢。而返程的盤纏更是沒有著落。 見此情形,燕赤霞只能點了幾角酒,然后稍稍的點了二道菜蔬下酒和進食??嗫嗨妓魅绾螠悏虮P纏! 燕赤霞想了許久,也沒有想到如何解決盤纏不足的問題。雖然有幾個法子,但并不見得能湊足回程的銀錢! 聽著客棧外的打更聲,燕赤霞發現不自不覺中已經到了二更天。搖了搖手邊空空如也的小酒壺,再摸摸自己沒有任何飽感的肚腹。燕赤霞啞然失笑! 燕赤霞身材高大、又是習武之人,本來飯量就大,加之下午還在面館打斗一場,并急急趕路到客棧。早已是餓的前胸貼后背,燕赤霞點的這些飯菜根本就填不飽他的肚子。 抱著車到山前必有路的想法,想想明日里又還有要事要辦,燕赤霞又讓客棧小二準備了一些rou食和酒菜送到客房,吃飽喝足后酣然入睡。 燕赤霞想到的湊錢方法很簡單,就是找人求助。 古代交通不便,要是出遠門時難免會有各種困難。而人們又因為各種原因總是需要不斷的出遠門周周轉,所以找人求助是在所難免之事。 普通老百姓也就罷了,但是一些文人雅士、江湖上行走的術士、游俠兒都喜歡到世家名門、豪俠巨富中去求助或者是請求支援。而許多世家名門、江湖中的豪客也喜歡幫助他人,借此宣揚其家族或者個人聲名。 古人好施是有依據的,其中比較出名的就有戰國時期的孟嘗君田文、西漢豪俠郭解,還有《水滸傳》中的及時雨宋江以及九紋龍柴進等等,都是以樂善好施聞名天下。 在客棧用過早飯后,就向店小二打聽了他想要求助的對象——楊府的住址。抱定主意用過飯后就上門求助。 燕赤霞想著向楊家求助也有緣由,早先他是一名進士,在元朝年間,南人、漢人中的進士總共才有四五百名,雖說稱不上鳳毛麟角,但是這么上百年的時間,老死的老死、夭折的夭折,能夠剩下來的進士已然稀少。 而弘農楊氏不僅是弘農郡望,更是華夏歷史上頂級的豪門大閥。從西漢丞相楊敞開始,不僅有號稱“關西孔子”漢朝太尉楊震楊伯起,更與其子楊秉、孫楊賜、重孫楊彪等人造就了四世三公的不朽聲名。 楊家后代世居高官。從西晉三楊到北魏楊播兄弟,無不顯赫。隋朝隋文帝楊堅,隋煬帝楊廣,越國公楊素及子楊玄感等。唐朝的“李武韋楊”四姓聯姻,楊姓“十一宰相”世家、唐太宗楊妃、武則天之母、唐玄宗的貴妃楊玉環等皆是出自弘農楊氏。 雖然說自楊玄感兵變后楊家幾乎遭遇了重大的打擊,而武則天更是幾乎打門閥力量掀了個底朝天,但是在宋朝年間弘農楊氏依舊出現了楊時、楊萬里、楊大異、楊業(楊家將)等人物,或文或武都是天下聞名。 燕赤霞相信憑借自己文武雙全,要是去到楊家,定能討到一些銀錢做盤纏回到關中。所以退房后就騎馬直接去了楊府。 雖然店小二也說的不是很清楚,但楊家作為當地名門大戶也甚是好找。燕赤霞離開所住的客棧不遠,騎著馬只是轉過了幾條街道,就看到一棟豪宅座落在路旁,門口的墻邊上里里外外站著不少人,對著石墻上張貼的一張紅色布告指指點點。 燕赤霞見到路邊人多,遂下馬牽著它走了過去。見到眾人對著布告議論紛紛,不由的好奇心起,湊近前去細看。 原來這布告正是楊府所張貼。張貼的是招請告示,而且招請的還不是一般人。楊府想招請的居然是懂梵文的佛門高僧或是大師。 經過一番打聽,燕赤霞才曉得楊家的老夫人好佛,所以想請一位懂梵文的僧人在楊家開道場念經。 見到布告內容,燕赤霞不由的有些遺憾,他雖然懂得梵文,對金剛經也有所了解。但他卻不是和尚,想要開設道場念經更是不能。要不然,布告中那懸賞的百兩紋銀就屬于自己的了,有了這百兩紋銀,燕赤霞就再也不用擔擾盤纏了,足夠他到了關中后再次返回汴梁有余。 燕赤霞苦笑著搖了搖頭,正要退出人群,就見有人阻住了自己的去路。 阻去燕赤霞去路的是一位中年男子,身著一身下人服飾,看裝束倒像是豪門大戶里的管事之流。那男子見燕赤霞回過頭來,連忙向他施禮揖。 “貴客氣宇不凡,想來也是位先生。不知閣下是否識得梵文?若是識得,還望先生襄助我主家一二?!?/br> 那中年男子正是楊家的管事,家里一直急著想招請懂梵文的和尚,給府上的老夫人誦經。只是在道教盛行的元朝,想要找一位游方、懂梵文的僧門高僧卻是不易。 想著只是要誦經,并不是真正的想要做法事。家里的晚輩和下人就心思活絡了! 那管家見燕赤霞身著襕衫、腰佩長劍,一副文人雅士的裝扮。又見你樣貌出眾、氣宇不凡,所以主動開口詢問燕赤霞。 燕赤霞聽到對方的這番話辭,就曉得他是這楊府的管事或管家。只是他們不是只是招請識梵文的和尚嗎,怎么連文人也請了,沒看到某一身襕衫,頭頂方布? 想到這里,燕赤霞不由的好笑的搖了搖頭,打趣著說道:“懂得梵文如何,不懂得梵文又如何?” “可惜某是個讀書人,并不是那敲鐘念佛的和尚。即便有心相幫也無能為力??!” “我倒是挺熱心那一百兩銀子呢!” 燕赤霞本來說的就是打趣的笑語,但那管事的一聽到這話后,兩眼登時就亮了。滿臉驚喜的對著燕赤霞拱手說道:“先生大才,居然識得梵文!” “快~快~快~” 那管事也不待燕赤霞回話,對著身后跟著的兩位小廝快速的吩咐道:“快把先生的馬牽進去?!?/br> 指揮完小廝牽過燕赤霞手中的馬匹后,那管事才笑瞇瞇的對著燕赤霞解釋道:“只要識得梵文就好,是不是和尚不打緊?!?/br> “我們也不是一定要打醮念經做法場,只要先生能在我家老娘子面前誦讀《金剛經》就好?!?/br> “我家老娘子就喜歡聽梵文的《金剛經》!” “讓先生見笑了,哈哈~” 管理說完這番話后,嘴里哈哈大笑,得意非凡。見燕赤霞沒有反對,當下俯身后伸著手在前引領燕赤霞進入楊宅。 燕赤霞本來就是想來楊府求助,沒想到無意間還能幫助到對方。這是他喜聞樂見之事! 見那管事邀請自己進入楊府,燕赤霞當下也不客氣。略略的整理過自己的儀容后,面露微笑的隨著楊府管事進了楊府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