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開國皇帝的獨女 第159節
真真是不知所謂,認不清現實。 “我等絕無此心,這只是例外,只是例外?!壁s緊跟出逃的人家撇清關系,似乎暗地里也準備舉家遷走的人,根本不是他們家。 “還有,山民部落不少,你們想讓我幫他搶回糧草財物,請告訴我,搶你們糧草的是山民的哪支部落?”蕭寧在這一刻又丟出了一個問題,等著人給出個答案。 md!真是快把這樁事忘了,山民又不是只有一支。 一時間眾人看向被搶的人家,眼神流露出了悲憫。 別說蕭寧不肯幫他搶回糧草、財物,就算蕭寧肯,連搶劫的人是誰都不知道,難不成還指望蕭寧幫他找不? 這一刻,所有想要出逃的人,滿腦子只有一個想法,不能跑,絕不能跑。 蕭寧雖然借糧,也說了有借有還。就算不還,損失的也就這么一點糧草而已,對他們家底無傷大雅。 可是一旦離開梁州,請看看這一位的下場,那是糧財兩失,除了保全性命,家族幾代攢下來的基業全沒了。山民是把他們盯緊了。 “諸位放心,諸位助我之恩,我永不敢忘。今日度過難關,來日必還諸位恩情!”懟完了人,蕭寧心情愉悅,不忘趁此機會好好的安撫安撫人,別拿他們蕭家當成毒蛇猛獸,蕭家人還是很知恩圖報的。 一眾世族已經被蕭寧接二連三嚇得心驚rou跳,除了借糧給蕭寧,他們再無選擇。干脆利落的回去,收拾好所有的糧草,準備蕭寧隨時要,隨時給。 等到五日之期,山民讓人下山,報了一個數目,蕭寧仔細一聽,好家伙,人還確實不少,近十萬了。 憨厚男子不負蕭寧重托,上山一趟也給蕭寧帶回了好消息。 “山上的日子苦,這一年天旱,顆粒無收。我們頭人說了,只要有人能助我們渡過難關,將來就是我們的朋友?!焙┖衲凶优闹?脯向蕭寧保證,這話絕對不假。 蕭寧拿到了老者讓人送來的山民人數,10萬! 正好有山民同族在,蕭寧也就開門見山的問:“10萬人有多或是有少?” 憨厚男子想了想,最終還是答道:“只少不多?!?/br> 倒是在意料之中,誰愿意把自個兒的家底全都暴露給敵人。 “我要是他,只會多報,絕不會少報?!笔拰帗u了搖頭,人的思維果然是各不相同,要是換成蕭寧,有人愿意送糧助她渡過難關,別管有何企圖,先把糧食拿到手,保全族人的性命和安全最重要。 “不是每個人都如小娘子豁達?!蹦蠈m致遠在這時候拍了蕭寧一記馬屁。 蕭寧搖了搖頭,“我以誠相待,他們既不懂得珍惜與我何干,便讓他們自食其果。就按10萬人數準備過冬的糧食,多一粒都不給?!?/br> 南宮致遠一向明白蕭寧脾氣不小,只是素日蕭寧藏得好,輕易不發脾氣。 山民,蕭寧有意籠之,詳想解山民之困,他們一心防備,不肯以誠相代之,后果自負。 “不過,告訴世族們,山民人數20萬,就按20萬人讓他們借糧?!笔拰帤鈿w氣,還得考慮另一層事。 一眾人聽到蕭寧的話,眨了眨眼睛甚是不解,報這么多?唯有南宮致遠一臉悟。 眾人注意到蕭寧沒有為他們解惑的意思,視線落在南宮致遠身上。 南宮致遠道:“山民因災而無糧,梁州百姓何嘗不是。小娘子這是以備不時之需?!?/br> 糧草,在梁州世族被蕭寧嚇得膽戰心驚,為保全家底不惜絞盡腦汁,任由蕭寧開天價借糧數量都會同意的情況下,蕭寧要是不懂得把握機會,難道還想等來日梁州發生缺糧情況,再跟世族借糧? 所謂有借有還,再借不難。 蕭寧開口借第一回 ,蕭寧是恐嚇加實地演習才能借得順利;第二次,這群世族從來不是大方的主兒,想要他們善心大發的體諒百姓不易,癡人說夢。百姓餓死了,他們連眉頭都不皺一下。 一群人聽完后默默的低下頭,不得不感慨,蕭寧時時刻刻都準備后招,絕不輕易讓自身陷于困境。 南宮致遠何嘗不是心服口服,蕭寧計之深遠,處處為百姓而謀,這樣的人若不得天下,誰人可得? “南宮,這件事交給你?!笔拰幵缇透雷鍌冋f好借糧一事。而這一回讓南宮致遠出面,那也是為了讓南宮致遠日后執掌梁州做好鋪墊。 蕭寧早已開了一個好局,但凡只要南宮致遠不蠢,必然能夠把握機會,一股作氣,令梁州世族對他心生畏懼。如此,來日,必可于梁州內政令通行,無人敢不配合。 “唯!”南宮致遠早得蕭寧打招呼,明了將來他會接管梁州,為梁州刺史。 現在蕭寧如何整治山民和世族,都是為他將來順利執掌梁州做準備,他斷不能只站在蕭寧身后搖旗吶喊,得出面,憑真本事令山民和世族信服。 否則一旦蕭寧離開梁州,南宮致遠難道還不辦事了? 蕭寧揮手,南宮致遠自退下,辦事去。 賀遂跟在蕭寧身邊幾天,見識得以增長,原來對付世族的辦法竟這么多。 想他從前在梁州,哪怕說話做事無人敢違背,應對世族和山民們,賀遂也得絞盡腦汁,挖空心思。 畢竟不管哪一方若是出了事情,賀遂都得焦頭爛額。 看看蕭寧如何借力打力,相互制衡,這等權術,他是自愧不如。 “大長公主和公主,是否已經收拾好行囊,準備啟程?”蕭寧打從進梁州,一直為山民之事忙碌,眼看事情很快得以解決,蕭寧也終于想起長沙大長公主和清河公主。 賀遂亦回過神,連忙道:“是。小娘子能否另派人護送大長公主和公主前往雍州?” 蕭寧詫異,想不到賀遂會由此請求。 “某想隨于小娘子左右,向小娘子學習?!辟R遂從前跟隨在祖父身邊,又曾隨于曹根身側,見過許多形形色.色的人,但要說讓他震撼的人唯蕭寧。 蕭寧一愣,萬萬沒想到,賀遂既然想跟在她的身邊學習。 這...... 蕭寧有些為難,視線更是落在一旁的程永宜身上,教一個程永宜,已經讓她頗費心思了,再來一個賀遂,她哪有那么多精力? “不必小娘子如何教導,只需讓某跟隨在小娘子身邊即可?!辟R遂也意識到這番請求或許有些越界,連忙解釋。 跟在蕭寧的身邊,觀蕭寧行事,足以學習。 蕭寧一聽暗松了一口氣,那就沒什么問題。 “有何不可?”蕭寧甚是爽快的答應。 又想到護送長沙大長公主跟清河公主的人選,蕭寧詢問賀遂,“賀郎君手下可有得力之人,能讓大長公主和公主信任,得公主許出入左右者?!?/br> 蕭寧手里不是沒有人可以護送兩位公主前往雍州,只是為了讓那兩位寬心,蕭寧得讓她們信任的人隨在左右,可讓她們安心。 被蕭寧問到這一點,賀遂瞬間意識到,有些事縱然他以為可以放手,實則不然。 作者有話要說: 加更來了~求賞求灌溉! 第83章 為長遠之計 蕭寧這一問落下,注意到賀遂的神色一頓,蕭寧也就明白了。 “看來賀郎君還是得護送大長公主和公主走一趟?!笔拰幜⒖堂髁速R遂的處境。 先前蕭寧之所以會提出問題,也正是因為考慮到長沙大長公主和清河公主的身份,若沒有她們信任的人陪伴于左右,兩人前往并不熟悉的雍州,極有可能會讓兩人不適,這對雍州方面來說并不是好事。 “唯?!辟R遂也明白,有些事情尚且不能放下,縱然很想跟在蕭寧的身邊多學習,也不能急于一時。 事情便就此定下,蕭寧同賀遂叮囑道:“我會派一支軍隊護送大長公主和公主,賀郎君想帶什么人只管帶。在內,人馬歸賀郎君管轄,在外,我的人負責?!?/br> 賀遂聽蕭寧處處顧及長沙大長公主和清河公主的做法,焉能不配合。 如此,兵分兩路,蕭寧選定黑衣玄甲中一位最近冒頭,和程永宜甚是交好的青年將領程績,負責這一趟護送長沙大長公主和清河公主回雍州。 南宮致遠出面集糧,梁州世族無一人敢不給,乖乖地聚集20萬人過冬的所需糧食,交到南宮致遠手中。 糧食拿到手,蕭寧親自出面,白紙黑字寫下借條。 一個個手里拿著借條想要的究竟是什么,蕭寧心中有數,爽快開口道:“諸位放心,這是第一次,也會是最后一次。沒有還各位糧草之前,我絕不再借。山民得糧,若敢犯于諸位,便是我無能,我再無資格執掌梁州?!?/br> 把梁州世族們想說卻不敢說出口的話,盡說了。 一群世族還是愿意相信蕭寧的,畢竟依蕭寧的能力,就算硬搶他們的糧食,他們也毫無還手之力。 從梁州氏族中借到了需要的糧食,蕭寧就得出面會會山民們。 老者之前派人下山,報了人數,一直讓人靜候在梁州內,只盼能得到蕭寧給出的消息。 “回去告訴你們頭領,糧食已經借齊,問他打算怎么取走?!笔拰幾尯┖衲凶愚D達。那一位來送信的其實學過一些雅言,否則老者也不可能派他下山傳話。 只是突然聽到蕭寧給出的好消息,面露驚訝的人一時沒反應過來,待憨厚男子復述,他想自他下山的日子不過短短幾日,蕭寧既然如此迅速的調集糧草? “我立刻回山告訴頭人?!鼻嗄晟跏羌?,有了糧食就意味著他們能夠安然度過這個冬天。 “告訴你們頭人,我在老地方等他。想把糧食拿走,有些事得說清楚了?!笔拰庍@時候有糧在手,底氣十足,必然要把話說的明明白白。 青年微微一頓,可一想,蕭寧竟然真把糧草聚集了,果真要借糧給他們,又有什么可能對他們動手? 重重的點頭,青年撒腿就跑,迫不及待的趕回山中,將這則好消息告訴山里。 蕭寧趕到山民在蕭寧進梁州第一回 下山的村落等著,天還沒黑,瞭望臺探得山民前來,立刻稟報蕭寧。 “放他們過來?!辈t望臺的存在,是判斷是否讓山民下山靠近。 不一會兒的功夫,有過一面之緣的老者,果然帶著十幾個山名出現在蕭寧的眼前。 蕭寧跽坐于蒲團上,看到來人,緩緩起身。 “頭人?!笔拰幰嗳缋险呤窒碌娜艘话惴Q呼他。 “小娘子好快的動作,只是這瞭望臺建來卻是為何?”面帶笑容的稱贊蕭寧一句,同時又看著眼前的瞭望臺,提出心中疑惑。 “自是為防備不懷好意之人?!笔拰幉⒉挥X得建起這瞭望臺有何不可。 與老者的目光相對,蕭寧分外的坦然。 相互間的防備,誰和誰不清楚,又何必非要撕破臉皮,追根究底。 “我原以為小娘子有意和我們交好,現在看來小娘子對我們多有防備?!崩险卟]有要跟蕭寧硬杠的意思,只是悠悠一聲長嘆,顯得很是失望?!斑@兩者有什么區別嗎?難道頭人有意與我們交好,便不曾防備于我們?有心是一回事,總有那別有用心的人,未必不會趁此機會,背后動手腳,我防的從來是小人,難道頭人自認是小人不成?” 蕭寧并不認為自己的舉措有何不妥。 老者跟蕭寧你來我往的交鋒,這一刻再也忍不住哈哈大笑道:“小娘子是豁達之人,用你們山下人的話來說,坦坦蕩蕩,可交?!?/br> “請!”蕭寧請人坐下,不急于一時。 老者亦不客氣,在蕭寧對面的蒲團隨意而坐。 “糧食我已經備好,頭人打算怎么借怎么還?!笔拰帪槔险叩挂槐?,請老者自用,同時也討論起正事兒。 “小娘子心中必有章程,何不說來聽聽?若是我能做得到,何樂而不為?”老者言辭中,對蕭寧頗是贊賞。 “觀頭人說話做事,對我們甚是了解?!笔拰幾岳险叩难哉Z中可以聽出,這也是一位飽讀詩書之人,否則說不出這種文縐縐的話。 “當年我救過你們山下一個讀書人,我現在用的雅言都是他教我的。不得不說,你們山下人的確比我們山上人聰明的多?!崩险咭环隙?,落在蕭寧耳中,蕭寧輕輕一笑,“不過是所見不同,所聞不一,略有差別罷了,算不上誰比誰聰明?!?/br> 并不以為老者的稱贊,當真認定他們山下都是聰明人,而山民都是蠢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