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閔敏找到如意郎
閔敏這一年又當生產隊長了,農科院雇了30名農工,把30公頃的農研大地交給她當了實驗田。 農研大地,位于農科院院部的北面。通往機場的雄鷹路把這片東西1500米,南北200米的平坦如砥的大地分成了東西兩塊,一條水泥罩面的水渠南北貫穿,10口電機井的紅色泵房排成一排,泵房與泵房之間都有三個石板,中間走人,兩邊承載車輪,六面磚墻把兩塊地圈成了兩個凵型,水渠南便是鐵北的四道街,取名建華街,是用砂石鋪成的。 大地里鋪著噴淋管道,200個白色的搖動噴頭,可以覆蓋整個田地,閔敏得到這塊現代化的實驗田,如獲至寶。她meimei閔繁考上了農大植保系,她也得到了農大??茖W歷。本來可以脫產續讀本科,但是,她怕失去這塊地的掌控權,毅然選擇了留下當實驗田管理員。 這個實驗田管理員屬于后勤處的管理人員,不是科研人員,雖然科研人員也稱研究員,但是這個員走的是和教授并行的職稱系列,而閔敏這個員則走的卻是行政系列。是什么系列她不在乎,在乎的是這塊地的耕種權。 農科院的研究員、副研究員有40多個,分為豆類所、玉米所、高粱所、水稻所、谷糜所、小麥所、薯類所、蔬菜所、畜牧所、果樹所等10個科研所,助理研究員和技術員達200多人,后勤處還有在職員工100多人。聘用的農工大多是返城知青中的本院職工子女,屬于長期聘用的臨時工。 閔敏仿佛又回到了集體戶,成了這些知青的生產隊長。后勤處有農機科,種地、趟地、收割的機械化程度較高,農工們就在鏟地和收割時勞累一些,其余時間是釘實驗田標牌,掛植物品種標簽,給植物量葉子和莖高,給士壤取樣,噴藥和追肥等。 院里化肥品稱全、數量多,種子都是良種,農藥都是新品種,所有生產資料不計成本,按需使用,要的是實驗記錄。這對閔敏來說,簡直就是豪華和奢侈的實驗場,使她看到了不靠天也能種田的理想農業。 她雖然是隊長,但是種什么不是她說得算,由各研究所下達種植計劃,各所的助理研究員和技術員經常到各自的實驗田來采集數據。 有一個叫田間的農大畢業生是玉米所的技術員,180公分的大個,可謂玉樹臨風,長得不算漂亮,但是一看就穩重老誠。他是白城人,72年下鄉,76年推薦上學進了省農大,80年畢業,這是畢業前來農科院玉米所實習的。 他是一個多面手,學的是植物保護,還學會了開拖拉機,字寫得也好,還愛好打籃球。他才來半年就和閔敏看對眼了,待畢業后分到了玉米所,兩個人便開始談戀愛了。 閔敏是讓四隊戶美女們比的貌不出眾,其實她很有氣質,一雙單眼皮下本來有一雙明亮的雙眸,卻讓近視鏡擋住了光彩,摘下近視鏡后眼睛就迷成了縫,得調焦后才能睜大,一旦睜大了,十分純真可愛,其余的沒有缺彩的地方。 她的氣質恰恰從近視鏡上表現出來,她的習慣動作是用手去向上推鏡架,每推一次,都抬頭挺胸,目視對方,象能看透別人心里想什么似的。她習慣聆聽別人說話,從不隨便打斷別人,也不輕易說話,一旦說話十分噎人,說完就離開,不給你爭吵的機會。如果誰把知識說錯了,她會不客氣地糾正。 田間是一個很勤奮的農研戰線新兵,他一進農科院實習,便扎進了實驗田,整天地量啊,記啊,把農工的活都干了。不象其他技術員,到田野走一圈,要一些數據就走了。這一點讓閔敏產生了好感,她就喜歡這樣腳踏實地的男人。 但是,田間剛出校門,在記錄數據方面沒有成熟的經驗,就是拿著筆記本記流水,一個月就記了一本子。閔敏便主動接觸他,把自己的實驗日志分享給他。田間被她的日志吸引了,看了當年的,還想看上一年的。閔敏索性把她74年以來的六本日志都交給了他,他被閔敏持之以恒的精神打動了,更被閔敏的記錄方法所折服,一入職便先向閔敏發出了求愛信號。 閔敏是一個爽朗的女性,接到信號后,便表示了愿意和他相處的態度。兩個人都住單身宿舍,都在院里的食堂吃飯,很快就如膠似漆了。 閔敏掉進了愛情的旋渦,便不跟艾華、劉娜走動了。艾華的服務部掙錢了,便想起報答閔敏的啟動之恩,主動去找閔敏,給她送去了500元紅利。閔敏愛叫真,非讓艾華把這500元的來龍去脈說清楚,否則,她就不收。 艾華被她逼得沒辦法,便把她為服務部介紹刻印教材掙到的800元錢,分成了三份,她、水昜、閔敏各分1/3,把閔敏應該分得的267元當做了股份,1979年服務部純贏利1500元,三一三十一,應該得500元的原因說了出來。 閔敏一聽更不收了,她說:“我那是幫你和水昜,不圖回報,你這么做,把我們的感情都搞沒了?!?/br> 艾華說:“沒有你就沒有這個服務部,這是純利潤分紅,我和水昜多勞多得,己經在工資和獎金中體現了。今年服務部扣出工資、獎金、積累,還將贏利2000元,明年做完決算時才能發給你,你要是不收,我就犯了貪污罪,你忍心看著我坐牢???” 那時候,股份制在中國還沒有概念,艾華是在自修大學財經中發現這一知識的,便用到了她的服務部中。這一理念比中國證券公司發行第一張股票早了整整十年。 閔敏駁不倒艾華,便收下了那500元紅利,同時她對股份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當她細問公司的經營情況后,對艾華收留殘疾人的行為大為感動,她提出要把自己的股份分給任妮一半,艾華被她的行為感動了,決定把她和水昜的股份也各拿出一半,給曲靜和劉剛,從1980年開始給她(他)們三個分紅。 水昜自然沒有意見,他認為自己79年得了2000元己經夠知足的了,該做些善義行動了,同時也為任妮的未來感到高興。 林羽每星期都來艾華這里過禮拜,他己經辦妥了接班的手續,年底就回北京了,因為北京京劇院人才太多了,他被安排到了玄武區少年文化宮當器樂輔導員。而艾華的調轉卻還需一番周折,進京的路不是那么平坦的。他們決定先結婚,因為只有這樣,才有調轉的理由。然而,她們的結婚登記又遇到了計劃生育的阻擋,按規定,得在83年,艾華才到登記年齡,林羽己經27歲了,能等到那個時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