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頁
薛皇后賜了姊妹倆座位,先略問了趙芷螢關于端康王妃的健康狀況,便不多廢話,說起昨日趙芷螢的不妥言行。 “宜芳,素日見你早熟穩重,還幫著你母親料理王府事務,本宮還以為你是個叫人放心的。沒想到你卻如此言語輕浮,差點害了你jiejie的名聲,你可知錯?” 趙芷螢聽了這話,連忙站起身,滿臉惶恐。 “皇祖母教訓的是,孫女也是后悔萬分,都怪孫女關心則亂,想著永樂jiejie近來發痘、落水,又有那黃嬤嬤病逝的事,便想著邀jiejie去廟里參拜菩薩,就算是安安心神也好,卻沒想到外頭那些惡意的謠言會傷害永樂jiejie的名聲,昨日多虧jiejie身邊的魯嬤嬤當頭棒喝,孫女才懺悔自己的言行,都是孫女的錯,日后肯定不敢再犯!” 趙芷螢說完,愧疚地望向趙永樂,彷佛在祈求她的原諒。 趙永樂垂下眼睫,沒有多大反應,心中只是冷笑。 要不怎么說趙芷螢確實有幾分厲害呢,一般姑娘被這樣責罵,都是先紅著眼眶哭泣討饒,趙芷螢卻不是,她將自己的緊張與后悔表現得淋漓盡致,但又維持了身為郡主的端莊矜持。 薛皇后很吃這套。 果然薛皇后和緩了表情,只是仍念著:“你知道有錯便好,要記著人多口雜,你說你永樂jiejie痘疤未愈,要是讓有心人傳了出去,這讓皇室臉面往哪兒擱?還有那寧平侯府的姑娘……” 薛皇后本要說潘玲兩句,但想起大姑子安陽大長公主,不禁閉上了嘴。 趙芷螢仍是十分慚愧的樣子,回道:“孫女知錯,原是永樂jiejie及笄宴后,京城皆贊jiejie貌美無雙,比之當初太子妃娘娘在南方的美名也不遜色,做meimei的我自然也感到驕傲。只是聽送禮去別宮的太監當時說jiejie痘痂未愈,孫女心中著急,昨日便口無遮攔地稍稍一提,魯嬤嬤提醒了孫女之后,孫女也深感羞恥……” 說到這,趙芷螢的雙頰有些紅,彷佛十分羞窘。 趙永樂在聽到趙芷螢提起母親時,便捏緊了袖口。 薛皇后則是越聽臉色越不好。 她想起了自己的嫡長子,正是在南方被梅簪雅那女人蠱惑,仗著有幾分美色才成為了太子妃,這是薛皇后心中永遠的刺。 現在看來,趙永樂確實遺傳了母親的美貌,甚至更加出色,光是坐在那里都像一幅畫,楚楚動人。 薛皇后又對趙永樂不順眼起來。 趙芷螢小心翼翼地抬眸去看薛皇后,又道:“魯嬤嬤還說了,永樂jiejie就跟安陽大長公主一樣的尊貴,孫女聽了更是為自己言行有失而心中惶惶,聽說安陽大長公主曾經去皇山的寺院齋戒修行一個月,學習禮儀祖訓,孫女一直十分向往,也非常愿意仿效安陽大長公主也去皇山……”說著,趙芷螢垂眸,有些沮喪,繼續說:“只是擔心母親身體不好,弟弟還年幼,王府的事務又繁重,暫且不能去皇山,但孫女已決意在王府禁足一個月,日夜為皇祖母、太子妃娘娘還有永樂jiejie祈福,并反省自身的過錯,還請皇祖母允準?!?/br> 這便是龐書雁出的主意。 在薛皇后罰趙芷螢之前,先自請禁足,當然薛皇后可能不會滿意,所以才讓趙芷螢先說了一番贊揚安陽大長公主的話,并把趙永樂與之并列,加上先前提起太子妃美貌的話,都是為了讓薛皇后對趙永樂反感。 龐書雁為了幫上趙芷螢的忙,一直在搜集京城女眷們的小道消息與關系聯系,這其中便知道薛皇后跟大姑子安陽大長公主并不和睦的事。 魯嬤嬤說趙永樂跟安陽大長公主都是皇室嫡脈,因此血統高貴,這只會讓薛皇后更加不喜趙永樂,那么昨日敗壞趙永樂名聲的趙芷螢,看起來也就沒那么嚴重了。 龐書雁悄悄觀察薛皇后的表情變化,果然都如她所設想,心中松了口氣,移開目光,卻不小心撞上趙永樂盯著她的視線。 龐書雁心中微驚,有些怔忡。 為何明珠郡主要盯著她看呢? 趙永樂只是感慨,這‘雁兒’果然對人心把握透徹,上輩子趙芷螢能陷害她多次,離不了‘雁兒’的幫忙。 就像現在,其實上輩子也發生過類似的對話,魯嬤嬤伺候過安陽大長公主,也是跟隨到皇山寺院修行的宮女之一,此時便雙眼放光,主動對薛皇后道:“啟稟皇后娘娘,正如宜芳郡主所說,安陽大長公主在皇山寺院修行確實收獲良多,宗室未出嫁的女眷若能到皇山寺院潛心學習,肯定能更加彰顯大魏皇室女子的修養!” 薛皇后心中已經想起以前跟安陽大長公主那些沖突,臉色陰沉,聽到魯氏這么說,又有趙芷螢的暗示,便自然地接話道:“你既這么說,那么讓永樂去皇山寺院一個月倒也多有裨益?!?/br> 趙永樂心道果然如此。 上輩子她身子好了以后,留了一身痘疤,薛皇后就認為她給皇室蒙羞,趙芷螢就有這么一番話,讓薛皇后送她去了皇山。 雖是皇山,但寺院中并不像別宮那樣有眾多宮女太監伺候,每日需著僧服食素菜,念經三個時辰,學習女戒姿儀三個時辰,其余時間因著侍從不足,甚至得自行打水洗漱,灑掃寺院,對于自幼嬌生慣養的她著實清苦不已。 美其名都是為了磨練她作為皇室貴女的必經之路。 這輩子趙永樂當然不想再來一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