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頁
書迷正在閱讀:學神的小嬌妻她又野又慫、年下弟弟你別撩了/遇影、直播開荒,資產百億、反派在線翻車[快穿]、大妖攻略手冊、惡魔總裁:愛上甜寵妻、穿成劍靈后,我投入了反派懷抱、聽說我是鳳凰命、反抗與傷害、裕華長公主
北渚正要和她走,外面突然跑進來一個管家模樣的人,他面露驚恐,直接就跪在地上了,磕得關節一聲脆響。他毫不知疼,哆哆嗦嗦的說道:“老爺,小少爺他又發瘋了,你快去看看罷,再晚就出人命了?!?/br> 金澤正在會客,會得還是從金照山上來的客人,想必那件事確實要緊非常。 金澤眸子沉沉,蒼老的面容瞧不出什么情緒,他對著北渚拱手道:“此乃家丑,不便見人,使者先去休息吧,老朽會妥善處理?!?/br> 金澤倒是直言直語,北渚也不好說其他,點了點頭,抬腳便走。領著她的丫頭叫阿喜,初時有些害羞,走了幾步,發現北渚沒什么架子,嘴巴便嘰嘰喳喳起來,問她金照山上有什么,還問她神仙都長得美嗎。 北渚都答了,她到底心中好奇,就問了一嘴發瘋小少爺的事。 阿喜十五六的年紀,沒什么心思,見神仙發問,張嘴就答。 此時兩人正穿過一道圓形拱門,入眼是白皚皚的花圃,阿喜穿著繡著百合花的棉襖,兩只手揣在袖籠里,說:“小少爺是今年才來家里的,他的父親早年間被逐出家門,說起來,我還見過他呢,那時候少爺二十多歲,我才幾歲,跟在我娘后面灑掃佛堂。少爺見我年紀小,就分給我一塊馬蹄糕吃,我瞧著他是挺好的人,不似大少爺嚴肅,也不像二少爺那樣整天不在家。 可人人都說,他離經叛道,與鬼怪為伍,和邪靈稱友。老爺一氣之下,把三少爺逐出家門,三少爺脾氣倔,果真再也沒有回來,還再外面娶妻生子,依然放浪形骸,毫無規矩。幾年前,三少爺的孩子出世,我愿以為老爺會讓他回來,誰知他們的關系依然像是陌生人。 而那出世的孩子,竟然是三少爺的劫難。小少爺被惡鬼纏身,他身邊的人都被他克死了,就連三少爺和夫人都不能幸免。我聽說,他們死時把自己反鎖在房間里,不讓小少爺看見自己的死狀,他們只在門上留了一張紙,紙上寫著三行字。一言不要報官,二言去找劉叔,他會處理一切。我以為劉叔是三少爺的朋友,其實劉叔就是棺材鋪的老板,三少爺早已經預見自己的死亡,將一切都準備好了。還有最后一言,就是回到金家,會有人保護你?!?/br> “唉?!卑⑾矅@了口氣,梨渦消失在雪白的臉上,籠罩著淡淡的憂愁。三少爺她不熟悉,他只記得那塊黃橙橙的馬蹄糕,可他們為自己的孩子考慮至此,這讓她想起自己的母親。獨自養她,在金家做活,大冬天還得洗衣服,手上全是凍瘡。 阿喜吸了一下鼻子,繼續說:“三少爺和夫人骨埋異鄉,處理好他們的后事,小少爺也就回來了,那天他穿得破破爛爛,活像個乞丐,手里就攥著那張紙,還差點被家丁趕走。小少爺終于回來了,可纏在他身上的鬼太厲害了,就連老爺也沒有辦法,和小少爺隔得近的人都得死,大家都離他遠遠的。他就一個人住在金家旁邊的破宅子里,或許是三少爺的原因,老爺對小少爺十分不喜,所以有些下人,根本不把小少爺當主子看,還搶走了他應有的份銀,連有時送過去的飯都是餿的。 當然,府里有些人見少爺可憐,平時偷偷給他一些東西吃,但是,使者大人,那只鬼真的太厲害了。曾經有個趙媽,她在廚房幫廚,平時會給小少爺留點熱乎的東西,給他送過去,可有天她竟然暴斃了,趙媽身強體壯,從來沒害過傷寒的人,說沒就沒了。還有好幾個丫鬟家丁因為和小少爺接觸,都離奇死亡了。一來二去,也就沒人敢和小少爺親近了?!?/br> 巫族后輩惡鬼纏身,身為巫族繼承人的金澤竟然全無辦法,難怪不想讓北渚插手。巫族綿延數千年,北渚曾經在金照山的時候,還聽說過更離譜的巫家秘辛。不過那小少爺屬實可憐,明明是人上之人,卻被一只惡鬼,鬧得雙親離世,變得了天煞孤星。 “那小少爺叫什么名字?”北渚問道。 阿喜領著北渚走上長廊,盡頭就是她所住的上廂房,厚底繡花鞋踏得地板噠噠響,阿喜將素白的手從溫暖的衣袖中伸出來,推開緊閉的雕花木門,說:“小少爺單名一個隸字?!?/br> 作者有話要說:這里的背景參考民國時期哈 第46章 巫族 晚上又落起了雪,陰沉沉的蒼穹像是被人暴力撕破,雪白的棉花碎兒一團團的墜下來。金熙鴻手里提著紅檀雕蘭草的食盒,另只手是用彩布包著的禮盒。 宅門前掛著兩只寫著福字的燈籠,大紅色紙皮已經泛白,上面堆砌著些許雪粒子,在寒風中搖搖晃晃,一只散著淡黃色的光線,另一只已經破了,肚腹被掏了一個大洞,露出里面冰凍的半截蠟燭。 淡黃色的光打在金熙鴻身上,半點溫度也沒有,他的腳陷在了雪地里,手凍得通紅。似在遲疑,在雪地里立了很久很久。 直到背后有隱約的人聲傳來,金隸住的院子和金家一墻之隔,他現在站的地方是那院子的后門,這里屬于金家的范圍。大概是路過的丫鬟,金熙鴻才猛然驚醒似的,伸手敲了敲門。 落雪無聲,敲門聲咚咚傳開,仿佛將飄散的雪都震碎了。過了很久,沒有人來開門,金熙鴻又耐著性子敲了一遍。 這一次有人來了,金熙鴻聽見了吱嘎吱嘎的踩雪聲。 金隸冷著一張臉,只將門開了一條很小的縫隙,很警覺的看著金熙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