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頁
曹闖點點頭,他也有這個意思。從當初實在活不下去了,為了活命不得不帶著大家造反到現在已經一年多了,這一年多,他們就跟喪家之犬一樣被朝廷追的到處跑,這實不是他所愿。若能安定下來,有個穩定的后方自然是最好的,最起碼兄弟們的家眷有個落腳的地方。 “大帥,許旭……” 曹闖沖低聲提醒他的周考不著痕跡的點了點頭,確實,要想有個地盤,不被朝廷咬死,就必須先把許旭這條瘋狗給解決了。 至于怎么解決,他已經想到一個人——鄭平。 ###### 下溝村 在流放到五清縣之前,顏靈兒一直以為北方冬天那么冷,滴水成冰,那么夏天應該挺涼快的。然事實卻很打臉,也不知道是不是她現在這個身體不耐熱還是怎樣,反正剛剛進入七月,顏靈兒就覺得熱的受不住了。只覺得呼吸的空氣都是熱的,有些喘不過起來。路生也經常被熱的嗷嗷叫喚。 沒辦法,顏靈兒只能經常帶著路生往山里跑。山里涼爽宜人,還可以釣個魚,挖個野菜,撿個木耳、蘑菇什么的。 村里跟顏靈兒一樣想法的人不少,大家因為經常在山里見到,偶爾聊上幾句,慢慢的,顏靈兒也就跟她們熟了。 “五郎媳婦,今年的徭役你們家是出銀子還是家里誰去?” “徭役?”顏靈兒愣了一下,服徭役她是知道的,只是,好像家里沒人提起呀,“大祥嫂子你們家呢?” “我們家田少,沒什么出產,怕是拿不出贖買的二兩銀子,到時候多數還是孩子他爹去。你們家呢?你們家應該不是吧?聽說你們沈家以前家大業大的,手里稍微漏點就夠普通人家一輩子都花用不完呢……”也不知道那是什么樣的富貴。 顏靈兒笑著搖搖頭,“您都說那是以前了,家里抄了家,再有好東西也都被抄走了,那些抄家的官爺怎么可能給我們留呢?” “這個倒是,就今年二月里,邊軍的徐將軍家你們知道吧?聽說是通敵,就被抄了,什么都沒給他們家留……” 那何止是東西沒給留啊,那是滿門的腦袋也都給砍了。 顏靈兒心下腹誹、唏噓,說來,跟徐家比,他們沈家還算幸運的呢。 “也不知道,繼任的這位廖將軍怎么樣?應該不會再讓匈奴南下吧?” “這誰知道呢?馬上就要秋收了……”若是匈奴要南下,秋收前后就是最好的日子。那會兒地里的莊稼剛成熟,他們能搶到最多的口糧。 “行了行了,想這些干啥?大不了再往山里去躲躲就是了?!彼麄內ツ瓴灰惨粯佣氵^去了嗎? “話是這么說,可去年收成好,家家戶戶都有余糧才心里不慌,這要是今年匈奴提前南下可怎么辦呀?” 那時候糧食收不上來,怕是大家都要沒了活路。 “應該可以提前防御一下吧?不說把匈奴殺死,提前預警一下也好呀?!?/br> “你們以為就你們想得到啊,家里老少爺們早想到了,你們沒見前幾天里正尋各家各戶當家人去商量事情嗎?說的就是這個事情,這幾天你們沒注意到村里時不時就有人老少爺們走過嗎?那就是巡邏呢,聽說還要往村外去巡邏呢?!?/br> 王二嫂子不說,顏靈兒這段時間顧著帶孩子還真沒注意到這些細節。 回去的路上,顏靈兒特意注意了一下,果然,村里不時有人手里拎著銅鑼來回巡邏,往村外的方向走走,還能看到隔個一段,路上就有一塊坑坑洼洼,坑前面還架著一些木頭、磚石什么的。這要不細想,看到肯定也只以為是防止有人掉到坑里才放的,細細想來,卻能明白這些應該都是對付騎兵用的。 隨著秋收越來越近,地里的莊稼越來越成熟,村里的氣氛也越來越緊張起來。 一天用完晚飯,老國公特意將沈家兩房人聚集到一起,鄭重的把匈奴可能近期再次南下,讓他們不管大人還是孩子沒事不要隨便出去的話又好好叮囑了一番。 “若是匈奴當真到下溝村來,你們要第一時間避到山里去,也別想著糧食錢財什么的,命才是最重要的?!?/br> 包括顏靈兒在內,眾人連連點頭。 時間一天天過去,眼瞅著秋收都要結束了,也沒匈奴人南下的消息,大家伙都稍稍松了一口氣??上?,事實證明,他們這口氣還是松的太早了,就在糧食就要收進倉時,匈奴人來了。 第一個發現匈奴人在下溝村附近出現的是包括沈家四郎在內的一行四人巡邏小隊。 他們火速敲響了銅鑼。 聽到急切的銅鑼聲時,顏靈兒正背著咿咿呀呀的路生跟沈劉氏、李氏她們一起在往自家縫制的布袋子里裝糧食,沈三郎、沈二老爺去給人幫忙去了。 她們家開春那會兒只來得及開出四畝地,四畝地因為都是荒地,雖說肥料用了不老少,收成卻很一般,一畝地也就收了兩百斤谷子,總共收的也不到一千斤,沈三郎趁著夜色背了幾袋子送到山上以防萬一,剩下的這會兒都在家里放著呢。 “這是鑼聲?匈奴人來了?快,快走?!?/br> 沈劉氏第一時間拽上在旁邊讀書的彤姐兒、杰哥兒兩個拎起房間里早就預備好的包袱就往外跑。 李氏、顏靈兒也都一樣,只李氏一時太激動了,沒反應過來,順手把之前裝了沒幾斤的糧食袋子也給拎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