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頁
臨近九月,孩子們和小老師都要開學了。 一年一度的“靳哥夏令營”即將關營。 斯野緊趕慢趕,又催著星姐打樣,做出一批“夏令營制服”,是帕米爾高原上最常見的藍天白云色。 配套的還有“夏令營徽章”,圓圓的一枚,里面是斯野尚未見過的高原春天。 換上制服的孩子們開心不已,男孩當場就跳起鷹舞。 給他們上了一暑假課的漢族大學生躍躍欲試,很快被拉入其中。 斯野當初學錯姿勢,跳成了女步,得知真相后氣紅了臉。 此時卻毫不抵觸,跟著音樂轉起圈來。 在場所有漢族中,斯野是跳得最好的。 一位小老師跳得大汗淋漓,動作還是很別扭。 他很郁悶地指著塔吉克族小孩問:“野哥,你這跟誰學的?怎么和他們跳得一樣???” 斯野笑笑,沖靳重山抬抬下巴,“你們靳哥教得好?!?/br> 小老師驚訝:“靳哥從來不教跳舞的!” “哦,那可能是那天他心情特別好?!?/br> 秋天也是喀什旅游的旺季,帕米爾高原上的樹黃了,游客爭相去“樹洞”打卡。 靳重山又變得特別忙,好像每天總有各種各樣的事找到他,雜貨鋪全權交給斯野打理。 斯野對這個小老板兼小二的角色相當滿意。 征求靳重山的同意后,還在店門口特意擺出一排衣架,賣上回做多了的衣服。 這些衣服和維族、塔吉克族常穿的不太一樣,但又融合了民族風格,很受年輕人喜歡。 星姐看過他賣衣服的視頻,開玩笑道:“干脆在喀什開個‘曠野分野’?!?/br> 也不是不可以。 斯野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 他不會離開靳重山,若論私心,他最想將靳重山帶回成都。 但靳重山似乎很抗拒離開喀什。 那他便將就靳重山。 他可以將一年劃分成很多塊,其中大部分時間待在喀什。 反正在這里也能創作,甚至他的靈感也是在這里找回來的。 公司需要他的時候,比如新品發布,比如參加展會,比如見重要的合作方,他就回成都。 現在交通這么發達,距離在愛情面前根本不算什么。 等過幾年,他還是要硬拉著靳重山到成都玩的。 網購冒菜底料算什么,他要帶靳重山嘗嘗地道的成都冒菜。 門外傳來快遞小哥的喊聲。 斯野對這喊聲已經很熟悉了。 靳重山動不動就在網上買東西。 主播說什么好,他就買什么。 斯野覺得乖乖被人騙的靳重山很好玩。 每次靳重山看直播,他都在旁邊專注地看著靳重山。 觀察得久了,他發現靳重山其實并不是多么熱衷網購。 不管是看直播,還是刷視頻,靳重山好像只是對外面的世界好奇。 高原上的生活充實卻也單調。 靳重山的無所不能也許讓很多被庇護的人忘記了,他也只是個年輕的小伙子而已。 第23章 斯野原本只是將做多了的衣服掛在雜貨鋪賣。 起初光顧的也只有住在附近幾條街的年輕人。 但那些將民族、時尚,樸實、奢華巧妙融合在一起的設計引來了出人意料的好評。 衣服銷售一空,配飾也很快斷貨。 老顧客跟他打聽什么時候有新款,慕名而來的新客人忙不迭留下聯系方式。 斯野其實沒有想到自己天馬行空的設計會在這座多民族共居的城市賣到“脫銷”。 剛成立“曠野”時,他的風格和現在很像。 也是狂野而自由的。 “曠野”里的“野”字,并非單單指他的名字,更是他追逐野性的風格。 但是工作室漸漸走上正軌,既需要他的風格來樹立品牌形象,也需要融合更多的、容易被市場認可的風格。 他在堅持自我的同時,也在逐漸變得圓滑。 就像被他帶到帕米爾高原,并最終送給塔吉克族新娘的那對耳環。 它是他的心血和杰作,卻因為過于大膽和張揚,未被選作工作室的新款。 這是一個成年人必須做出的妥協。 “曠野”也因為他的妥協與堅持,一年比一年更好。 出事之前,他在設計一件配飾、一套服裝時,已經會下意識將自己放在“曠野”的框架里。 但靳重山將他拉出來之后,他將那框架也一并掙脫掉了。 設計出的衣服夸張野性,讓人聯想到天邊的牧歌,飄在腳下的白云。 不用問工作室的同事,他也知道這不是“曠野”如今會大力打造的作品。 但只要他還在設計,星姐就很高興,將圖紙要過去,飛快制作成成品。 可這些偏離工作室核心審美的作品,在它們誕生的地方,成了年輕人們追捧的fashion。 不過斯野并不認為這是他一個人的功勞。 事實上,衣服如果只是掛出去,并不會引來那么多關注。 他有一個全世界最好的模特。 所有衣服最初都是按照靳重山的尺寸設計的,后來才制作成不同尺寸。 靳重山這“衣架子”往雜貨鋪外一站,簡直就是活廣告。 秋天過半,帕米爾高原率先進入旅游淡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