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頁
坐在下面的蘇正德和鐵錚遙遙對望一眼,彼此都在對方的目光中看見了詫異之色。 蘇步月又沒有按照計劃行事。不,也不能說沒有,但他們原本計劃的時機是應該在禮成后酒過三巡,元昭和其他所有人都沉浸在酒酣耳熱之際時,她再站出來進言,鐵錚等人附議勸諫,元昭若是聽了還好說,鐵錚等人可以趁勢求取大將軍之位。若是不聽,那便借此機會以清君側之名殺了那些礙手礙腳的主和派,將元昭控制住,之后直接逼他退位給大王子。 他們安排得好好的,甚至連手下的人幾時行動都定好了統一的時間和信號,誰知蘇步月卻提前啟動了這個計劃。 在蘇正德從容鎮定的目光下,鐵錚想了想,決定順水推舟,反正元昭帶的人不多,強攻也可拿下,便各自給親信不著痕跡地使了個眼色,示意將行動提前。 長街上開始放起了煙花,這些也是元昭專門賞賜下來給這場婚儀助興用的,但此刻在這種略為微妙的氣氛下,那樣別致的熱鬧景象就顯得有幾分格格不入了。 尤其是當蘇步月從身上拿出了一封泛黃的書信,宣稱這是當年南宮信留給她的遺言時,所有人都安靜了。 這封信鐵錚倒著也會背,因為正是出自他的口中,然后讓高人仿照南宮信的筆跡寫成,又刻意做舊,幾乎能以假亂真。 他曾經十分嫉恨南宮信,卻又不得不承認,嫉恨來自于仰望。因為始終不如對方,所以他更想知道差距在哪里,不知不覺,竟然了解對手更甚于同伴。 南宮信那副憂國憂民板正慨然的語氣,他閉著眼睛也能想象得出來。 在場沒有一個人懷疑。 宣和不懂國家大事,蘇步月雙手將書信舉過了頭頂,還請王上斟酌。 元昭靜靜看著她,沒有說話,也沒有去接內侍轉呈到面前的這封信,隱隱像是有些不悅的樣子。 鐵錚見狀,便覺得時機到了。 王上,有官員站了起來,南宮故相一生為國和王上盡忠,想來也是此心動天,所以才有郡主平安歸來之喜,也為我北秦帶來大戰良機。 說的好像她是上天使者一般,仿佛大楚和北戎開戰都是因她祖父在冥冥中幫著北秦,這些人利用起逝去的人來也是絲毫不覺虧心。蘇步月心中不以為然,面上卻半分不顯。 話題既然已經被強行轉到這里,元昭自然也不能再回避,加上有人開了頭,便接二連三又有人站起來附議,接著主和派也坐不住了,紛紛再度表示反對,他就算想當沒聽見也不可能。 元昭沉吟了片刻,說道:好好的,打什么仗,莫非真是嫌我北秦子民過得□□逸了么?都給孤好好坐下。 他還是頭一回把對此事的態度表現的如此明確,而且顯然有些掩飾不住的慍怒,鐵錚見狀,便施施然站了起來。 王上,他施禮道,戰場上軍機轉瞬即逝,今日眾人在此推杯換盞還在爭論該不該出手時,只怕那邊已分了勝負,若大楚因為北戎這背約一戰對北秦也起了猜忌之心,又或是北戎得勝后想要吞并北秦為他所用,到時我北秦子民又如何能夠長久安逸?臣斗膽,請王上發病攻楚,奪回雀屏山一線! 那本是北秦與大楚久有爭議的地域,雙方后來達成協議共治,但因為國力和地理環境等諸多因素,就算是共治,北秦也向來被壓著,大楚拿到的好處總是要多一些,許多人對此早已心生不滿。 元昭啪地砸了酒杯。 都沒聽清楚孤說的話么?此刻他已是滿臉怒氣,大聲喝道,誰再說一個戰字,立刻打入天牢! 院中倏然寂靜一片。 然后這寂靜不過片刻,便不知從哪里涌出來一群身披甲胄手握兵刃的侍衛,將婚宴上的人包圍了起來。 隨同元昭前來的近身侍衛立刻前后左右地將他護在了中間。 你們想干什么?元昭冷眸一掃,沉聲質問道。 王上,鐵錚說道,臣等皆知王上為社稷思慮之心,只是jian佞當道,竟慫恿王上置我北秦安危于不顧,臣等斗膽,愿清君側! 話音落下,還不等有些官員反應過來,身后冷刀就已卷著夜風襲來。 元昭沒料他們下手竟然這樣迅速,想要出聲已是來不及,所幸之前還有八名隱在暗處的近身侍衛見狀立刻紛紛現身,及時救下了幾個已面無血色的上品大員。 蘇正德立刻領著人飛身而出。 蘇呈逸眼疾手快地拉著蘇步月便打算往后躍開,誰知還未來得及拽動她,眼前便拂過一片紅紗,下一刻,他肩上就結結實實挨了一掌。 蘇呈逸不可置信地抬眸,眼中滿是震痛。 蘇呈熙忙飛身過來扶住了他,隨即惱怒地看著眼前人:你瘋了?! 蘇步月面無表情地看著他們:我瘋了才會與你們狼狽為jian。話音未落,掌風一轉,便已是朝著蘇呈熙而來。 蘇呈逸顧不得身心疼痛,見狀連忙想要出手隔開他們,可蘇呈熙也是氣紅了眼,根本不受他阻礙,三人你擋我拆地糾纏了數招,蘇步月忽然眼風往旁邊一掃,不知何時被她捏在指間的銀針就已倏然飛出。 爹!蘇呈逸最先發覺她這微小的動作是沖著誰而去,連忙疾呼了一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