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開國皇帝的獨女 第108節
蕭寧點了點頭,的確如此。 明鑒當然明白,蕭寧早就點明不畏懼簡明據城而守,其實就是為了把簡明架上火烤。 為了不讓蕭寧小瞧,觀簡明的個性,未必不會再次和蕭寧正面對抗??墒?,比起所謂的顏面,難道不是利益更重? “小娘子是想看看,簡將軍對青州的控制到何地步。依簡將軍的為人,有小娘子激將在前,他定不會乖乖據城而守。有人阻攔,且阻攔成功,證明青州內并非齊心,這對我們來說就是一個機會?!?/br> 明鑒并不希望被蕭寧小看,蕭寧布局至此,若他依然瞧不出來蕭寧究竟都有多少準備,未免太過無用。 簡明啊,他是無論如何也想不到,蕭寧早就織了一張大網等著他,在他以為可以避開蕭寧設下的陷阱時,實則一直都在蕭寧的算計中。 “依你所見,青州何時可得?”蕭寧很滿意明鑒能看透,再一問。 “秋收之后。小娘子心懷百姓,豈忍百姓顆粒無收?!泵麒b不留痕跡的拍一記馬屁,蕭寧愉悅的笑出聲,“明先生同樣心懷百姓?!?/br> 明鑒低下頭淺淺一笑,不敢受之。 *** 自那一日之后,青州城再無動靜,證明了在青州之內有聰明人,這個人能阻攔簡明,可見了不得。 蕭寧的確不是一個好人,面對青州城閉門不出,蕭寧派人日日到青州城門下大聲質問簡明,是否還記得所謂的光明正大,決一勝負。 難道簡明接二連三敗于蕭寧之手,自知不敵,是以閉門不出? 倘若簡明承認這一點,倒是可以自此關閉城門,不需出門迎戰。 值得一說的是,蕭寧一直讓人在城下上叫嚷,縱然如此,既然都沒能叫簡明再次出兵,這回倒是有人急了。 急的自然不是跟在蕭寧身邊的人,而是冀州之內的人。 雖然有唐師、宋辭,冀州不得不歸于雍州,面對蕭寧這么一個小娘子,沒有正面見識蕭寧本事的人,總以為蕭寧在外的名聲,不過是冠他人之功。 明明已經擒獲青州簡明,完全可以將人一網打盡,蕭寧非要一次一次的放過簡明,這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存心不想拿下青州? 蕭寧早就料到冀州之內有不少不認同她的人,能在這個時候把話說破,正好。 說來蕭氏自打接手冀州,并未正式宴請冀州內的世族,一直讓唐氏或者宋氏作為代表。 既然現在有人對她的決定表露質疑,蕭寧也該借此機會,好好的向他們討教討教。 是以,蕭寧下帖,以請教諸公攻破青州良策為由,將冀州內的世族盡都請到她臨時所設的府上。 已經執掌兩州的蕭諶,依然還是驃騎將軍,天下大亂,紛爭四起,誰人不是爭權奪利? 蕭寧代父出征,早已名揚天下,又為蕭諶拿下冀州,蕭諶的勢力,今之天下,只居于曹根之下。 蕭寧的豐功偉業,聲名顯赫,現如今,但凡長腦子的人都不會將蕭寧視為等閑之輩。 冀州世族們總有不信唐師和宋辭的人,對于兩人拿蕭寧一個小娘子當回事,明面上不敢多言,背地里,沒少對蕭寧做的是指手畫腳。 唐師和宋辭收到蕭寧點明,集思廣益,通力合作以定青州的帖子。外頭的風言風語,兩人亦有耳聞,心知蕭寧欲借此機會,讓冀州世族睜大眼睛看看她的本事。 心里暗罵一群本事不大,小瞧人最擅長的人,自討苦吃,自取其辱。 不過蕭寧既然有心整治冀州世族,兩人既然早就選定了蕭寧,必須捧場。 饒是宋辭有那么一刻存了旁的心思,最后衡量雍州的實力,再加上一個唐師,終究選擇和唐師一般站在蕭寧那一邊。 是以蕭寧設宴的一日,早早兩人便到了,在蕭寧的府門前下車看到彼此的那一刻,不約而同的作一揖,看著彼此露出了一抹笑容。 “宋公?!?/br> “唐公?!?/br> 客氣而有禮的問候,恍若之前所有的算計都煙消云散,他們是同一條船上的人。 此言不虛,兩人最終都默契的選擇了雍州,并且接受了雍州執掌冀州。 這樣一來,兩家的情況和從前無二。 不,還是有所區別的。天下大亂,群雄并起,如果想在今后的天下占得一席之地,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選擇雍州,選擇蕭氏,也就意味著將來的他們爭的是蕭氏集團中的地位。 很明顯,現在唐師略占上風。 “唐公,宋公?!笔拰幵缭缗扇嗽陂T口相迎,崔攸和明鑒遠遠看到兩人下馬,一眼便瞧見兩人都有話說,故而誰也沒有上去打擾。 感覺時候差不多,這才緩緩行來,也算打破了兩人可能的尷尬。 “明先生,崔郎君?!奔热灰允捠蠟橹?,蕭寧如何稱呼身邊的人,其他人也跟著一般稱呼。 崔攸年幼,能得兩人正眼相看,多賴蕭寧對他的信任。 對蕭寧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蕭寧用人,只問這人有沒有用,從不管身份年紀。 相比之下,崔攸在蕭寧身邊更得看重,連明鑒都不能及。 “小娘子已在內等候,兩位請?!彪m然在蕭寧眼里,崔攸份量比明鑒要重,但崔攸一向禮讓明鑒。 明鑒一向是個臉皮厚的人,素又不是墨守成規的人,既不在意誰比誰更得蕭寧看重,崔攸的本事的確在他之上,難不成他連點容人之量都沒有? 唐詩和宋詞不敢多言,連忙隨崔攸和明鑒入內。 蕭寧的確已經在內等候多時,見到唐詩、宋詞走來并不意外。 “我料想兩位必然會在宴會開始前先來見我。如何?”蕭寧含笑而問,等著這兩位為她出謀劃策。 “小娘子準備秋收之后動手,不知某有何處能幫得上忙的地方?”唐詩果然比宋詞要快一步,自然而然的接話,等著蕭寧吩咐。 “正所謂攘外必先安內,兩位明白?!笔拰幵O下此宴,所圖為何,自問瞞不過眼前這兩位。 “一群鼠目寸光之輩,小娘子不必將他們放在心上?!彼无o終于找到接話的機會,言語間并不喜于那些認為蕭寧放過簡明而視之為下策的人。 蕭寧很滿意這兩位的表態,“宴會之上,還請兩位把火燒旺了!” 此言一出,表明蕭寧的態度。這是覺得冀州世族的反應仍然不夠激烈,在這時候,蕭寧并不打算直接動手將他們拍老實。 既然都覺得蕭寧沒有外界傳聞的那般厲害,且讓他們各顯神通。 “入住冀州多日,也沒有機會請諸公動手,既然諸公認為我的辦法無法攻破青州,若不請他們各顯手段,豈不顯得我太不會用人?”蕭寧含笑的解釋,一群人不作聲了,這是打算坑人啊坑人! “唯!”都已經上蕭寧的賊船了,蕭寧既然有需要他們配合的地方,豈有拒絕的道理? 對宋詞而言,能夠在蕭寧面前刷好感的機會,絕不能放過。 “辛苦了!”蕭寧面帶笑容,感謝他們愿意配合。 兩人連道不敢。 很快,都想到蕭寧的跟前指指點點的人在約定的時間內陸續來到。 看到唐師、宋辭已然在正堂上,一群人顯得有些納悶,不過一想這兩位都跟蕭寧表了忠心,提前來,都是為了刷好感是吧? “諸位?!碧茙?、宋辭不留痕跡地交換眼神,何嘗不是無聲的交鋒。 配合蕭寧是必須的,如何運作,這是他們的事。誰的表現更好,顯露本事,這就是無聲的較量。 “唐公,宋公,來得挺早?!迸雒媪?,如何能不打招呼,打了招呼,何嘗不是想看看對方的意思。 “諸位莫不是忘了,我與蕭小娘子略有交情?!贝嗽捠痔孤?,唐師何嘗不是借此表明態度。 這做戲啊,總不能只有好人,沒有對比。 宋辭顯得十分幽怨地道:“是啊,當日若不是因為唐公同蕭小娘子另有交情,冀州是何模樣,可是未知之數?!?/br> 不難聽出他的怨恨,冀州內的人自是想起另一樁事,先前宋辭有何打算? 借雍州的勢力,獨占鰲頭,成為冀州的領頭羊! 可惜算盤打得太精,雍州不上他的當,人家不僅不上他的當,更是借唐宋兩家爭冀州這大好機會,趁機讓他們將冀州拱手送上! “聽宋公說來,似甚是不滿蕭氏接掌冀州?”唐師突然犀利地一問。 宋辭氣憤地道:“怕是唐公有此心吧,何必倒打一耙? “縱然我對蕭小娘子行事多有不滿,明明已然唾手可得青州,偏一再饒過那簡明,可冀州已然由蕭氏執掌,再多的話,不是我們該說的?!?/br> 言盡于此,有人連忙地附和道:“宋公此言差矣。冀州雖由蕭氏執掌,總不能獨斷專行,無我等世族進言之地。若如此,我們斷不能容?!?/br> 顯然因宋辭一番話,眾人也不再藏著掖著,紛紛表態,都是對蕭寧戰術的不認可。 第61章 棄兵而逃者 唐師和宋辭一眼掃過說話的眾人,自不能忽略不作聲的人。 “諸公,戰場瞬息萬變,我等皆不善戰事,還是不要指手劃腳的好?!庇腥诵÷暤靥崃艘蛔?,聽起來完全不贊同有人到蕭寧的跟前說三道四。 “賈公此言差矣,我等雖從未上過戰場,總是比那蕭小娘子年長。蕭家也并非家中無人,不知他們如何放得下心,叫一個小娘子應對青州事宜?!?/br> “正是。一介稚兒,又是小娘子。蕭家算是為這么一個小娘子費盡心思了,竟然將諸多功勞歸于她身?!?/br> 你一言我一語的,都是對蕭氏或是蕭寧的不滿。 那一位相貌平庸,放人群里無人問津的人提點一句罷了,結果被群懟。行吧,他閉嘴! 一群人都不帶腦子。 既明白蕭寧是位小娘子,換作誰家舍得將功勞歸于她身? 既不能讓她出仕為官,顯祖揚宗,換了蕭家哪一個郎君立下這等功勞,必能讓人平步青霄,何至如此? 難道不是更證明了蕭寧身上背負的名聲,定都是實打實的? 那么蕭寧現在應對青州,三擒三放簡明,必有深意。 一群不懂兵事的人,以為比蕭寧年紀大,多吃了些飯就比蕭寧厲害? 真要是有本事的人,冀州現在就不會是蕭寧代掌! 某位越想越覺得往后離這群自以為是,認不清現實的人遠些的好。 “賈公?!碧茙熒锨耙粏?宋辭已然招呼其他人坐下,獨這一位滿腦子想法,正考慮如何遠離蠢貨的人,一時成了眾矢之的,唐師一提醒,這位賈公立刻回過神,“唐公?!?/br> 世族中也是有級別的,唐師無疑是最上層的,這位賈公是最末端,素日兩人并無往來。 今日碰面,難得遇見真真的聰明人,唐師想到蕭寧一直喊的口號,有人才不能放過,唐師即動了心思。 “唐公?!辟Z公十分沉得住氣,按理來說能跟唐師這頂流的世族接洽上,該激動激動,不想他卻不卑不亢地作揖。 “尚未請教大名?!碧茙煵灰詾槿?,既有相交之意,自以禮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