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辦起美術培訓班
一晃一個月過去了,因為水昜每天帶著同學們做一堂體育活動,很快和同學們打成了一片。他也成了體育組四名老師的朋友。 懷德縣是全國田徑之鄉,對體育運動十分重視,各學校召開田徑運動會形成了傳統,水昜知道體育比賽最能激發集體榮譽感,在體育組聽說了十月中旬學校要召開田徑運動會,才帶學生們提前出來鍛煉的。同時還一舉兩得,每天活動前都練隊型,使一年四班在上間cao時,經常得到學校廣播里的表揚,讓同學們珍惜這一集體榮譽了。 出板報成了水昜的一大負擔,6塊板報幾乎天天都有內容更新,就拿每周一歌來說吧,粉碎四人幫以后,文藝界出現了百花齊放的局面,許多流行歌曲、電影插曲雨后春筍般的層出不窮。 學校就一個音樂老師,主項是手風琴,把每周一歌欄目當成了他的陣地,每周必換,那既寫譜又寫詞的活兒,還就水昜能干。一個月中他己經出了五期,都是臺灣校園歌曲,有《外婆的澎湖灣》、《風中有朵雨做的云》、《小路》、《南屏晚鐘》、《赤足走在田埂上》,這個音樂老師叫鐘信,每出一期,他都會在板報前拉唱一番,那個欄目成了師生們最受喜愛的欄目。 水昜產生了一個想法,辦一個美術班,招上十幾個學生做自已的助手。為了這一脫身之計,他向校方提出了建議,校方正為上級派不來美術老師而發愁呢,大力支持他,把美術室的鑰匙交給了他。 水昜在《校方公告》欄目中發布消息后,一時間找他的老師、家長和學生便應接不暇了。他一下招了20名愛好者,自己班的學生隨便去學。這樣一來,他把第七節課又占上了。 水昜的美術培訓班是以傳授實用美術技能為主的,圍繞出板報為主要培訓內容: 第一個就是培訓打格子。別小看這個打格子,里面包含著板面設計、橫幅字距、欄目占幅、小題目定格、天地頭對稱、刋頭刋尾尺寸、字的行距等等。得學會丁字尺、三角版、量角器、圓規等工具的使用。例如,要在黑板上畫一條直線,必須用丁字尺在兩邊量出點來,才能劃出直線。有很多會畫畫的人都忽略了這些基本功,在這方面丁家忱做得最好,被稱為巧手,水昜在這些學生中還沒發現這樣的巧手。 第二個是培訓寫粉筆字,教他們寫楷書、魏體、隸書、行書的基本要領,讓他們選自己愛好的一種字體去練。粉筆字介于硬筆和軟筆之間,學好了用粉筆的棱和面,寫出的字很遒勁,有獨特的藝術效果。 第三個是培訓寫大字塊,那粉筆放橫了用就是板刷和扁筆。善書者不擇筆這一說法一點不假,只要心中有字,用什么書寫都是一樣的。其中描上描右是一種技巧,為了使大字醒目,通常給紅字描上黃邊,給黃字描上藍邊,使字有立體感。如果用扁筆蘸水寫上仿宋字,再用細線描上描右,水干了,那單線就會全現出立體字來。學生們學到這時,都來了興致,開始以此向家長和同學們顯擺了; 第四教他們是網格放大法,在畫刋頭刋尾時,往往要照圖片去畫,為了畫得象,把原圖打上方格,再在黑板上打上相對應的方格,就可以描點成畫了。學生們掌握這一技巧后,更加有興致了,能寫能畫,幾個人合作,便可以完成一塊板報的任務了。 這些技法傳授了半個月,國慶節快到了,水昜是邊傳授邊實踐,把全校的板報都換了一遍,許多總也不到學校的家長,都來看自己子女寫的字,畫的畫來了;寫過板報的同學如同他的作品在報紙上發表一樣,十分有成就感;水昜成了全校學生敬仰的一名老師,他們一年四班也有兩名學生嶄露頭角。 事業上的成功是要付出代價的,水昜一上班就不著家了,早晨帶飯盒出去,晚上天擦黑才回來。因為他忙完這些,還得備課,回到柏莉家連個桌子都沒有,只能在學校備完課再回家。 和他相比,柏莉輕閑多了,一天上完兩節課就沒事了,那時的政治課一年級是社會主義世界觀教育,二年級是中國共產黨的發展史,三年級講社會發展史,高一講政治經濟學,高二講辯證唯物主義,高三則講時勢政治題了。 各科老師都有教學參考書,如果不想要成果,手里拿一本參考書就能上課,那上面有練習題和答案,是老師的看家法寶。 水昜的語文課不行啊,一年級的語文課本開始正規化了,分單元編寫課文,把字、詞等基礎知識放到各單元課文后面。如形聲字、會意字、象形字,單純詞、詞組、詞義、詞性等。古典詩歌、文言文又回到了教課書中。如李白的《早發白帝城》、杜甫的《春望》、白居易的《賣炭翁》等詩歌和節選自《水滸》的《魯提轄拳打鎮關西》、節選自《聊齋志異》的《狼》、在諸子百家中選錄的《賣油翁》、《東郭先生》、《兩小兒辯日》等,占了教材的四之一。作文以說明文和記敘文為重點,培養學生的文字解說能力和敘事能力。 關鍵是許多學生連拼音都不會,底子太差了,他得從拼音補起,才能讓學生會查字典和詞典,交給他們一個拐棍。所以,天天都得備課、補課。 因為水昜天天回來晚,也不張羅蓋房子,柏莉生氣地說:“我爹一趟趟地往家推料,這院里都堆滿了,連個站腳的地方都沒有,你啥時候蓋房子???” 水昜說:“十一放假蓋,今年十一連著星期天,三天咋也蓋起來了,你在家找木匠,按設計的尺寸打窗戶吧!” “我媽都說了,開資得交伙食費了,你的糧本還在集體戶口上呢,咋領糧???你得問問,咱們不能總啃家里的供應量??!”柏莉氣囔囔地說。 顯然是她媽叨咕啥了,水昜能理解,城里不象農村,沒有定量就得挨餓。他說:“我開資就留5塊錢買煙,剩下的全交給你,你跟你媽算帳去吧!” “那倒不用,咱倆一月交20元伙食費就行,我們都開資了,兩個月一起開的,我都交給我媽了。你們還沒開呢嗎?關鍵是領量,你開資就把量領回來,剩下的錢你自己揣著,大老爺們在外面,兜里沒錢讓人家笑話。咱們十一扒房子,不能再往后延了,再延天就冷了?!?/br> “西院老樸家還得通融通融,房子往人家院里坡水,一旦鬧翻了,對蓋房子不利?!?/br> “他們家那個老樸就愛喝酒,我找我二姑父去酒廠給他買幾瓶新懷德,你送過去,興許他能開面?!?/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