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開國皇帝的獨女 第110節
蕭寧抬手,“賈公不必拘束,我不吃人?!?/br> 一句玩笑的話,倒是讓氣氛緩和了許多。 唐師配合地道:“觀小娘子行事,見小娘子謀略,難免心生敬畏。賈公并非那等自視甚高,目中無人者?!?/br> 聽出來了,這是幫賈諭說話呢。 “唐公果真擔心我對賈公過于苛刻?!笔拰幰廊幻鎺θ?,讓人取來蒲團,“兩位請坐?!?/br> 客人都散去,僅不過剩下他們兩位,不必隔得太遠,蕭寧等著唐師給她意外之喜。 蕭寧話說著先一步坐下,賈諭一看這架式,眉皮微微挑動,唐師亦相請,賈諭如何敢受,先請唐師坐下。 “小娘子跟前,太過客氣,小娘子恐不喜,賈公莫客氣?!碧茙熥灾拰庍@回重視的人是賈諭,如何能越俎代庖。 賈諭不傻,客氣歸客氣,焉能不知蕭寧沖的是他。跽坐在蕭寧的對面,面帶笑容,瞧著十分和善。 蕭寧一向開門見山,從不贅言,“賈公以為,冀州世族能奪下青州否?” “不能?!辟Z諭斬釘截鐵,鏗鏘有力地回答。 “冀州之內,若有擅兵者,非唐公無疑。簡明此人,驍勇善戰,實不可多得的人才。聞其自執軍以來,平定海賊,又幾次定山民之亂,非冀州內養尊處優世族可比。 “然,世族出師不利,于小娘子而言實大利?!?/br> 賈諭正是洞察蕭寧的盤算,更覺得眼前這小女郎真真是算無遺策。 想到這里,賈諭難免動心思,能生出這樣一個女兒的人,必非等閑之輩。 天下已亂,人心各異,這是重新洗牌的大好機會,若選對人,賈家,未必不能成為名列前茅的世族。 “賈公大可暢所欲言?!笔拰幍皖^淺笑,目光柔和地望著眼前的人。 冀州真真是人杰地靈的好地方,唐師,宋辭自不必說了,善審時度勢,又為人果斷;賈諭啊,洞若觀火,又沉穩老練,這要是家里能出一兩個如他之人,定要搶到手! 賈諭怕是想不到,他在考慮蕭寧的家長值不值得投資,蕭寧也正在打他家小輩的心思。 “青州內,簡明任小娘子如何派人城下罵戰,拒不出城,可見青州內已了然小娘子不好對付,簡明不是對手。既是不敵,避之鋒芒,人之本性也。 “于此時,冀州再出兵,一但交手,必令青州明了,冀州不太平,這何嘗不是可乘之機? “冀州世族不服小娘子眾多,經今日一事,意在對小娘子指手畫腳者不知凡幾。青州不出,難分勝負,既如此,何不以冀州世族引蛇出動?一可令冀州世族心服口服;二可得青州?!?/br> 賈諭洞察蕭寧的所有計劃,落在蕭寧的耳朵里,贊賞地頷首。 這便證明賈諭猜測得絲毫不差,更叫賈諭心驚! 余光掃過蕭寧,這才多大的孩子,一套套的陰謀陽謀玩得不要太溜! 再看她身后的人,一群人聞他道破蕭寧謀劃,并無詫異,可見早已明了。 這日子還能過嗎? 賈諭內心受到極大的震撼,更促成他抱緊蕭寧,不,蕭家大.腿的想法。 “不知冀州內可是生了變故?”賈諭說完,更連忙問起。方才玉毫前來,蕭寧也是在那之后,氣勢驟然大變。 “適才冀州軍中來報,軍中將士亂起,已被平息?!笔拰幐鼘Z諭道明,賈諭…… 難怪愿意給世族5萬兵馬,這是借刀殺人。 “軍中之事不急。趁此良機,青州不出,我意在求賢?!辟Z諭猜中了大部份的事兒,總有小部份料所不及。蕭寧在這時候就得亮出底牌。 這時候崔攸拿上一份錦帛,遞到賈諭的面前,賈諭自是受寵若驚,連忙伸手接過。 瞥過唐師一眼,唐師不以為然,神色不見絲毫不悅,賈諭心中的大石略定,連忙打開一覽。這一覽,賈諭驚得心都要跳出來了。 “這一份求賢令,求天下有才有能之人。不問出身,不問家世,文能安天下,武能定乾坤者,我定用之?!笔拰幷蔑@霸氣,饒是唐師早知蕭寧所謀所圖絕不僅僅一個青州,親耳聽到這句話,依然叫他震撼之極。 文能安天下,武能定乾坤。一個小娘子,她倒是真敢想! “不知賈公可愿意與我同行?”蕭寧在此時一問,有些話早跟唐師說過,此刻無須再言。 唯賈諭,既看得出蕭寧布局,亦有意動之姿,蕭寧豈能不趁機懇請。 “諭之幸也?!辟Z諭立刻起身,朝蕭寧作一揖,發自肺腑之言。 蕭寧露出笑容,不難看出她的心情上佳。 “接下來,5萬不服于我雍州之兵馬,自該交還世族手中,但不知,他們何人掌兵?”蕭寧有所得,倒是開始好奇先前問過世族們的問題,他們誰能擔起重任? “自然是宋公?!碧茙煍S地有聲地回答。 “宋公亦擅兵?”蕭寧有此一問,唐師面帶笑容,“宋公不擅,宋公四子略通兵法。小娘子不妨拭目以待?!?/br> 蕭寧聞之更期待了。蕭容沒忍住地道:“若有擅長兵事者,豈不是壞我們的計劃?” 唐師眨了眨眼睛,意味深長地道:“只是宋家四郎素來花天酒地,最不喜與世族往來。宋公在,定能父子同心,擅兵法之人,倘若不能令眾人信服,亦無力回天?!?/br> 爭權奪利,無論何時何地,有人斷不會錯過。只要人一爭,人心不齊,事自不能成。 “更該讓諸公知這份求賢令才是?!?/br> 一份求賢令,何嘗不是一舉兩得之事。表明蕭氏求才之心,亦刺激世族。 這不問出身,不問來歷,只問才能,有悖素來朝廷的用人之法。世族們如何瞧不出,這事若定了性,往后這上上之位,哪里盡由他們世族壟斷? 關切一家榮譽利益的大事,世族要是能坐得住,才怪! 可是,冀州他們沒兵,想跟蕭寧硬碰硬,他們沒這份底氣。 最好的辦法是什么? 蕭寧說了。他們若能拿下青州,青州由他們做主! 大好的機會!咽不下蕭寧有才不拒,饑不擇食的樣兒,便只能另尋出路。 是以,蕭寧利落地將5萬人馬送到世族的手中,當面點清人數,5萬人,一個不少。 當然不忘有言在先,人給了,糧食,他們得自己解決! 這讓世族們都傻了眼了! 然而仗是幫他們打的吧?既是幫他們打的,糧食還想讓蕭寧供給,他們好意思?要臉嗎? 世族們終是要臉的,做不出不要臉的事兒。 最終,只能合眾人之力,集糧,思量攻下青州后,再補回各家的糧食。 這下,世族以為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 這情況下,冀州他們是顧不上,畢竟蕭寧說放權,放得相當的干脆利落,全然不管他們怎么跟青州打。 背后捅刀的事,看起來蕭寧不打算做。世族們再提防,也慢慢松懈,傾盡所有心思對戰青州。 他們不認同蕭寧用計,一回又一回的放過簡明,這就是放虎歸山。 現在,輪到他們有兵,思量如何奪下冀州,用計時,突然發現,似乎,好像,除了強攻城池,再無他法了! 既然只能強攻,也得思量這強攻成功的可能性。 集思廣益,最終決定,無論如何也得試試,總不能手里握著兵馬,連動都不敢動。 因為蕭寧的有言在先,叫無數人蠢蠢欲動,皆盼能借冀州的5萬兵馬,奪下青州。 蕭寧的一份求賢令,令無數世族,都對蕭寧生出不滿。 硬碰硬既不是蕭氏的對手,干脆避之鋒芒另尋他處,由他們做主豈不是更好! 是以本來在城下叫陣的雍州兵馬,換成世族統領的冀州兵馬,不再千方百計辱罵簡明,似要逼迫簡明只能出城引戰,反而突然發動猛烈的攻勢,開始強攻青州。 出城對戰,簡明生怕又中蕭寧的計,不敢輕舉妄動。 可是攻城略地,來勢洶洶的冀州兵馬,難不成以為青州軍都是吃素的? 簡明一時無法探明這回領兵的究竟何人,不妨礙他倚城而守,開始反擊。 一照面,簡明突然發現這支軍隊和之前他對陣的軍隊,似乎不可同日而語?? 內心驚訝的簡明,提心吊膽的領兵作戰,生怕蕭寧又有什么計策等著他。 直到冀州兵馬久攻青州不下,死傷無數,青州軍打退冀州軍,看著落荒而逃的冀州軍,簡明完全回不過神。 如同置身于夢幻中,難以相信,他竟然贏了! 簡明這一贏,也讓青州內本來因為他接二連三敗于蕭寧之手,對他產生懷疑的人再一次堅定,簡明依然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簡明! 一時間青州歡喜之聲響徹城池,簡明那叫蕭寧震碎的信心瞬間又回來了! 不錯不錯,敗給一個小娘子,一回兩回就是意外。他怎么可能斗不過一個小娘子! 看這光明正大的交戰,他不就贏了嗎? 簡明瞬間激.情高昂,立刻準備發兵冀州,既然贏了,理當乘勝追擊,一舉奪下冀州才是。 在冀州世族們絞盡腦汁,思量如何攻破青州時,蕭寧率領雍州兵馬幫助百姓收割糧食,待秋收完成,世族所領的青州兵馬,敗于青州軍之手,灰頭土臉的回來,雙方正好碰上! 作為一個明白民以食為天,三軍未動,糧草先行的人,蕭寧就算沒有親自下田勞作,也得為將來多做準備,比如這修渠引水,保證豐收,正好趁此機會好好謀劃謀劃。 當蕭寧將這份打算透露出來,唐師立刻為蕭寧舉薦了一個人,冀州一位脾氣古怪的郎君,生平不喜詩詞古語,一味研究天文地理,喜歡做木工的人! 蕭寧剛聽完唐師介紹,瞬間眼睛就亮了。 二話不說,煩請唐師引薦,她親自登門拜訪。 論起忽悠人這點,蕭寧一向認為,天下人才并非只有讀書好,善于政務之人算好。各方面的人才都要培養,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讓天下更好。 不喜歡詩詞歌賦,喜歡天文地理,還會木工,這不就是傳說中的理工男嗎?這要是還會修渠,簡直不要太好。 一照面,幾乎可以說是一拍即合,對方30出頭,卻華發早生,甚是干瘦,看起來都有40出頭了。 不過一聽說蕭寧請他出山是為修渠,目的在于造福百姓,不必蕭寧二話,他是立刻激動地捉住蕭寧的手,斬釘截鐵,擲地有聲地道:“愿為小娘子差遣!” 蕭寧自然高興,沒想到下一刻對方突然拿出一張修渠圖,直問蕭寧,“這樣的渠蕭寧能支持嗎?” 這是早有準備的人!蕭寧更是大喜過望,連連讓人細細講解這張圖,最后,此人急不可耐地收拾行李,愉快地跟蕭寧走了! 之后一連串提出不少要求,蕭寧盡如他所愿,可把他樂得直呼遇見好人! 蕭寧...... 怎么有種他被人坑太多的感覺? 值得一說的是,此人雖然未老先衰,做事十分老道,比如準備在冀州修渠,他便拉著蕭寧趁百姓秋收之時,仔細的為蕭寧解釋,為何如此修渠。 蕭寧正是看了他繪制的修渠圖,看得長遠,故而視之為人才,急于籠絡,如今他既事事讓蕭寧明了,蕭寧豈有不喜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