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頁
古城就那么幾條街,靳重山回來的事,民宿老板很快就知道了。 但這回靳重山很堅定,說什么都不去民宿住。 老板勸不過,在雜貨鋪里轉來轉去,挑了兩籃子東西。 結賬時才發現收銀小伙不知上哪兒去了,站在臺子后面的是個眼熟的漢族。 “??!小靳的客忍!從塔縣會來了?” 斯野笑著將貨品一件件拿出來,雖然看不懂上面寫的什么,但掃碼結賬還是會。 “是的,那天您給我的地圖很有用?!?/br> “等等等等!”老板制止斯野,“客忍不該干或!吾力提江呢?” 吾力提江就是跟靳重山打工的維族小伙,現在是旅游旺季,帶客人更賺錢,靳重山讓他去給游客當導游去了。 鋪子缺人守,正好斯野頂上。 剛才吾力提江教斯野收銀,斯野一學就會。 吾力提江紅著臉說自己當初學了一天才會。 看在斯野這么聰明的份上,吾力提江又教他打冰淇淋。 但這回不管怎么教,斯野都學不會了。 維族小伙困惑:“這個比收銀好學?!?/br> 斯野搓搓滿手的冰淇淋,“可能我對烹飪沒什么天賦?!?/br> 民宿老板還是有點沒想通,“但你是客忍,不該達工?!?/br> 斯野佯裝無奈地嘆了口氣,“沒辦法,欠靳哥錢了,一時半會兒還不了,只能留下來打工?!?/br> 老板爽朗地笑起來,“勞動好!好好干!小靳是個好人,你可以相信他!” 斯野收完錢,將老板送到鋪子外,笑道:“嗯,我相信他?!?/br> 靳重山說回喀什不只是送斯野辦邊防證,還有別的事。 果然如此。 將民宿老板勸回去之后,靳重山就出去了。 斯野般了個凳子坐在門口,懶洋洋地看著來來往往的游客和當地人,漸漸松弛下來。 都說成都是座“慢城市”,但他這個地道的成都人卻從來沒有慢過。 以前在視頻上看見小城鎮的人們用上午忙完一天的事,下午就坐在院壩里曬太陽,他只感到不可思議。 這樣的生活離他太遠,恐怕等到七老八十,他還是閑不下來。 但在喀什噶爾古老的街道上,他正享受著這一份愜意。 一邊發呆,一邊想,靳重山才是閑不下來。 大概又去為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奔走了。 沒把靳重山等回來,倒是等來了一群維族小孩。 斯野剛來喀什時就發現,小孩子是古城里最生動的風景。 他們成群結隊在蜿蜒的巷道里奔跑,看見哪個院子里有秋千、有人奏樂跳舞,或者有別的有趣活動,就會跑進去和主人家一起玩耍。 現在在他們眼里,坐在靳先生雜貨鋪門口的這個金發小哥哥,比秋千還讓他們好奇。 “要吃糖嗎?”斯野從貨架上拿下一包糖,對著孩子們晃了晃。 “要!” 好吧,沒有糖果哄不來的小孩。 斯野讓他們進入鋪子,不知道他們愛吃哪一種,便讓他們自己挑。 孩子們雖然饞,但一點不貪心,六個小孩只挑了一包。 斯野看了看,里面只有七枚糖,除了最幸運的小孩,其余每人只能分到一枚。 這包糖是他請的,他剛付好錢,正想看看誰能得到多出的那枚糖,就見其中一個女孩將金色糖紙包裹的那一枚遞到他面前。 “哥哥,我們分完了,這枚給你!” 斯野驚訝,“我也有份?” “嗯!它和你的頭發一樣好看!” “不止頭發!你也是金色的!” 孩子們七嘴八舌,說著剛在學校學來的普通話,毫不吝嗇地表達自己的贊美。 斯野展開糖紙,橙子糖在舌尖上化開時,突然感到遠處奔涌多日的靈感終于涌入了四肢百骸。 他要為這些善良純真的孩子,設計糖紙一般漂亮的衣服。 第21章 靳重山到喀什來,是給塔吉克族和柯爾克孜族的孩子們找大學生老師。 塔縣和阿克陶縣雖然都有學校,但此時是暑假,老師們很難管到每一個學生。 從幾年前開始,就陸續有嘗到教育甜頭的牧民找到靳重山,希望他能讓孩子上更多的課。 牧民們懂的不多,單單知道讀書好,小孩該讀書,暑假那么長,小孩沒有能讀書的地方,那就找靳重山來解決。 靳重山還真給解決了。 一部分愿意在暑假讀書的小孩被家長送到喀什的親戚家。 白天統一去大學校園,十來位漢族大學生免費給他們講課,陪他們寫作業。 也有一部分小孩留在高原上。 愿意去帕米爾住上一個月的大學生老師,靳重山要么親自開車送,要么讓小楊等人送過去。 給孩子們聯系老師這件事,除了靳重山,別人辦不了。 沒他那么廣的人脈,也沒他這天生的“混血”優勢。 到喀什念大學的漢族學生,不說所有,至少有一小部分,是對南疆、對喀喇昆侖有特殊情感的。 他們中一些人對這里充滿好奇,想親自感受這里的生活。 一些人想要靠自己的力量,給尚且落后的高原帶來向好的改變。 所以當靳重山找到他們,說明來意,他們不僅自己愿意,還想發動同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