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頁
但是心中總有種揮之不去的違和感,令趙永樂夙夜焦躁。 因為這高士寧與趙芷螢扯上關系,趙永樂總覺得他不會那么簡單。 趙永樂便重新又看過一遍屬下的呈文與吏部、刑部的案卷,直到看到其中一處,靈光一閃,終于知道哪里不對勁! 這高家原本十六名人口,去掉高士寧,該是十五名,案卷上卻寫道十四名俱被強盜殺死,少了的一名是誰? 趙永樂當即又吩咐人回去三西村再調查一番,高家究竟人口幾何,親屬關系又是怎么樣,有無人口在高士寧離家時死亡。 趙永樂又讓林義去打聽這常恩縣縣令李懷如今何處,與高士寧是否還有往來。 三西村的調查還要許久才能回復,但李懷的事情卻很快回報過來。 原來這李懷也死了。 還死在高家人之前。 李懷為人正直仁義,培養地方人才考舉,是個大善人,但由于性格不知變通,得罪了上司,便被貶官調職,一路輾轉,后來入京考核,于訪友路上意外驚了馬,與小廝一并遭馬踩踏而死。 林義也知道趙永樂懷疑的是什么,在向趙永樂稟報前,就詳細打聽過。 這李懷并非京城人士,在京中也無人脈,否則也不會一直被貶官輾轉外地,而當李懷入京考核時,高士寧已在禮部為官三年。 也就是說,李懷在京城訪的這個友,很可能便是高士寧。 而知道高士寧過去的人,都死了。 趙永樂不信這只是巧合。 她百般思量,要等去三西村調查的人回來,時間太久,她便囑咐林義,將沛兒領出來。 沛兒當初得了趙芷螢吩咐,到別宮伺候她,黃嬤嬤死后,沛兒失足落水,是她命人救起,又對外假稱沛兒已死。 這沛兒無父無母,沒有牽掛,慨然赴死,一樁樁一件件都不像趙芷螢能培養出來的人手,趙永樂早就懷疑這沛兒并不簡單。 沛兒自被林義關押起來,一直灌著使人頭腦昏沉的藥,趙永樂讓林義停了那藥,沛兒過了兩日,神思才漸漸清明起來。 第56章 你的主子 當沛兒睜開雙眼, 不知今夕何夕,只覺滿室昏暗,強撐著坐起來, 發現自己臥在一張榻上,房間窄小, 只又放了一張方桌并四張小椅,墻上掛著佛經卷軸, 窗臺放著個小香爐,正飄散木香來。 她聽到外頭有人說話:“有賴小師父,我這娘子病了已久, 實在不堪車馬搖晃, 這才請貴寺收留兩日, 小師父且收著這銀子, 權作香火錢?!?/br> 有另外一人道了一聲佛號, 又說:“施主無礙什么,小僧見令夫人在寮房兩日未出,心中擔憂, 可需要請大夫來?” “小師父放心, 娘子一向有藥吃著,今日已好些了,待得我們夫妻進京尋親戚, 安頓下來,便能好好調養?!?/br> “如此, 施主盡管安心住著,小僧晚夕再送素齋過來?!?/br> “小師父受累?!?/br> 聽著話頭,兩人說畢,就有人要推門進來, 沛兒趕緊躺下來,又閉上眼睛裝睡。 那人進房來,走到她身邊看了一會兒,忽然外面又有人說話:“施主!” 那人便重又走到房門口,沛兒悄悄睜眼,認出那是平時看管她的人,聽起來他們尋了一個寺院暫住,只不知要把她帶到哪里去。 只見那人與外頭僧人似乎說著他們的馬車出了點狀況,那人有些犯難,回頭來看沛兒,沛兒早就又閉上眼,那人似乎猶豫了一下,才說:“我且去瞧瞧?!?/br> 于是便出去,關上了門。 沛兒等了一會兒,聽不到聲響,立即爬起來,無聲地走到門口,透過門縫觀察外面。 當她看到外頭時,愣了一下。 這寺院…… 她盤算著要趁這時候逃出去,卻忽見有個僧人從外頭走進來這幾間寮房,后面領著個人,是個身材粗壯的中年男子,方臉細眼,下顎蓄著小胡,一身染藍繡白鷴官服。 沛兒頓時瞪大了眼睛,倒抽一口氣。 她連忙拿手掩住自己嘴巴,免得發出聲音。 她透過門縫眼瞧著僧人將那官員給帶到其中一間寮房,并關上了門,沛兒才敢把手放下,輕輕長出一口氣。 沛兒一顆心跳得極快,她被關押得太久,早就失去對時間的感覺,不知從她被別宮救出后到現在,究竟關了多久,現在忽然得到逃跑的機會,她不敢錯失,因此沒有考慮太久,她見左右無人,便輕手輕腳,推門而出。 她望著那官員進去的寮房片刻,然后收回目光,頭也不回朝寺院后方跑去。 寺院后方是一排茅草房,有兩三個穿著落魄的老漢正生火煮飯,沛兒小心翼翼避開他們,然后一路走出了寺院后門。 她從前慣常做這些掩人耳目的事,如今身手還在,一出寺院,她便往林子里跑。 沒有跑多久,她便到一處石壁前停下,在那石壁雜草叢生處用力撥開,只見一個石xue露了出來。 那石xue也可容納三四個人,沛兒爬了進去,靠在洞壁上大口喘氣。 她終于逃了出來。 她沒有休息太久,便在角落摸索一番,不知摸到什么,拿著便塞進嘴里,然后她舉目四望,拿起地上的碎石,往洞壁上鑿刻,刻了約有一刻鐘,她才放下碎石。 剛放下的那一刻,忽然有幾個人沖了進來,將她壓倒在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