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頁
她知道她們的懦弱,她們的自私,她們的狹隘,知道她們有著這樣或那樣的缺點,知道她們都是這個社會下最普通,最不完美的女人,為了自己的父親,為了自己的弟弟,為了生存,壓抑著自己,甚至連為自己復仇都不敢。 六年前,第一個被殺死的三好生想要去找爸爸mama,卻發現他們連二胎都已經生了,當初她離家出走就是因為她不希望在她的母親在她住校的時候背著她偷偷生了一個meimei。 五年前,第二被殺死的家庭主婦想要回歸家庭,卻發現自己的丈夫已經有了新人,而這個新人早在她還活著的時候,就和她的丈夫發生了關系,他們的孩子都已經六歲多了。 四年前,為了給弟弟攥媳婦的錢來到大城市的服務生聯系了她的爸爸和弟弟,沒想到,他們借著她“失蹤”的消息在大眾博取了一大波同情,收了大筆募捐款,自己逍遙自在去了,在看到她出現,已經把錢揮霍一空的他們第一反應竟然是問她“失蹤”的這段時間,有沒有攢下錢可以給他們。 …… 這些“以為自己活著的時候很幸福,與父母,與丈夫,與兄弟的矛盾只是暫時的”的女孩子很想回去。 但她們回不去了。 她們都已經死了。 死在了她們以為愛著她們的人心里。 倒是一身都單身不孕的老奶奶看得很開,也愿意和蘇雅琴一起找出兇手。 老奶奶的異能是可以跑得像閃電一樣快。 最后一個被殺死,也是六個女人里最為自私的高管也愿意報仇,她一心只有事業,但她頭破血流在一群男人手里搶來的成果都在她嘶吼被這群男人瓜分了,她還想重回事業巔峰,但她認為兇手流竄在外對她來說是個威脅,出于對自己的考慮,她也想讓他死。 她的異能是可以在一定時間內,掃描一定體積空間存在的所有人和物。 三個想要復仇的女人擁有的卻都是無殺傷力的異能,反倒是另外三個想要逃避的人擁有的殺傷性異能。 分歧讓好不容易聚在一起的六個女人不歡而散。 讓她們再次聚到一起的是一條微博,微博來自一個女孩,她認為有男人在跟蹤她,還在網友的要求下,曝光了這個男人被她門口監控拍下來的照片。 照片一出,討論度暴漲。 因為照片里的男人是一位很有威望,模樣英俊的男教授,自己開公司,有項目,財力雄厚,還有為網友科普相關知識的社交賬號,因為專業性和溫文爾雅的外形,粉絲將近百萬。 沒有人相信女孩的話。 沒有人相信這樣的男人會做出跟蹤別人這種事情。 他那么有錢,愿意為了錢出賣自己的女人那么多,為什么要跟蹤你? 他長得那么帥,愿意撲到他身上的女人那么多,為什么要跟蹤你? 他是搞學術的,人品絕對沒問題,這一定是你想多了。 男教授只需要輕飄飄解釋一句,他想找朋友家不小心走錯了門,就可以把出現深夜在女孩監控的問題解釋清楚。 女孩卻要被不停地被質問。 你是不是故意想紅,你是不是認出他想蹭熱度,你是不是有被害妄想癥,你是不是被有心之人收買故意整男教授,你是不是…… 女孩的信息也被曝光,照片,學校,身份證,人際關系……網友們從蛛絲馬跡,從只言片語,從不知真假的爆料,判定她是個壞女人,是個蕩/婦,是個撒謊精。 所以,有問題的一定不是男教授,而是這個女孩。 然而,只有蘇雅琴那六個女人才知道。 女孩說的是實話。 她沒有多想。 因為殺死她們的兇手就是照片上的男人。 她們也因此意識到,這個男人并沒有收手的打算,他還在尋找獵物。 這里鏡頭非常有趣,一鏡到底,平滑地從深夜里的窗外劃過,將窗戶里看到熱搜,心緒飛揚的六個女人收入畫面。 接著鏡頭一轉,她們在互相沒有聯系對方的情況下,先后出現在她們之前一起尋找兇手線索的廢棄工廠,鏡頭還在連續,從另一個方向推回來,將站在水泥柱子間,沉默但決心已下的女人再次依次拍攝下來。 全程無聲,卻大聲地宣布,這場復仇,正式開始。 或許說復仇并不恰當。 因為她們不是為了死去的自己,而是為了仍然活著,但處于危險中的女孩。 殺掉這個男兇手對有異能的她們不難。 難的是讓所有人知道這個男人的真面目,真正“殺死”這個男人。 計劃,布置陷阱,追蹤,正面對抗。 這個過程驚心動魄,很多次切換第一視角,觀眾代入感極強,都為能不能抓到兇手,讓他顯出真面目而感到緊張。 當看到她們成功,有的觀眾笑著笑著就哭了。 無以名狀的感動,比對兇手繩之以法的解氣舒爽更加強烈。 六個死了都沒人用心追究下去的女人,為了與她們毫無牽連的“下一個受害者”,轉變固囿一生的思想,鼓起勇氣,拼盡全力撕掉了那個男兇手的面具,“殺”死了他。 這比純粹的同態復仇更加震撼人心。 很多時候,限制女人的不是她的能力,而是被環境灌輸的思想,而殺掉一個男人只了結他的生命仍然不夠,因為還是會有人拼命為他找借口,想要將他“復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