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利益
“總而言之一句話,順我者昌,逆我者亡也!” “愿意替我大唐朝廷辦事者,只需要繳納罰款,還有進行補交報備就行,至于剩下的嗎?那就要交給刑部交給大理寺去審理查處了!” “這個好!” 李世民拍著大腿說道這個辦法的話,面子里子全都有了,可謂是一石二鳥之計。 隨后他又開口詢問著說道。 “那這個報紙的審核是怎么一回事兒?是如何審核??” “在大唐朝廷新設一個衙門,叫做新聞審核出所有報社的報紙,頭一天午夜之前必須將內容,一字不差送的新聞審核處,經過審核審理,確認無誤之后,才可以進行刊登,否則一律不得刊登!” 李恪解釋著說道。 “被打回去的文章,需要重新更改寫作,并且每一次被打回去都要繳納一定罰款!” “很好很好,這個辦法好,這么一來就沒人敢說咱大唐的壞話了!” 李世民驚喜連連的說道。 而李恪卻是在心中微微一笑。 小樣跟一個穿越者玩,這種輿論你玩得過嗎? 更何況這個穿越者手上還掌握著權利,壓根就不需要在民間跟你打輿論戰,直接擠到政策下去。 你就得死翹翹嘍! 做完這些之后,李世民正準備帶著李恪前去用膳吃飯呢。 李恪他卻是皺著眉頭朝面前的李世民說道。 “父皇,您不感覺這次事情有些蹊蹺嗎?按理說我大唐也不是頭一次干這種事情啊,為什么這一次會招致民間的反對?要知道以往我大唐出兵外國爭戰得勝,然后帶回戰利品,百姓們都是夾道歡迎,歡呼雀躍的,為何此番民間上下反應如此激烈呢?” 李恪開口詢問李世民陷入了深思。 對呀,他們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這件事情不合常理,當下的時代仍處于野蠻發展的時代,說白了一句話,在進入到21世紀前,整個世界本質上都尚且沒有進入文明殺戮,搶奪,強取豪奪,到處出現。 這是人類公認的事實。 即便是到了后世21世紀,這種行為仍然存在,只不過。 上面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遮羞布。 人類假模假樣樣的稱這層遮羞布為文明。 可是當下的大唐為什么會誕生這種東西呢? 這不合常理呀。 剛開始李恪只以為,是一些個圣母在暗中搞事。 可后來他發現事情不對。 圣母泛濫這種事情。 或許可能出現,但也不至于這么泛濫呀。 大唐怎么憑空間的變出來這么多圣母婊呢? 當他細細思索了一下之后,立刻隱隱約約察覺到了不對。 而李世民也細細思索了起來。 “你的意思是,這背后是有人在故意搞鬼攪亂時局,而非是民間百姓真實反映?” “沒錯,我就是這么認為的!” 李恪重重地點了點頭。 圣母婊這種東西肯定是受過教育的,而大唐當下的國民當中絕大多數連字兒都不識,怎么可能會有如此高尚的情節呢? 很明顯背后有人在推波助瀾,故意引導輿論! 而這些人是誰呢?李恪實在是鬧不明白。 而李世民到底是混了多年的老手。 在思索了片刻之后,他終于抓住了重點。 只聽見他驚呼一聲。 “朕明白了!” “父皇的意思是,這背后是何人搞鬼?” 李恪好奇的看向李世民詢問說道。 “哈哈,我就說嘛,我大唐什么時候多了這么多菩薩心腸的人?現在我明白了,這背后是有人推波助瀾,是有人故意為之,剛開始是誰干的我或許不清楚,如果最后演變到如此趨勢,那肯定與那些個jian商們逃不了干系!” “jian商們?” 李恪疑惑一聲。 隨即腦袋嗡的一下明白了。 好吧道理很簡單啦事情猶如撥云見日一般! 所有的道理,所有的淵源都呈現在了他的腦海當中,這件事情實際上非常好,非常的好理解。 無非就是財力雄厚的資本。 為了保障住自己的既得利益,然后不惜動用輿論的力量,扭轉民間的輿論,從而達到自己的目的。 這就像后世的西方國家。 什么狗屁的環保,什么狗屁的慈善。 歸根到底全都是利益! 而當下什么狗屁的憐憫土人。 什么圣母心泛濫。 這一切,拋開其表面的那層假模假樣的遮羞布,露出來的則是最為骯臟的本質。 利益! 赤裸裸的利益??! 這份利益就是劉仁軌他帶回來的那100多萬石大米。 好吧。 對于朝廷來說,災區受災能夠弄到糧食,那自然是天大的好事。 但對于有些人來說,這可不是什么好事,這反而壞了他們的好事。 天底下有過不下去的災民,也有家中存糧十幾萬石,然后家財無數的豪富之家。 更有那種生意遍布整個大唐的糧食商人。 這些商人們如今已經登堂入室,手上掌握著巨大的財力。 甚至有些商人都是世家。 背后既有政治力量,也有經濟實力。 災年的到來,對于普通百姓。 那不是好事,但對于這些人來說卻是天大的好事,因為他們可以用自己手中的糧食換取到災民手中的耕地和財富。 逼得災民們賣兒賣女。 賣身為奴。 在中原一帶爆發水災之后。 大唐各地很多個糧商都已經籌備著存積了大量的糧食預備著,等到糧價暴漲之際,然后大賺一筆。 可是。 這件事。 卻因為李恪的一個決定被告空了。 李恪下令,讓劉仁軌前去南洋。 輕而易舉的便攜帶著100多萬石的,顆粒晶瑩的熱帶水稻,滿載而歸歸來。 而這些糧食。 當他們被運到災區之后,大唐帝國的糧食危機已然被解除,隨著大量糧食涌入市場。 這些糧商們原先囤積居奇,準備高價賣出的糧食。 瞬間就貶值了。 連本都顧不住。 而且最重要的是。 大唐以后不可能再缺糧了呀。 任由劉仁軌他們在南洋接受地方這些小國的朝貢。 未來大唐。 可以看得見的,未來里面是不可能再缺少糧食了,除非這些小國拒絕,拒絕向大唐朝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