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門女將穿進現代小說后[快穿] 第101節
書迷正在閱讀:掉馬后小甜O竟想標記我、飽和濃度、做最野的O撩最強的A、病態情深:阮爺,又兇又猛!、?;?/a>、甜癮(作者:卻呀)、我家植物園風靡全星際、斯人寂寞(父女1V1)、扉頁、隔壁叔子不曾偷(NPH)
總有人問曉曉:“曉曉,名人蠟像館中很多蠟像都由你做主位cao刀,你能說說你最滿意的是哪一位名人的蠟像嗎?” 胖嘟嘟的曉曉不怕得罪人,直言道:“目前令我最滿意的蠟像我還沒做出來,等她接到名人蠟像館的邀約,我一定要做出一個完美的蠟像給她看?!?/br> 記者:“哦?能告訴我們這人是誰嗎?” 曉曉噓了聲:“暫時保密,但我能透露一點,她的蠟像有朝一日一定會陳列在名人蠟像館?!?/br> - 許是分別的氣氛太過濃重,上蒼都為之落淚吧。 三輪車駛出戈壁灘來到小鎮上時,天上飄起細雨。 不止風紅纓她們歡呼不止,當地的居民一個個敲鑼打鼓出來慶祝,在一片笑語中,她們坐上了前往火車站的大巴。 戈壁攤上,香茶太婆婆在常繁常簡姐弟倆的攙扶下走上高地,老人嘀咕了一句:“三妹走了……” 常繁:“太婆婆,三婆婆明年會再來看你的?!?/br> 藍姍姍和她約好了,明年暑假還會來。 老人搖頭:“這次該換我這個老婆子去見三妹咯?!?/br> 常繁愣了下。 老人拄著拐杖步步往家里走,嘴里含糊不清的唱著:“雨過天晴……湖山如洗……” 回到家,老人需抱著風紅纓和藍姍姍留下的白蛇青蛇的兩套戲服才能入睡。 這一抱就是一年。 第二年暑假到來之前,老人永遠的閉上了眼。 常繁后來跟風紅纓說:“你和姍姍送給她的那兩套戲服都被摸出了漿……”可見老人有多喜歡,有多想曾經一起在大榕樹下唱戲的三妹…… 她們姐妹倆終于團聚了。 - 聽到香茶太婆婆逝世的噩耗,藍姍姍哭得上氣不接下氣。 風紅纓喉嚨哽了下,好久才平復心情。 給常繁打了個電話,安慰了幾句后,兩人這才說起正事。 常繁:“你放心,你是因為信任我才將‘少年京劇行’的公益事業交給我打理,我不會叫你失望的?!?/br> 風紅纓:“辛苦你了?!?/br> 常繁:“為公益事業奮斗是一件無上光榮的事,談不上辛苦,要說辛苦,屬你們這些在前方拉贊助的京劇人辛苦?!?/br> 去年從戈壁灘回來后,風紅纓被網友質疑開直播消費京劇。 風紅纓直接將物資派送的單子往網友臉上砸。 誰知,這些人不依不饒。 [這絕對是詐捐門!現在誰做好事一聲不吭?] [我也覺得有假,暑假你每晚都在直播,為什么當時你不說你已經將‘少年京劇行’直播擁有的所有受益都捐出去了?一般人到了捐助地,不都會拍幾張和當地百姓的合照嗎?你的呢?] 風紅纓懶得和這些黑粉吵。 當時不說,是因為沒人問,她就沒想著去說。 現在既然有人懷疑她,她當然要解釋,不能因為這些人的指責而停了直播。 當天,一組九宮格照片傳上了微博,有收據,有照片,另有一則聲明。 [從今日起,‘少年京劇行’直播獲得的所有受益都將由北大xx系常繁同學代理進行公益活動,另,風紅纓本人已向‘少年京劇行’公益活動單獨捐贈十萬用于永泉村挖井。] 常繁轉發了此條微博,并添上了永泉村挖井施工的現場視頻。 施工現場拉了一條視頻,上面感謝的并不是風紅纓,而是‘少年京劇行’。 看到這一幕,黑粉止步了。 也許這世上真的有人不圖名不圖利在默默的做好事。 經此一事,‘少年京劇行’賬號粉絲一夜之間突破了三十萬大關,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某短視頻平臺隨手刷一個都是‘少年京劇行’直播截出去的視頻。 網友們并沒有出現視覺疲勞,只因這個賬號下的視頻不是一個人在播。 有男有女,今天有青衣小jiejie教你各種優雅的京劇姿勢,明天則是白凈小生…… 賬號背后的中戲京劇系x班全體學生私底下還拍了個換裝視頻,這個視頻在短視頻平臺點擊破了千萬,好多網友都在用同一個bgm拍攝京劇換裝視頻。 京劇之美,正在慢慢走向萬家。 - 這邊,唐初夏捏著票進到宿舍。 蘇流星搶過票一看:“嚯,這不是聞人大師的專場票嗎?!你哪里搞的?我爺爺只弄到一張,都不帶我!” 唐初夏:“是錢老師拿得內部票,我磨了好久才磨來四張,咱們一人一張,這周末晚上七點,國家劇院不見不散!” 崔玉和蘇流星兩個小姑娘拿著票又蹦又跳,就差在唐初夏臉上留啵啵印了。 雀躍聲少了一個人。 唐初夏:“紅纓人呢?” 蘇流星嘆氣:“除了圖書館還能在哪?大家喊她論文精真的是一點水分都沒摻,她現在已經從論文精進化成論文魔了……” 崔玉:“那能怎么辦?誰叫上頭又將她的論文給駁回來了?” 蘇流星:“告訴你們哦,有小道消息說,國家最近在咱們系挑人給百年前的京劇前輩們做‘音配像’,紅纓好像被選上了,但是吧——” 唐初夏:“但是什么?” 蘇流星撓撓頭:“上邊要求紅纓不要再寫‘廢除女旦蹺功’的論文,因為論文不可能通過,如果紅纓一味堅持寫,那個名額估計會給別人……” 作者有話要說: 1“雨過天晴湖山如洗……”本文多次出現,標注下:出自京劇《白蛇傳》選段 第40章 少年志在,國粹不死(15) 唐初夏撣了撣手中的票,低語道:“‘音配像’是國家弄得大工程,咱們這樣的小年輕一般很難有機會接觸到……” 蘇流星:“那是肯定的啊,咱們國家啟動‘音配像’工程都秉持著先子女,后弟子,再外人,紅纓拜師還沒到一年就能接觸這種大項目,該說她幸運呢?還是說她幸運呢?” 崔玉:“那現在怎么辦?要不咱們勸勸她,讓她放棄寫論文?” “得了吧,沒用?!?/br> 蘇流星嗤了聲:“她倔得跟頭牛似的,咱們仨一起發力都未必能將她拉回來?!?/br> 崔玉沒學過蹺功,對于風紅纓和唐初夏竭力想廢除女旦蹺功的想法其實有點不理解。 “初夏,真的有必要弄到廢除的地步嗎?” 崔玉撓撓頭:“雖然這門表演藝術有裹小腳的審美內涵在,但現當代的戲曲愛好者絕大部分應該都不是因為喜歡小腳才喜歡看蹺功?!?/br> 想了想,崔玉繼續說:“我的意思是紅纓在這件事情上花了不少時間,寫得論文都能堆成山了,可你們瞅瞅,上邊的人依然不答應,這是為什么?” 蘇流星是個不錯的捧哏:“為什么?” 崔玉:“能為什么?還不是因為蹺功沒必要廢除?!?/br> 唐初夏不認同:“提出廢除蹺功的人不止紅纓,歷史上有人曾經成功過——” “我知道?!?/br> 崔玉打斷唐初夏。 “‘梨園湯武’之一的王瑤卿王先生嘛,王先生在京劇上進行了多方面的革新,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廢除蹺功,是,他是成功過,在那個年代,廢除蹺功比現在難的不是一點兩點。我很敬佩王先生的勇氣,但是,一碼歸一碼,成功了又如何,沒過多久蹺功又重新回到了戲臺上呀……” 這話宛若一盆冷水澆在唐初夏的腦門上,瞬間令她醍醐灌頂。 是啊,王先生以一己之力廢除了蹺功,可那也只是暫時的。 蹺功重現戲臺,說明什么,說明戲臺需要它,一個被觀眾時常念想的東西,它是很難在歷史舞臺上消失殆盡的。 所以,她也要順應歷史的潮流嗎? 她是真的喜歡京劇,骨子里喜歡,但接受不了蹺功,她無法想象自己的孩子以后吃大苦練蹺功。 崔玉:“嗐,等以后你有了女兒,你不讓學蹺功不就得了?” 唐初夏抿唇沒說話。 蘇流星翻了個白眼。 “卷!崔玉你沒聽說過卷嗎?各行各業都卷,你別看學京劇的人比流行音樂的少,但內部卷的相當厲害好不好?” “學校藝術團就是例子,為了進團,有些人凌晨四五點就開始練功,你難道不想進團?想進就只能跟著四五點起來……練蹺功也一樣,同樣是花旦,她會,你不會,你心里不著急?急了就學唄,你踩蹺踩兩個小時,好,那我就要踩三個小時!” 唐初夏郁悶的就是這個。 “流星說得對,優勝劣汰,你不學,有的是人學,你沒有絕招,那你就矮她一截……” 崔玉捂著腦袋:“哎呀,煩死人,咱們學戲的初衷是因為喜歡這門藝術啊,為什么要搞得這么功利?” 唐初夏不疾不徐道:“有競爭才有壓力,有壓力才會高強度的要求自己,功利性談不上,看戲的人出錢,咱們出力,公平交易罷了?!?/br> 蘇流星點頭:“我突然想起錢老師說得一句,很現實,也很殘酷?!?/br> 崔玉:“什么話?” 蘇流星:“錢老師說,說紅纓執著廢除女旦蹺功,出發點是心疼女孩子,這個出發點是好的,但是!” 蘇流星眉頭上挑,加重語氣。 “但是,并不是所有女孩都會感謝紅纓,那些像初夏一樣從小就開始練的女孩子……我敢打包票,80%都會恨紅纓?!?/br> 崔玉不明白:“恨紅纓干什么?紅纓助她們從練蹺,耗蹺的苦海中逃出來,她們不開心嗎?不應該感謝紅纓嗎?” 蘇流星:“為什么要感謝?她們學了一二十年,為得就是有朝一日走向戲臺展示,紅纓一刀切了她們的前程,不恨才怪!” 崔玉:“……” 蘇流星:“不止女孩子們恨,靠蹺功紅極一時的前輩們對紅纓恐怕也沒什么好臉色,這是她們吃飯的飯碗,紅纓上去一腳踹飛她們的飯碗,她們絕對不可能點頭通過紅纓的論文,這是搬石頭砸自己的飯碗?!?/br>