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聽吐蕃王講那過去的事情
劉易這個話應該怎么看呢?或許只是出于對吐蕃王的關心,或許,這其中還有一些什么其他的東西…… 吐蕃王卻是哈哈一笑:“當然,現在整個吐蕃,就只有我這一支是正宗的吐蕃王室!” 說罷,吐蕃王突然看向劉易:“怎么了?劉易小友你可是有什么要說的?” 劉易沉默不語,為什么吐蕃王能夠成為唯一的王室?因為其他兩支互相打殺造反了? 不,造反不至于誅殺全族!那么唯一的解釋就是,當今吐蕃王痛下殺手,這才造成了事到如今,整個吐蕃王室只有這么一支! 果然,能夠坐上王位的,不論是主動還是被動,那都絕對不會是一般人! 劉易長嘆一口氣,這事卻被吐蕃王看在眼里,只見他哈哈大笑一聲,隨即道:“你便真以為大王便都是壞人嗎?不,大王都沒有好壞之分!只要符合利益,那便是好的!” 劉易點點頭:“大王說的是!” 吐蕃王又道:“其實,你知道當年在長安,我最佩服的是誰你知道嗎?不是蓋云,也不是周離,而是柴靖!” “周離雖然有才,蓋云雖然武勇,但這一切都不及我對柴靖的評價,因為他同我太像了,或者說,我在學他!” 劉易聽罷大驚:“大王此話怎講?” 雖然他已經決定了解當年的歷史,但眼下這吐蕃王的話,他卻不能全信,況且,吐蕃王拋出來的論斷也確實驚世駭俗! 吐蕃王淡淡一笑:“你道他這兩個哥哥是怎么爭起來的?一個是太子,一個是實權王子,身邊各個智囊也是多如牛毛,真會傻乎乎的相互攻伐?” 這點劉易還真有幾分了解,雖然當年的事情當事人們都守口如瓶,但這世間畢竟沒有不透風的墻,尤其是當年諸王攻伐的事情鬧的這么大,便是京城的百姓都多少知道一些。 當年,京城的形勢便是太子當權,而且太子還是嫡長子,便是這般情況,恐怕放諸任何時候都是群臣擁戴的太子吧! 可惜這并不是唯一!因為太子生母雖然是正宮皇后,但卻去世相當早,所以太子一直過繼在淑妃處;而且這太子當年出生時,彼時的皇后還只是太子妃而已! 一國之君,這帝后之名自然也不能一直空缺起來,所以在先皇登基后,前皇后病故一年后,新任皇后正式入主后宮,并且在其后一年,迅速為皇帝誕下龍子! 如此一來,一國之中,居然有兩個嫡長子了! 而且這位太子殿下因為一直長于深宮淑妃處,淑妃尋常也并不太受寵,時間一長,皇帝都有些忘了還有這么一個嫡長子在。 還是當皇帝要立太子時,朝中的老學究們居然將一個長于深宮中的太子給揪了出來,皇帝這個時候才知道,自己長久以來居然還有這么一個兒子在! 只是眼下,自己這個先皇后生的兒子雖然并不差,但深宮中的妃子能教些什么?不外乎禮教罷了,皇帝的聰明勁一點沒有,只學得了老學究的做派! 相反,自己這個新皇后的兒子自己看著長大,這聰明勁兒,簡直是自己的翻版! 可惜,即使皇帝再中意這個小兒子,但朝廷中畢竟不是皇帝一個人說了算,最終,還是老學究占了上風,太子得以上位! 只是這皇帝眼見著太子上位,卻并不太高興,眼見著皇后也一直在耳邊吵鬧,小兒子又是這般聰明伶俐,皇帝腦袋一拍,居然想出一個絕妙的點子——給這小兒子加權利! 這事是不是特別熟悉? 沒錯,和普通人家一樣!正常人家如果父親偏袒小兒子的話,大不了最后鬧的家庭不愉快罷了!但皇室這般做的話,那便是天下振動,朝廷振動了! 不出所料,這小兒子得了權利,或許還有來自皇帝父親的許諾,加上本身確實有一定的能力,居然在短時間內,聲望就有要壓倒太子的趨勢了。 眼見情況不對的老學究們馬上上書,要求皇帝撤銷王子的權利,可惜皇帝也頗有脾氣,認為這事乃是自家的是,不該由別人插手! 老學究們更是怒不可遏:若是別人的事情自己自然不插手,但皇家無小事,自己必須管! 然后老學究們天天在朝堂上為太子聲援,同時拉來自己的一眾弟子好友為太子聲援! 皇帝一看這怎么得了?自己還沒傳位便這般搞,那以后太子若是稍微有點權利了,不直接逼宮了? 然后馬上就派人把太子教訓了一頓,并禁足數月! 如此種種,似乎和當今皇帝柴靖一點關系也沒有是嗎?還真是,因為彼時,柴靖這個繼任者正跟著周離蓋云一起冒險呢,而同行的,還有一個吐蕃未來王! “劉易,你可知道為何我會這般說?”吐蕃王笑道。 不待劉易回答,他已經自己接話道:“因為我和他的命運實在太過相似,不同的是,柴靖此人,心思一直特別深沉!別看尋常時候笑臉相迎,實際上早已經將眾人算計其中了!” “而且柴靖目標一直特別明確,那便是當皇帝!”吐蕃王道:“和他相比,我早年確實屬于隨波逐流的人了!” 但聽到這里,劉易卻震驚道:“大王說的是……陛下很早就想當皇帝了?” “這是自然!”吐蕃王淡淡道:“或許別人感覺不到,但作為同類人,我怎么可能感覺不到?” “可當時的陛下什么都沒有……”劉易小聲說著,但聲音很快便弱了下來,因為現在的他,已經是大周帝國皇帝了! 吐蕃王這才長嘆一口氣:“這才是他高明的地方,我也是很多時候通過已經發生的事情反推回去,才發現那個時候,他就已經提前設計了!” “那這一切都是陛下自己做的?”劉易問道。 “當然不是!這一切需要一個非常高明的謀士,而彼時的周離便是這么一個人!”吐蕃王道:“周離確實是我平生僅見的大才,他和溫品言,若是有一個入我吐蕃,何愁吐蕃不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