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開國皇帝的獨女 第5節
年幼的皇帝倒是很能捉住重點,“你的侄女幾歲?” 問得蕭訊嘴角一僵,不得不答道:“七歲?!?/br> “七歲會寫奏疏嗎?”小皇帝問出所有人的心聲。 “陛下且聽聽?!睍粫?,聽聽不就知道了。寫奏疏的格式,朝中的人都明白。一個七歲的孩子,懂不懂的,蕭訊一個當伯父的不好評價,就讓他們判斷。 “那就聽聽?!毙』实鄞_實挺好奇,一個七歲的孩子能寫出什么樣的奏疏。 蕭訊莫可奈何,在父親的注視下,將奏疏的從頭到尾讀出來。 一開始,蕭寧這奏疏寫得只能說是乏善可陳,后面可就不一樣了,簡直炸了禍。 想想蕭訊昨天看完這奏疏的反應,便可知道眼前的這群人都是怎么樣的震撼。 奏疏大致翻譯如下:蕭寧言及昨日乍然聽到吳、柳兩家的小郎君提及自家老父親,言語不恭,多有不屑,那叫一個五雷轟頂。 繪聲繪色地論及自家父親駐守邊陲多年,上陣殺敵,御敵于外,保國安民,幾次出生入死,命懸一線。 卻原來在京城的人眼里,蕭諶成了自甘墮.落的世族敗類!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一國將士為國沖鋒陷陣,不畏生死,護國家安寧太平,保朝廷不受外敵侵擾,最后卻成了自輕自賤! 一個御史,一個少府,皆是朝中重臣;話雖出自稚子之口,然稚子宛如白紙,若非耳濡目染,鸚鵡學舌,豈能說出輕蔑重臣之言。 由此可見,瞧不上滿朝守衛邊陲的人并非稚子,而是當朝重臣。 身為人子,聞父被辱,痛徹心扉,可這都不及對朝堂的擔心。 縱為稚兒,得蒙父親教導,蕭寧亦知將士守衛邊境之重。 然若朝中重臣,不敬將士,出言相辱,上行下效,寒的卻是天下將士的心;長此以往,若無人愿意駐守邊陲,國安以寧? 至此畢,最后的話,最是引人深思。 雖然重文輕武,朝中的文臣,世族,盡都是瞧不上武將的,但從來不敢把話說破。 今天,偏就蕭寧說破了,只為幫天下將士爭一口氣。 蕭寧的奏疏讀完,朝堂肅然無聲。 作為太尉的老頭楊純第一個跪下了,這位可是憑著軍功走到太尉這個位子的,最是清楚為將者遭受的白眼。 而且眼下的情況明擺著是有人借著小兒打鬧的事,意在拉丞相下馬。 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他們都是同一條船上的人。 要是自個兒為自個兒辯解,總是讓人聽不進去的。有別人幫他們說話,意義完全不同。 蕭寧說得聲情并茂,利害關系也道得清楚,太尉什么話都不用說,只跪下,自然有其他人配合。 武將們,確實挺受欺負的。畢竟世族出身的人,少有愿意征戰沙場的。連蕭諶這么一個世族出身的人上了戰場,都被人視為自甘墮.落,可見他們這些平頭百姓,受了多少欺負。 蕭寧說出的是武將們素日不敢說出的委屈,立時間,不少感同身受的武將老淚縱橫地道:“陛下,切不可寒了天下將士的心?!?/br> 總的來說,滿朝的武臣幾乎大半都跪下了,也就讓吳、柳二人都看傻了眼。 這跟他們預想的不一樣??! 別說他們兩個了,哪怕是小皇帝也絕想不到,蕭寧年紀雖小,竟然有如此見識,實在出乎人的意料之外。 瞧瞧跪下的大半武將,便知道蕭寧說到武將們的心坎。小皇帝雖小,總明白一點:眾怒難犯。 “太尉請起,諸位將軍請起?!毙』实圻B忙喚人起來。 “陛下,臣等非迫于陛下。只是臣等實在委屈?!痹挷槐囟?,上戰場的人都是大老粗,難得在殿前抹淚,多少人看得目瞪口呆。 “臣等為陛下,為大興,為百姓出生入死,臣萬死不悔??沙疾辉敢馐苋苏廴?。世族公子上戰場是自輕自賤嗎?那臣等都算什么?自尋死路?陛下,請陛下為臣等做主??!” 這么一位哭得抑揚頓挫,聲情并茂的,真是令聞者傷心,聽著落淚。 一聲聲喊著陛下,全然是將希望寄托在小皇帝的身上,驟然間讓小皇帝覺得,他真是皇帝??! 為大興守衛邊境的將士,盼著小皇帝主持公道,不就等于說,天下的武將都認他這個皇帝,比起那些文臣嘴里念叨著只有他這個皇帝,其實卻拿他當傻子一樣的哄,還是武將更實在。 小皇帝也挺苦的,半大的孩子,手中無權,身邊的人各說各的話,他誰都不能信??墒?,他更要依靠身邊的這些人。用人,防人,其中復雜的心情,五味雜陳,難以言明。 尚且年幼的小皇帝,不曾想那么快,這一天他會成為別人的依靠,更是這些素日看起來最是可怕的武將們的依靠。 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背,小皇帝道:“吳御史,柳少府,你們可知罪?” 被點名的兩位傻了眼,他們不知罪??! “丞相,御史大夫,依你們所見,傷及天下將士之心,他們二人當如何處置?”小皇帝也不問楊太尉,畢竟他都喊起了,楊太尉沒起呢,態度夠明確,巴不得告他狀的人死啊死透的。 李丞相感嘆蕭家得了一個好孫女,這本事,男人中都沒幾個能及。 “陛下,柳少府告臣偏袒蕭氏,臣不宜開口,請陛下圣裁?!崩钬┫嗌钪\遠慮,斷然不能在這樁和他扯上關系的事情上發表任何意見。 反正不說,他的態度也讓人明白了。 御史大夫吧,那是自己人。這位可是盧氏嫡親的哥哥! 在小皇帝明顯站在蕭家這一邊的情況下,不說話比說話好。 小皇帝再次感受到屬于皇帝的威嚴,看,連丞相都隨他做主了,御史大夫可以忽略不計了吧。 “傳朕詔令,吳御史,柳少府,無中生有,教子不善,心無君,亦無國,奪去其職?!毙』实巯铝?,一眾武臣山呼道:“陛下英明!” “陛下?!庇腥顺鲅韵雱裥』实凼栈爻擅?,沒想到小皇帝板起臉道:“詔令下達,豈可朝令夕改,你們是想讓朕威嚴盡失?” 小皇帝扣下一頂那么大的帽子,誰敢接? 故,蕭寧第一次在京城各世族中露臉,完勝! 吃了虧的人是不會學乖的,只會恨上蕭寧,接下來...... 第6章 嚇人的蕭寧 蕭寧得知結果,高興得多吃了一碗飯。 孔柔怕她撐著,趕緊給蕭寧揉肚子,蕭寧可不愿意,連忙跑了出去,消食。 結果正好碰到盧氏。 蕭寧雖然不怕盧氏,總覺得她的心思瞞不過盧氏。 回京前,蕭諶也是再三的叮囑,得罪誰都好說,萬不能惹盧氏生氣,遇事不決可與盧氏商量。 “阿婆?!笔拰幑怨缘暮捅R氏見禮,盧氏應一聲,“陶杰中尉同你父親有私交?” 蕭寧眨了眨眼睛,如實答道:“一點點?!?/br> “你何時與他去信的?”盧氏再問。 “宴會上碰見陶夫人,順手寫了一塊布條?!笔拰幵俅?,盧氏靜默。 蕭寧其實也沒有想到這點事竟然會被人發現,畢竟京城的人誰都沒有想到蕭諶會和京中的中尉有往來。 “阿婆怎么發現的?”沒道理總是由盧氏提問,蕭寧有疑惑不問。 “朝堂之上陶中尉一改常態,會哭會說?!北R氏答之,蕭寧...... 憑此就斷定嗎? 盧氏似乎明白蕭寧的疑惑,這會兒道:“不確定方有此問?!?/br> 這是在告訴蕭寧,確定的她就不問了。也是在詐蕭寧,解除她心中困惑。 蕭寧在心里默默地認可了親爹的一句話:盧氏這個祖母不一般。 “回京十數日,你也習慣了。既閑來無事,便每日同你的姐妹們一般,到我房中學習?!北R氏一語定下蕭寧接下來得做的事。 蕭寧想了想,不趁機提點條件不太好。 “家中藏書,我能否抄錄送回雍州?”書啊,這可是于這世道最珍貴的東西,蕭家的藏書,雍州里不少人都探長了脖子想要。 “可!”盧氏連問都不問為何,爽快地答應下了。 蕭寧眉開眼笑的,“多謝阿婆?!?/br> 盧氏瞟了蕭寧一眼,“我等著你?!?/br> 沒頭沒尾的一句等著你,這是想看戲? 可惜沒等蕭寧反應過來,盧氏人都走了! 半路的祖孫,相互都不熟悉呢,總是要磨合的,聰明人懂得點到而止。 蕭寧回來,盧氏以為這就是個可愛聰明的孫女,但也擔心蕭寧自小跟著兒子,規矩禮數有差,不想蕭寧落落大方,于禮節上甚是得體,叫盧氏連挑刺的機會都沒有。 僅是如此,也不過叫盧氏心中記得,要多看護著點。 丞相府這一回事,真正讓盧氏瞧明白,蕭寧這孩子簡直是讓兒子當了男兒養的??! 既然如此,當娘的不能拖后腿??! “夫人甚喜五娘子?”伺候在盧氏身邊許久的人,最是明白盧氏的心情,一眼看破,更是說破。 “聰慧之人誰不喜歡。我瞧著七郎讓她回來,另有要事?!北R氏看出來一些,并沒有完全的確定,再瞧瞧。 婢女詫異,“七郎的事都是朝廷要事,五娘子能幫得上忙?!?/br> 盧氏一笑,“此言差矣。吳御史和柳少府因她一份奏疏被奪官爵,由陛下親自下詔,朝中之事,她知?!?/br> 各方的反應蕭寧都猜到了,偏偏朝中有些人,下意識的忽略一個極重要的人,小皇帝。 皇帝雖小,想奪權的人,要奪的是三公的權,但并不想將權交到小皇帝的手里。小皇帝,他不想要權? 不過,盧氏總以為蕭寧會乘勝追擊的,結果自那之后,蕭寧安安靜靜的跟隨盧氏學習,學完之后便往書閣抄書。 趁著蕭寧學習,盧氏有意考較,誰讓蕭寧說過,諸子百家,她皆有涉及。 一試下來,盧氏靜默了! 這是略有涉及嗎?蕭寧簡直倒背如流了! 蕭四娘作為家中尚未出閣的小娘子,照樣得跟盧氏學習,素日她也算,額,略讀詩書,和蕭寧一比,完??!被秒成渣了。 偏偏蕭寧還是一副,不,她懂得太少的模樣,簡直是過分! 可是,親眼見證蕭寧怎么學習的,蕭四娘再也不曾吭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