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頁
既如此,自己這些天疑心陸行墨隱瞞她重生的事,也是庸人自擾,都怪自己想當然了,自己既能重生,他人自然也能的。 她沉默著不說話,陸行墨為免她多想,又道:“后來我見郡主并沒有與我相認的意思,若貿然拆穿,只怕忤了郡主的意,才一直沒有說,并不是存心欺騙,郡主若是生我的氣,就罵我吧!” 趙永樂自嘲地笑了下,半晌才嘆了口氣,說道:“我不怪你,倘若是我,恐怕也不知如何坦承……總之,既如此,咱們都說開了來,正好將前世的事情與今世核對一番,早日將那高士寧等人揪出來,保住大魏盛世,這才是最要緊的?!?/br> 陸行墨聽了,想說些什么,但見趙永樂神色淡淡的,便閉上了嘴,心中發悶,過會兒才開口:“上輩子臨城由蕭隆義把持,戰事不利,是我察覺到蕭隆義的奇怪之處,故意害他負傷卸職,此后臨城的狀況才逐漸好起來,只是當時已經太遲,京城朝廷決定與北夷說和,讓您和親……因此這輩子我提早謀劃,與其他反蕭的將領聯合,做了這個局,如今一切順利,至少北夷沒了蠻王,一片混亂,更別談侵略大魏了?!?/br> 趙永樂聞言,怔忡不已。 難怪陸行墨的行事與前世大不相同……而陸向斌也是得他特意交代,才改了言行,也就是說,陸行墨也知道上輩子陸向斌差點成了她的駙馬,還當眾拒絕她…… 趙永樂心里放著這事,但并不問出口,反而說起別的:“你今日進宮正好,林義昨日才傳消息給我,說那些在保福寺偽裝成工匠的人,來回報說趙芷螢與高士寧又在保福寺見面,不知說了什么,他們一個是皇宮女眷,一個是禮部官員,實在沒理由三番兩次湊在一處,因此可以斷定他們肯定有共謀的嫌疑,上輩子趙芷螢能那么順利地害我,肯定有人幫助,我便懷疑跟高士寧有關。這高士寧手段著實奇怪,既培養死士,又利用女眷做些陰險勾當,若非北夷jian細,那么他上輩子害和親隊伍死了那么多人,又是為了什么?” 陸行墨與趙永樂都是想著,高士寧若是北夷jian細,那么害和親隊伍死了那么多臨城將領,便是他的目的,但仔細一想,北夷若這么聰明,迂回地要害死臨城將領,為何高士寧在京城那么多年,卻不對朝廷官員下手呢? 陸行墨想起一事,便問:“郡主讓林兄派了那么多人在保福寺,就為了看著趙芷螢與高士寧二人嗎?” 趙永樂這才想起,沛兒當時自盡那些事,正好與陸行墨回攻北夷撞上,未曾傳遞消息給他,此時便都說了一遍。 陸行墨聽完,便說:“那個保福寺后山洞xue里的奇怪圖形,請郡主改日讓人給我瞧瞧?!?/br> 趙永樂提起桌案上的筆,在一張空白的紙上徐徐畫出來,邊說:“圖形我都記著,現在便可畫給你瞧?!?/br> 陸行墨便湊過來看,趙永樂鼻間恍惚聞到他身上的氣息,筆尖停滯了一下,但很快繼續畫完。 “這便是那幾個圖形,不知是不是他們死士之間聯系的暗號,有人看了圖形便放火燒山了,肯定是怕留下這痕跡?!?/br> 趙永樂這么說著,只見陸行墨拿起那張紙,仔細看了看,眼神有些凝重。 趙永樂看他彷佛認得那些圖形,心中詫異,便問:“難道你曾見過這些圖形嗎?” 陸行墨抬眼,認真看著她,緩緩道:“這不是什么圖形或暗號,而是‘肅孫族’的文字?!?/br> 趙永樂愣住,彷佛聽過肅孫二字,約莫是小時候讀書認字時,曾經學過大魏周邊的國家,才知道的,于是問他:“你識得肅孫文?” 陸行墨點點頭?!叭ヅR城投軍時,為了不讓人覺得我是好高鶩遠的世家子弟,便認真學了臨城境外幾種夷文,除了對大魏威脅最大的北夷,還有許多小族,或是逐水草而居,或是建了小小王國,雖不足為懼,但偶爾也會搶奪行經路過的大魏百姓財物,因此我留意了一陣。這肅孫,曾經有自己的國家,就在大魏西方,北夷南方處,約莫三十五年前,遭北夷并吞,如今不復存在……這些文字,寫著‘小心王女’之意?!?/br> 趙永樂聽了,吃驚不已,半晌才泄氣道:“當時以為這是什么暗號,想著要引其他人出來,沒想到竟是沛兒與他們通風報信,將我供出來,難怪高士寧要派人殺我……這么說來,果然與北夷無關,而是這個已經滅亡的肅孫族作怪了?這是為何?他們不尋北夷復仇,在我大魏境內潛伏十幾年,要做什么?” 陸行墨又繼續說:“說到肅孫,先前為了營救龐將軍,我曾讓人仔細調查北夷王室的狀況,北夷蠻王嬪妃妾室數十人,其中有個妾室,聽說曾經是肅孫的皇太子妃,不過并不受寵,我也不曾放在心上……” 趙永樂靈光一閃,便道:“難道是這個肅孫的皇太子妃慫恿北夷蠻王在大魏安排jian細?但你說她不受寵……或者她自己派人來大魏,想著利用大魏給肅孫復仇?” 陸行墨頓了下,搖了搖頭,才說:“這個肅孫的皇太子妃在十多年前就逃出北夷,不知所蹤了?!?/br> 趙永樂遺憾地嘆了口氣,這線索竟也斷了。 但是之前陰錯陽差沒能早些發覺這個肅孫的事,現在總算有些眉目,希望不算太晚。 且聽到陸行墨說北夷蠻王有數十妃妾,幸好這輩子陸行墨將那蠻王擄了來,自己肯定不需要和親了,否則實在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