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頁
趙棠想了想,道:“那便讓御膳房傳紅豆糕跟紅豆粥上來,讓他最后再嘗嘗吧?!?/br> 他最喜歡吃這兩樣,以前每次下朝總會拿來給她,因為自己喜歡,所以也想讓她多吃。雖然有時拿了來,半數是進了他自己的肚子。 凌太醫點頭,就有一旁的宮娥快步下去拿。 幼帝躺在床上許久不能正常進食,但御膳房一直聽裕華長公主的吩咐,常備紅豆粥跟紅豆糕。偶爾凌太醫許可,他們就將紅豆粥研磨地細碎些,濃稠地跟煮好的勾芡水一般,這樣幼帝就能喝了。紅豆糕就不能多吃了,勉強磨成粉,讓他勉強吃點。 萬馬奔騰刺繡屏風隔絕了人們的視線,留給帝王最后的體面。 幾個宮娥伺候幼帝用粥,又用磨成細粉的紅豆糕。 進食畢,擦身,換新衣,梳頭理發。 幼帝平靜無息地咽下最后一口氣,沒有說一言一語。 享年十歲。 張培元幾人紛紛下跪,悲呼:“恭送陛下!” “陛下!” …… 天,要變了。 楚源看著對面穩坐的趙棠,她垂著眼不知道在想什么。他就先開口,道:“阿棠,今日我的兵將無令就闖入宮,想必各地很快就會聞訊,大概還會說我有謀反之心。只是我這兩年在府養傷,與族人鮮少往來,又無兒無女,所以不在意他人言語??蓞s擔心你一人無從應對,所以還是請了晉老王爺與我一并進宮,有長輩在此,算是做一個見證?!?/br> 楚王是唯一的異姓王,數百年由嫡系傳下來,有著能與皇室共入皇陵,同受皇室子孫后代祭拜的尊榮。整個趙國江山,甚至都是最先的楚王一起打下來的。 楚王膝下沒有兒女,先帝在世時,他便道無意從族中過繼孩子。只等日后去世,楚王的爵位由朝廷收回去。 那些年由他一手控制的西北軍,他也一直在放權。 楚王頓了頓,又道:“稍后,二王爺也會進宮。陛下現在去了,無妻無子,更無傳位遺詔??蓢荒芤蝗諢o君,你身為監國長公主,當為國為陛下著想,盡早立新帝穩定國綱國本?!?/br> 不等趙棠應聲,一旁的晉老王爺卻道:“楚王怕是漏了其他王爺吧?除了二王爺四王爺,可還有六王爺,雖然才八歲,但也聰明伶俐。長公主說不定會屬意六王爺,楚王可不好顧此失彼哪?!?/br> 第67章 跪下 踩斷 晉老王爺的嫡子“死”后, 原本病地快咽氣的他像吃了回神丹一樣,好好吃藥看醫不斷吆喝使喚下人。雖不至于跟年輕人般生龍活虎,可精力勉強好了些, 只是脾氣變地有點古怪了,偶爾還神神叨叨的。 被晉老王爺一提醒, 楚源想到如今在榻上的幼帝排行第五,他下面還有個弟弟趙格。生母只是個低微的宮女, 因為年紀相近,那個六王爺早些時候勉強算是幼帝的約伴兼玩伴。如此的確不好就這么略過他,楚源道:“那讓六王爺過來吧?!?/br> 趙棠本在細看膝蓋毯子上的花紋, 現在卻抬起頭道不必了:“六王爺年幼, 不用叫他?!?/br> 恰在此時, 外頭有一兵入殿。 這兵是小跑進來的。 無人傳話, 他竟就這么進來了。 見眾人齊齊看著他, 那兵的臉紅至脖子,結結巴巴道:“報!二王爺殿下不來了、現在是煉丹的要緊時刻,他說、他說不煉完那爐子丹, 就算天塌了都不離玄清觀。末、末將沒有辦法, 便先回來復命?!?/br> 跪身在地的張培元一直沉浸在幼帝駕崩的悲痛中。這個他教導了幾年的孩子,最先也是他給開的蒙。憑心而論,幼帝天姿不差, 只是與早年的裕華長公主相比勤奮不足,又瞻前顧后……是他對幼帝太過嚴厲苛刻, 但幼帝鮮少有不敬他的時候。 大概是天意,這場師徒、君臣的緣分竟如此薄淺。 幼帝中風后,太醫含糊其辭,不能確保他就一定會好轉。為朝局為整個趙國考慮, 張培元想過其他的王爺。甚至太皇太后暗自傳召,他都去了??蓻]想到,襄王居然會暗地行事,致幼帝就這么沒了。 襄王跟二王爺早年都是在太皇太后膝下大的,照此看來,她壓根就不知道自己養的人所思所想。這個婦人根本掌握不了他們。 張培元咬著牙好一會兒才忍下悲痛,從地上站起來。 楚王是這養心殿內第一個說事的。 現在該輪到他了。 張培元重重嘆了一口氣:“長公主殿下,還有各位想必都知曉,我朝有過女帝?!?/br> 此話一出,他就在觀察各人神色。有人欲言又止,有人眸眼一亮,當然還有面無表情看不清立場的。張培元繼續道:“長公主殿下眼下雖不便,可不是沒有好轉之日,萬不能妄自菲薄。況且早年您承先帝親自教導,有帝王之能、帝王之才,這些時日監國所做之事,百官有目共睹。臣便斗膽提議,由您即日登基為帝,如此才更穩國本國綱?!?/br> 先帝早年立太子詔令,清楚明白寫裕華長公主輔佐太子趙杭。 如今趙杭駕崩,她若是扶持年幼的六王爺登基,繼續監國未為不可,畢竟六王爺生母身份低微,在他長大之前他都必須、也只能討好裕華長公主。 這樣的君主,最好把控。 只是趙棠剛剛不讓他來,即表明無輔佐六王爺的意思。 那就只剩下她與兩位王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