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開國皇帝的獨女 第289節
然朝廷這些年一直興建工程,這個碼頭修與不修,朝廷征詢民意,若是百姓們認為該修,那便修,若是認為不該修,便就此作罷。 從前朝廷下達公文,從來沒有跟百姓商量,這第一回 垂詢百姓之意,百姓們都深受海賊之苦,早年那是連管海賊的人都沒有。 大昌朝得揚州以來,一直全心全意地殲滅海賊,可是海賊為賊多年,哪里是一時半會能殺得完的。 也正是因為如此,百姓們感激大昌朝的軍隊。 海賊上岸后,哪怕不少的村落損失慘重,家人亦枉死,但蕭寧帶兵迅速趕到,并且為他們殺了海賊,為他們死去的親人報仇,并未眼睜睜地看著他們慘遭殺戮而見死不救。 “修,朝廷既然說要修,咱們就修。大昌朝怎么對我們的,大家都看在眼里,自當明了,這不是一個喊空話的朝廷,既然他們能為我們謀劃,咱們要是不跟朝廷同心,如何能得這揚州太平?” “說得對。朝廷也知道大家的日子不好過,正是因為如此,這才會問大家的意見,若是大家愿意,這碼頭建起來,總是沒有我們吃虧的。再者,苦就苦吧,咱們苦一苦,將來的孩子能過好日子,那也沒什么不好的?!?/br> “對。那我們修,一定要修!” 百姓們隨這說修的人越來越多,也都覺得修得好。 蕭寧既是垂詢百姓之意,百姓們愿意修,且讓秋渠帶人準備起來,務必要先將此事落實了。 與此同時,蕭寧也讓人開始訓練百姓,全民皆兵,依然不分男.女,愿意強身健體者,蕭寧就讓人教他們,教好了! 這樣雙管齊下,蕭寧在揚州逗留了將近一個半月,這才離開的揚州,只是待她準備趕往梁州,倒是兗州傳來急信,看完信上的內容,蕭寧立刻掉轉馬頭,先往兗州。 顧承作為親自送上這封信的人,在看到信上的內容時,亦是大驚失色,“實在大膽!” “并無稀奇的,天下男兒有幾個能忍受女子出頭,處處比他們能干?不過,看不慣我自尋我才是,找人出氣,笑話,這是當我蕭家沒人了嗎?” 蕭寧亦是怒不可遏,眼中冒火,這要是人在她跟前,她定要將人往死里揍! “走,立刻趕往兗州。正好,兗州最近的動靜鬧得有些大,都是這群攪屎棍!”蕭寧言語間盡是不滿。 顧承聽著看了蕭寧一眼,蕭寧注意到了,“怎么?” “殿下,蕭氏亦是世族,若是用攪屎棍形容世族,蕭氏......”顧承提醒蕭寧言語中的不妥,且讓她注意著點,蕭寧...... 第141章 自私的男人 好啊,氣糊涂了,連自己都罵了。也是蕭寧著實沒把自己當成世族。 對于一個21世紀長大的孩子,對所謂階級其實沒有那么多的感覺。 在她看來,虎父犬子,再好的家業都能敗光。同樣,一個人就算曾經什么都沒有,若是他有本事,也能憑本事什么都擁有! 面對一個個擺世族架子的人,蕭寧其實很厭煩。 她也就忘了,她家在世族中也是數一數二的。 正是因為如此,一開始在世族中,他們家一直都很得世族的好感。 君不見當蕭鈐表現出對她的不滿時,多少世族蜂擁而至,想為蕭鈐出謀劃策,以圖能讓蕭寧乖乖的退回內宅。 那是因為既為世族出身,他們以為蕭家從本質上跟他們是一樣的,思想一樣,看問題的角度一樣,自然而然也能成為統一戰線上的戰友。 萬萬沒有想到,蕭家出了蕭寧這樣一個奇葩,蕭家的奇葩卻不止是蕭寧一個,這才叫他們被蕭鈐和蕭寧算計了。 蕭寧怒氣沖沖地要往兗州去,皆因她那堂姐蕭三娘被人打了! 當年的蕭家既是世族名門,自是一家有女百家求。 蕭三娘嫁的是次一等的世族周家,人家雖然也在兗州內,不過并不是京城,也正是因為如此,京城的動亂扯不上蕭三娘。 后來就算兗州落入曹根之手,彼時周家一直安安分分,知道不宜和武力值暴表的曹根正面對抗,這不就安安穩穩的活到蕭寧帶兵拿下兗州。 兗州得了,蕭三娘作為蕭家女,自無人敢輕視周家,且因周家的人做事也算不錯,顧義當時主掌兗州時,任人唯才,也提拔了不少人。 蕭三娘嫁的是周家二郎,這位周二郎雖不為官,卻也是頗有文采,恃才自傲,說好聽點是桀驁不馴,頗有傲骨;說難聽點是目中無人。 從前對蕭三娘也算是不錯,可是最近因蕭寧都開了公主府,一應類親王府了,不少人就提起這個事,說到蕭家女不會往后都像蕭寧一樣吧? 言語間也開始問起這一位周二郎,蕭寧這位公主的能干天下聞名,他娶的這位蕭家女,是不是也一樣的能干?素日在家中,他可是都得聽蕭三娘這位郡主的? 說來說去,便說起這在家從父,出嫁從夫的話,且道蕭寧如此猖狂,蕭家女若是都引以為樣,這娶了蕭家女的人家,日子過得可是苦??! 作為男人,豈有不好面子的。周二郎且告訴他們,蕭三娘在家中相夫教子,從來不管蕭家的事,他讓蕭三娘往東,蕭三娘絕不敢往西。蕭寧與蕭三娘縱然都是蕭家女,并不是所有的蕭家女都如蕭寧一般,更不會像她一樣不知天高地厚,妄圖與男兒并齊! 話,縱然周二郎說得再是好聽,總是有人不相信的。 周二郎既要這個面子,話也說出口了,斷然容不得旁人不信他。 高聲地告訴一群朋友,若是不信,且隨他一道回家中,看看他可有妄言? 這話多少人求之不得,正有這個意思。 故周二郎立刻帶人回家,且讓蕭三娘出來說話。 蕭三娘乃蕭訣次女,也是自小在盧氏身邊長大的,自嫁入周家以來,一直治家有道,孝順周家二老,尊重丈夫,撫養子女,周家誰人不對她豎起大拇指贊一聲好。 周二郎帶客歸來,她自是以禮待之,不想周二郎竟然當著她的面說起蕭寧的不是,且問她可有效仿蕭寧之心,也要不守婦道,出去拋頭露面,與天下男人爭鋒? 人各有志,蕭三娘自知她有自己想走的路,而蕭寧也有她要走的路。 且蕭家之今日,她能為郡主,蕭寧厥功至偉。哪怕不能助蕭家一臂之力,那也斷不能端起碗來罵娘的。 蕭三娘一開始并不愿意回答周二郎,只是岔開話題,這叫旁人聽在耳朵里,自是一通笑話周二郎說大話,蕭三娘不愿意正面回答,可不見得是不知如何答,而是太知道怎么答了,避之不答,怕又是一個蕭寧! 蕭寧,一個無視禮法的女子,天下男兒哪個愿意叫蕭寧死死地壓著的。只不過是奈何不得蕭寧,無法與之交鋒而不得不退避三舍罷了。 可是,太多男人對蕭寧的不滿,都像這一刻的周二郎一樣,盡都想問問眼前的蕭三娘,是不是也想像蕭寧一般。 蕭三娘不傻,便明了周二郎今日是非要一個答案不可,同樣,上門來的客人亦不是好客,而是惡客,想看他們蕭家笑話的惡客。 但蕭三娘比誰都更清楚,她們這些出嫁女最大的底氣是什么。 娘家。 若是她認定了娘家不可靠,更是出言辱及了娘家,便是她數典忘祖,更叫蕭家輪為笑柄! 蕭三娘太清楚一個家族若是連自己都看不起自己,傳到別人的耳中,那又會變成什么樣子。 “郎君,妾雖不及我家五娘聰明能干,也做不到如她一般平定天下,守衛邊境,但妾是jiejie,當jiejie的感激她能做到許多人做不到的事,讓天下得以太平,更叫百姓安居樂業。妾并不認為五娘有何錯?!?/br> 既然無法避開,且有那么多的人看熱鬧,蕭三娘便不客氣了,落落大方地回答周二郎,蕭寧的所做所為在她看來并沒有錯。 “至于郎君所說五娘所為有違禮法,天道皆認可五娘作為,認定那以為五娘不該有所作為之說違天道之意,禮法更循天道之意不是嗎?” 蕭三娘據理力爭,不軟不硬的一番話道來,倒是讓人一時不知如何反駁。 周二郎一時面上無光,于此時旁邊有人提道:“都說鎮國公主極擅言辭,今日一見,蕭家女倒是如出一轍?!?/br> 這話聽在周二郎的耳朵,無異于提醒周二郎當眾說過的話,說什么自家夫人唯他命是從,這是唯命是從的樣兒?別逗了! “你是覺得蕭寧所為無錯?”周二郎自是氣不過,再一次追問,蕭三娘道:“若平定天下,叫百姓安居樂業是錯,天下有何事是對的?” 一群只會坐而論道,不事生產的人有資格評論蕭寧的對與錯? 蕭三娘嗤之以鼻! 這樣的舉動落在周二郎的眼里,這是對他的輕視,不屑! 旁人亦看在眼里,笑話起周二郎,“你這夫人了不得啊,未必不會是另一個鎮國公主?!?/br> 蕭三娘當即聽懂對方是在挑撥離間,大喝一聲閉嘴,不想卻因此挨了周二郎一記耳光,周二郎更是當眾宣告,“我要休妻!” 打人,休妻,這個事誰也休想瞞得住。情況火速送往雍州,蕭家的人可都是護短的主兒,出嫁的女兒你敢欺負,活得不耐煩了吧! 當時蕭訣這個當爹的就準備攢起袖子過來抽人了,盧氏把人拍老實,只丟了一句,蕭寧離得兗州近,且此事明顯是有人挑撥離間,且讓蕭寧處置。這可是大好的機會。 是以,最后消息送到蕭寧手里,蕭寧在看到信的第一反應,立刻直奔兗州。 別管后面的隊伍能不能跟上,蕭寧得第一時間趕到兗州。 打女人的男人,在蕭寧眼里就不算是個男人了。夫妻間吵吵鬧鬧常有的事,你不服蕭寧,有事找蕭寧啊。 所謂冤有頭,債有主。打人她姐,這是一個男人應該做的事?蕭寧很是鄙視。 而蕭三娘也是個有骨氣的,挨了一記耳光,當即離開了周家,火速將事情稟告雍州,她也是家中的掌上明珠,父母都不舍得加一指于她身,結果周二郎竟然敢打她,斷不能忍! 休妻,蕭家沒有被休的姑娘,只有和離。 這一點蕭三娘心中有數。家里對她們這些女郎一向都是叮囑了,受什么都成,斷不能受氣,被人欺負了也別怕,家里有的是能為她們撐腰的人,誰要是敢動她們一根手指頭,更是不能容。 蕭三娘都是郡主了,照看自身的本事也是有的,從周家出來,她便住到驛站去。 驛丞亦聽聞此事了,斷然想不到往日不鬧事的周家,這天下太平了,他們倒是鬧起來,莫不是活得不耐煩了? 話也只能是暗自嘀咕一番,該安頓蕭三娘,立刻安排地有條不紊。 天下誰人不知鎮國公主正在揚州,揚州離得兗州遠嗎?必須是不遠的。 一但蕭寧得到消息趕來,蕭寧要是想干嘛,誰能攔得了? 不敢當面得罪蕭寧,倒是想朝蕭家女下手,他們莫不是以為蕭家女是好欺負的? 休妻,且看最后是誰休的誰吧! 蕭寧在收到信后,快馬加鞭在三日后趕入兗州,新上任不久的賈諭是第一時間前來迎接蕭寧。 看到賈諭的那一刻,蕭寧不得不感慨這是一位有心人。有心人還在后頭,可不止這么一點。 “殿下?!辟Z諭相迎之,同時朝蕭寧作一揖,蕭寧頷首,“賈刺史這些日子可好!” “不好不壞。想來殿下一來,接下兗州定能好?!辟Z諭接過話,不怪他借力打力,他原想慢慢來的,畢竟要收拾一些人,最是急不得的。 不料他是想慢慢來,總是有人找死。 “這是當日鬧騰周二郎回府尋郡主麻煩的人?!辟Z諭第三句話便將此番來意說得足夠清楚。 一張紙上寫了什么,這個東西是不是真的有用,誰說了都不算,就得蕭寧這個為此事而來的人說了算。 蕭寧將紙張接過,打開一看,對兗州亦是有所了解的人反問一句:“這些人素日都在一塊?” “是!”賈諭肯定的回答,鬧出這件事后,賈諭不曾怠慢半分,迅速地查明事情的經過,自明了這是有人借周氏之手打蕭家的臉。 可是,蕭家的臉是好打的嗎? 當年蕭寧在舊京時,那是幾歲,不也是有人想抽她的臉,結果是如何? 打臉不成,倒是他們自己的臉被抽得紅腫! 如今這么多年過去了,蕭寧是大權在握,天下更是在蕭家人手里,皇權,世族,蕭氏樣樣都占了。 這樣的情況下,一群蠢貨找死,非要對蕭家動手,蕭寧這一向不忍氣吞聲的人,若是直奔兗州而來,要做的第一件事,必然是如何叫打了蕭家臉的人,抽得他的臉腫成豬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